★ 三月份上師薈供時間是3月19日(星期二),時間上午08:00 開始,歡迎大眾一起來共修。3月16日格西拉應邀參加演講,歡迎有興趣者,可依下列網址https://reurl.cc/eL2l8x 報名參加。當天(星期六 14:00~16:00)課程-寶性論 -暫停一次,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javascript:void(0)

2011年1月16日 星期日

滅諦與道諦

滅諦是煩惱再也無法生起的情況,所以講的時候是從煩惱是可以斷除的這方面去講,其中的重點是煩惱是不符合事實的。我們越努力去了解、觀察只會越來越接近事實。如同昏暗的情況下看遠處某物,乍看之下,可能認為是一頭馬,但是越接近看時,發現不過是個石碑。不清楚、誤解的情況就類似煩惱,越接近看就越清楚的情況就類似道。先前誤認為是馬的觀點是什麼時候破滅的?近看,看清楚時就破滅了。看到它是石碑,確定它是石碑的想法會不會再破滅?就不會再破滅。因此,這個可以從(類似)道諦方面去講,也可以從(類似)滅諦方面去講。

道諦

  道諦—道、如、行、出。道諦確實能夠得到涅槃,是能走向解脫的,真正能夠出離的。世間道沒辦法讓我們出離,它不是道,因為它無法真正引導我們不再回到輪迴,這是道。如,是從空正見是符合事實的,能直接對治煩惱去說;行,即行止,它是現證自性涅槃之智。

滅諦

  滅諦四相:滅、靜、妙、離。滅是滅掉,靜也是滅掉之意,滅是說滅五取蘊,靜是說它的因素—煩惱滅除。所以基本上是滅、滅,但是從二個方面去說。也就是:五取蘊可以滅,所以就有了解脫。要如何才能滅掉五取蘊?就要從煩惱方面講。滅除煩惱時,就能滅掉五蘊流轉的情況。妙是很好的意思。離是永遠離開、決定離開、完全離開,以現代話來說,就是徹底離開所有痛苦。  

集諦

解釋因集緣生時,也可以單獨解釋:十二因緣中的業與貪為有法,是因,是自果—苦的根本故。即因相是從苦的根本去講。十二因緣中的業與貪為有法,是集,會重複引生自果—苦故。十二因緣中的業與貪為有法,是生,能猛烈生自果—苦故。貪為有法,是緣,是自果—苦的俱生助緣故。所以因、集、生三相都從業與煩惱說,緣相是從貪說。

五取蘊

取是去取,愛取之取指的是貪。愛取之愛也是貪,貪強大到某種程度稱為取。雖然取是貪,但在十二因緣中,給它取名為取,因為它完全具備取得五蘊的因素,即它有本事取得五蘊,所以就給了「取」名。五蘊是所取的內容,即五蘊是被愛取之取所取的。五蘊是五個堆積的,說五蘊即可,為什麼又稱為「五取蘊」?原因是它來自於貪,為了表示這個,就把因名給了果。

十二因緣—無明支

問:見道行者有沒有無明支?

十二因緣—愛、取、有支

  十二因緣中能引三支無明、行、識,在識時,就像我們現在有的起心動念,那是心識,是無明、貪帶來的;第二剎那它會變成種子,變成在識上的種子。識上面有行,行那個時候已經變成種子,它是不相應行法。當往生時,有個貪產生,就把種子滋潤起來,種子快要發芽了,接著那個貪更加猛烈時,種子就完全變成心了。所以以前是心變成種子,以後是愛取讓這個種子又變成心。種子慢慢變成心,但是還沒有成熟,當完全圓滿就是有。因此愛、取、有,事實上是貪、貪、業。

認識苦諦的重要

  我們再思惟一下,如果要講苦諦要怎麼講?講苦諦是為了什麼、講集諦又是為了什麼?

認識苦諦

  五蘊為有法,它是苦,過依故,因自在故。「過依故」是從果講,「因自在故」是從因講。「過依故」:來世以後的過的所依是蘊體。因為有蘊體,所以我們要為生活打拼。未來有多少苦,它的所依就是蘊體。這是從果方面去說。「因自在故」:在說因素方面。完全沒有自由,被因緣所左右。佛菩薩也是因自在(依他起),一切無常法都是因自在,但是此處的因指的是業與煩惱,也就是蘊體是由業與煩惱產生。(「自在」:這個蘊體是業與煩惱主宰。)即五蘊為有法,是苦,因為是未來的苦樂所依之故,因為是業與煩惱所主宰的內容之故。

四諦

  四諦之「諦」指真諦,真實不虛。通常在「諦」字前加「聖」,即四聖諦,針對聖人是真實不虛。會說五蘊是苦,但是對我們來說,五蘊一點都不苦,特別是快樂的事情(壞苦)一點都不苦。因此,對凡夫來說是樂,但在聖人看來是苦,而聖人看到的才是真實的,所以叫做「四聖諦」。

空正見才是一切過失的對治


空正見正對治我執,因為一切過失都是我執產生的,所以只有空正見才能斷除一切過失,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的道可以滅除這些過失。為什麼呢?因為,第一、它是煩惱根本的相違品,第二、它符合事實。當空正見發展至極致時,煩惱也就不會再生。從這邊也可以完美的瞭解道諦。道諦必須具備這些,否則就不稱為道諦。雖然以地道的說法,見道以上的道所攝受之智,如持戒等,都稱為道諦;但是嚴格說來,只有空正見才具備這個能力,其餘的,若與空正見搭配的話,是有這個能力,否則是不行的。也因此,某些典籍會說菩提心、大悲心等不是滅除過失的方式。總之,最終能斷除煩惱,使煩惱不再複生的是空正見。

上課如何迴向

雖然學習還沒有結束,但是努力了這麼久,還是好好迴向一下。迴向時,迴向無上菩提很好,但是實在一點是迴向給法王。法王只要弘法五分鐘,就可以利益無邊的眾生。其次,像我們這樣持續學佛很不容易,所以也迴向給自己與更多的人能真正安下心來讀點這類的書。

成量品與廣論的結合

成量品可以與《廣論》結合。
《廣論》從下士道、中士道、到上士道七因果等,講的就是菩提心,會強調下士道、中士道是為了上士道,沒有別的。成量品所傳達的與《廣論》是相同的事,但是我們從內容上看過去,卻與《廣論》不同,這是為什麼呢?

任運而起與具相

【問】有菩提心是否懂佛果?

任運而起

【問】何謂任運而起?隨時都會生起嗎?

智慧的培養

  (若以應成派的說法而言)聲聞、緣覺、大乘都懂空性,可以說他們的智慧沒有任何差別;但是又說他們的智慧有非常大的差別,這二句話當然矛盾。提出這點的意思是:單純懂空性,智慧培養不起來。
  現觀的注解中說:聲聞的智慧很低,只培養三生就圓滿;緣覺的智慧比較深一點,但比不過大乘,因為培養百劫就圓滿了;大乘的智慧很了不起,因為要培養三大阿僧祇劫。對我們來說,這是很奇怪的話,如同:某甲很沒有成就,大學學了三年才畢業;乙很有成就,在大學讀了十年;丙則非常有成就,因為花一輩子的時間讀大學,這不是很奇怪嗎?但應以另一種方式理解:學三年就學完的,顯然不怎麼樣;要學十年才能學完的,就比較好一點;要學二十年才能學完的,那就更棒了。所以聲聞、緣覺、大乘的智慧差別原因在悲心等方便法門上,沒有方便為助,智慧只會停在一定的點上,如同只以草生火,溫度永遠沒有辦法達到三百度、五百度。

「具悲摧苦故,勤修諸方便。方便生彼因,不現彼難說。」

 很多大德弘法時,常常會引用「具悲摧苦故,勤修諸方便。方便生彼因,不現彼難說」這個偈頌。我們通常會說為利有情要成就佛果。進一步來說,要利益有情,問題是自己現在還沒辦法利益有情,那麼誰才能利益有情?有能力圓滿利他者只有佛(僧寶則至少可以有正當的利益)。
  我們通常會說眾生的想法及他適合什麼等,也就是所化機的本性和想法,只有佛才如實的瞭解。漢系會說有情眾生有自己的根器,藏系說眾生有自己的戒、勝解、思想。也就是一定要成佛,不成佛的話沒辦法瞭解眾生的戒、勝解、思想。不如實地瞭解這些情況,就沒辦法對症下藥,所以前提必須要瞭解這些。對症下藥的話,藥才會有藥效。如《釋量論》說「具悲摧苦故,勤修諸方便。方便生彼因,不現彼難說。」即用「方便生彼因,不現彼難說」來解釋(或證明)不成佛沒法利生這件事。「方便生彼因」是說佛陀運用的方便、智慧等。

悲心可以無限增長

  悲憫等可以一再地增長上去,原因是心性中所生的功德。
  悲心等經過修行,就可以自然地增長上去,如火碰到薪柴,點燃火之後,自然地就會把薪柴殆盡,黃金碰到水銀,水銀自然地溶掉金。講瑜伽現量或講悲心時,說悲心可以任運而起,或悲心可以無邊增長,為什麼呢?因為一、不需觀待勤功力;二、所依堅固;三、心的功德(內心的特性)等這三個內容。可以有論式:大悲心為有法,可以無邊增長上去,以不需觀待勤功力、所依堅固之心的功德故。[1]

談遶塔、論念佛

問:是否學習《釋量論》等是主要,而遶塔、念佛拜佛等法是輔助?
答:這些(繞塔、朝聖)都帶有緣起的成份在其中。現在旅遊、觀光,沒什麼其他的含意在其中。但是以前為什麼提倡繞聖山?就是有人希望遠離紅塵、雜事,願意完全符合解脫、成佛的條件,到山上去修。現在的遶塔、遶聖山,不論是依於旅遊或朝聖的目的,首先都需要先離開自己的家,去到聖地緬懷聖者的行為,味道是相近的。而且那些山也是被祖師大德加持過。有這種用意。念佛這個部份。在密續中幾乎都是念佛的修行,念佛與修密幾乎是等同的,但不是用口唸,是用心來念。講《廣論》六加行時,說到觀想資糧田,用空性的方式空掉、七支供養等。也就是,我們學的是這些內容,學習後要把這些內容整理為一座間可以修的內容。像我們現在認識「這是資糧道」、「這是加行道」等、認識是認識,但好像就沒什麼了。其實是熟悉這些內容,再透過《廣論》六加行這樣的方式修。但是這些是心裡的歷程,觀想壇城、再如何如何,這些都很麻煩,還不如用唸的比較快。於是這種情況發展下去,變成唸得愈來愈順,就不太去想了。到後來,根本就不想了。儀軌的部份也也是愈來愈短,短到最後就唸幾個字的咒。

怎麼修?

問:法稱菩薩等是修行很好的人,一般人要怎麼修?
答:佛典有很多,五部大論就是將整個佛典區分為五個部份。這些說的也是相同的話,會非常提倡去聞思修。但是一般來說,沒有這個環境。我們要先認識以前的環境,以前印度,是出家才有學佛的環境,離開僧團是沒辦法學什麼佛的。西藏也是如此,以前西藏,幾乎沒幾個在家人在學經論,像《廣論》這些經論,哪有在家人學?一般來說聞思都有困難了,哪裡學得起經論。在這種情況下,就只能去繞塔、持咒等。現在不同了,現在西藏也有在家人學經論。

大乘之門

【問】大乘之門所指稱的是什麼?
【答】由止、觀所生出的菩提心。一般的說法多半是修悲心就能產生菩提心,事實上,沒有透過止、觀,菩提心無法升起。最簡單的情況,例如聽聞法王傳法當下,可能覺得有強大的宏願且信心百倍,一旦離開法場,原本升起的熱情便逐漸消褪。委實說來,缺少止、觀做為基礎,菩提心無法任運而起。
  資糧道以上,即稱為道,與涵蓋見道、修道、無學道的道諦不同。而道的定義:任運而起的出離心所攝受的智或現觀。雖說我們偶爾也會生起,不過那只能說是情緒化地生起,無論是聲聞、獨覺或大乘,只要有任運而起的出離心,才能算是入道。假若不是從小乘入道,而是由大乘,入道時菩提心與出離心將同時任運而生起。這裡所要強調的是任運而起的出離心,不管是大小乘皆然。通常談五道,事實上等同於任運而起所攝受的現觀。

萬宗歸一

佛法就是二分法,一定能區別出對、錯。一般都誤解了八萬四千法門的說法,以為佛陀因眾生根器不同,提出八萬四千種法門,亦即無論怎麼做都可以。假使真要這麼說,那就無理可循了。
  為什麼宗大師會說八萬四千法門都在廣論裡?菩薩乘、聲聞乘、獨覺乘,這三者之間除了想法外,包括布施、持戒、忍辱;抑或是空正見都沒有衝突;這代表的是只有一套,若再深入區分更多乘亦是如此。至於根器不同,有人抱持著利益眾生的想法、有人抱持的是自利的想法,不同法門便是為了將眾生大致引到某處,再匯聚到該走的道路。
  換句話說,佛法非是則否,最終要達到的境地只有解脫與成佛。

以正知了解佛法、用正念精勤守護

佛陀說了太多的法,而諸多祖師大德們也努力地解釋著,可是縱使解釋很多,仍舊無法讓大家了解,這肇因於佛法具有其深度、廣度與複雜度。一般而言,大多是搞不清楚,以為念了幾天的阿彌陀佛,就好像很精進,無論在漢、藏或印度,這樣認為的人很多。又譬如行大禮拜、供曼達、或做功課等等,一輩子為了這些忙碌著,這當然也需要正知、正念,但卻又似乎無須提倡的樣子,畢竟專心持咒等等,不是太困難。

懂了空性後,就不會作惡?

問:提到修空正見之前應先有菩提心…,換句話說,空正見與菩提心是可以兩個獨立的,對嗎?可是過去課堂上曾經提過寧瑪派的說法是,有了空正見就不會行惡,感覺兩者似乎是相互依存,有了空正見,自然就會產生菩提心。為什麼?

唯一之道!

:道要以懂空性為準,通常修共下士道法類時還不懂空性,這算是唯一之道嗎?

2011年1月15日 星期六

學佛難?

我們學佛,學得很辛苦,因為我們認為佛法很好、認為佛陀是一個非常值得尊敬的人物,當然就會試著去接受祂所講的一切,但問題是內心並沒有真正的去認同祂,反而會扭曲了自己,就會變成學佛學得很累,這一切都該歸咎到我們的內心沒有真正接受這一些:例如,佛法講的是後世,我們只接受現世;佛法講輪迴很糟糕,可是我們卻覺得很喜歡。因為這樣,修行就好像變成跟心沒有關係,只是消文消的通,理由解的出來而已。

輪迴有多苦?

雖然我們講輪迴苦,其實心裡一點都不覺得輪迴有多苦。記得年前的某一場演講,講了大半天,就在最後幾分鐘與台下學生們互相交流的時候,他們的回應卻是:我們不覺得苦,很幸福啊…。《菩提道次第廣論》裡中士道談到八苦、六苦、三苦等很多苦,其實說難修,應該說是連生都生不起來;縱使談了那麼多的苦,反而讓我們產生好煩的感覺,根本不想理會。可是無常跟苦兩個是最基本的,好好的修,才會進入中士道。

道vs.道諦

所謂的「道」,指的是十五個道:聲聞乘、獨覺乘及大乘各自有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道跟道諦不太一樣;通說是,道諦指的是見道、修道、無學道,而有部的某個說法如《俱舍論》是,無學道並不是真正的道,因為它沒有斷任何煩惱,只是一個成果,所以只有見道、修道才是道諦。這就是道跟道諦的差別。

學法的心態

針對學習的態度,不能說我們學下士道,而是要說學共下士道;同樣地,就中士道來講,也要說我們學的是共中士道,態度上必須如此。這樣有什麼差別呢?曾經有人以俏皮的方式評論阿底峽尊者的教法、教言:修「無學道」的時候,必須要先修「資糧道」;修「修道」的時候,得先修「加行道」…,事實上,我覺得這樣的說法是說穿了阿底峽尊者的教言。

大乘vs.小乘

佛陀講的法只有大乘跟小乘,大乘又分般若乘(顯宗)及金剛乘(密宗)小乘有聲聞乘及獨覺乘。又,佛教有「有部」、「經部」、「唯識」及「中觀」之說,「有部」及「有部宗」有差別,前者指宗義者,而後者指持有的宗義,同理,「經部」及「經部宗」、「唯識」及「唯識宗」、「中觀」及「中觀宗」亦同。佛陀三轉法輪,第二轉法輪宣說的是中觀見,第三轉法輪宣說的是唯識見。總之,持有部或經部見者,就稱做小乘的宗義者,若持的是唯識見及中觀見,就稱做大乘的宗義者。

異熟因與異熟果

所謂異熟因要具備三個條件:1.必須是不善或有漏的善;2.必須是有情所攝,攝在心相續中;3.能引生出異熟果。
我們會說苦與樂都是善惡帶來的,意思是我們有很多病痛是業障帶來的,或是人的身體、或是畜生的身體都是前世善惡業導致的,這些由第六意識所攝的色、受、想都比較屬於異熟,身受所攝的色受想行都較會是異熟果,內心就不是。所謂異熟果是要由前生,異熟因種下去,變成習氣,後滋潤出來,中間並無轉折。
內心的感受是由種種想法而產生的苦,如看到某人很痛苦,心生不忍,這些內心的苦樂就不是異熟果;而身體的苦,特別是像地獄的身苦,就是直接從異熟因產生的,所以是異熟果。
    總之,異熟因一定是善惡其一,不是無記,而異熟果一定是無記,這就是異熟的特質。

考古不是研究經論的方法

那爛陀寺智者確認佛經的方式與現代不同,現代是用考古的方式,以出土的東西為主,一一對照典籍、比較版本,以前不是如此,是以理路來推斷合不合理。

大車軌Ⅱ

可以這樣說,教導的方式分整體性的引導與個別性的引導,前者是如那爛陀寺學習的方式[1],將五部大論、經藏都學全,學了以後,內心產生改變,從而產生證悟;後者是如馬爾巴尊者教導密勒日巴尊者一樣,是依個人根器作引導。個別性的引導在有如馬爾巴尊者、宗喀巴大師般具格上師引導下,針對被引導者的根器講說,對被引導者來說,因為是量身訂作的法門,所以十分適合,但是對其他人來說就有可能成為誤導。在沒有如馬爾巴尊者、宗喀巴大師聖者的情況下,依整體性的引導--即那爛陀寺學習的方式就沒有被誤導的問題,因為整體性引導方式是可以釐清各種錯誤與倒執的概念,釐清後就容易了解真實的情況,而且是對佛法從整體到細節都用相同的方式引導,就不易出現誤解的情況。

大車軌Ⅰ

我們稱呼宗喀巴大師為雪域的大車軌,但是不可以稱其為大車軌,大車軌是有佛陀的授記:龍樹菩薩開創中觀、無著菩薩開創唯識。因為大乘只有中觀宗與唯識宗二宗,所以車軌只有二道,沒有第三道。車軌一詞類似高速公路般的大道,可供多人安全、舒適地行走,在此之前只有人行的小道,危險重重。在龍樹菩薩、無著菩薩之前,並不是沒有人修學中觀、唯識,但那時候的人並沒有留下什麼典籍,只有少數人知道、修行這些內容,所以只能說是羊腸小徑。龍樹菩薩、無著菩薩則將大乘的基、道、果都做了清楚的剖析、宣說,再帶動出宗派產生,所以有大車軌之言。
     龍樹菩薩修文殊從而親見文殊菩薩,親見程度如同人與人相見一樣,可以向文殊菩薩問問題,所以龍樹菩薩是根據文殊菩薩所說的內容開創了中觀宗;無著菩薩修的是彌勒,依據彌勒菩薩所說的內容開創了唯識宗。我們現在會說龍樹菩薩開創了深見道、無著菩薩開創了廣行道,這個是從智慧與方便方面上說,若問他們開創了什麼車軌?則是中觀宗與唯識宗。有部、經部沒有開創者是因為他們沒有衰敗過,從佛陀時代以來就陸續一直發展下來,所以沒有開創的說法。

讀者三問

:以初學經教的人來說,應該先從哪一門課開始學起?

話「捨身」

問:菩薩布施內外一切財物(「內」指身體),身體難道不會痛嗎?

禮敬三寶:頂禮vs.稽首禮

頂禮是用某種方式表達恭敬之意,有身、語、意方面的頂禮,其中最重要的是意頂禮。在藏文來說,頂禮有欣賞他者的優點,自己也很想擁有的意思,所以禮敬又有向佛菩薩看齊之意,即很佩服您的身語意功德、也很希望擁有。
稽首禮,是指用最尊貴的頭去頂禮佛足,為最恭敬的頂禮方式。
    因為禮敬三寶會有很大的功德,有功德會成為有福報的人,有福報的人事業才會順暢,所以做什麼事之前都要先禮讚三寶。

勝義菩提心Ⅱ

勝義菩提心(無漏智)是成佛或解脫必不可少的解脫道。在《釋量論》也如是宣說同樣的觀念,《釋量論》一直強調,有空正見就可以解脫,缺了空正見誰也解脫不了,空正見是解脫之道,除此之外的任何道,如出離心、菩提心、思惟無常、苦等是成熟之道—讓相續成熟的道。我們的想法與解脫完全背道而馳,若再三思惟無常、苦等,讓自己在解脫方面的種子能夠萌芽,有一點成熟,一旦成熟的話,就會想要解脫,此時要用的工具就是空正見。

勝義菩提心Ⅰ

大乘聖者的根本定是無漏智,又稱為勝義菩提心。聲聞、獨覺也有現證空性之智,但是那並不是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必須要由悲心攝受。
若要給勝義菩提心定義,就是由大悲心所攝受,現證空性的聖地菩薩智,即初地以上現證空性的心。又,勝義菩提心不是菩提心,菩提心指的就是世俗菩提心,就是任運而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勝義菩提心與菩提心沒有關係,但是它是實在的菩提心。

大悲心的重要Ⅲ--大悲心如成熟果

果是譬喻佛果,佛果可以利益有情,成佛後,如果離開了大悲心,聲聞、獨覺弟子就沒辦法享受他這個果。
「聲聞中佛能王生」,為何聲聞、獨覺可以從能王生?能王為何要利益他們?亦如前說,佛其實也是被悲心所逼。很多經典會說,佛因為大悲心,做了種種事,常常會提到大悲心,這說明佛度眾最大的動力就是大悲心。佛度眾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就只有悲心能使這些方法動起來。這點和皈依中所提及應皈依之因相--佛陀很像,談應皈依之因相時說可皈依的四個條件:1. 自己解脫一切怖畏;2. 善巧度脫他人之方便;3. 普於一切,無論親疏,大悲遍轉;4. 普利一切有恩無恩。其中的重點就是悲心,有了悲心就會不顧名利等,所以後二項可以歸到悲心中。由悲心推動,他自己已度脫,且有幫助別人的方法,也就是有了方法及推動方法的力量,所以眾生自然就度脫了。從這個角度看,佛果位時最重要的也是悲心。
    成佛之後,如果離開了大悲心,眾生將無法享用佛果,因此說「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即成佛之後一直利生,直至虛空的邊際,就是因為悲心才得以如此。因為住持到虛空的邊際,自然弘法、利生也是到虛空的邊際,眾生也可以享用到邊際,弟子與聖者就可以不斷出生。

大悲心的重要Ⅱ--大悲心如水

如水的意思是雖然長出了芽,但若沒有水份滋潤,它會完全乾枯。月稱菩薩說,如果中間沒有悲心的水份滋潤,就不能集資淨障,也會掉到聲聞、獨覺的涅槃中。
我們會說菩薩行六度萬行,萬行之中的難行,就有像地藏王菩薩般發心一樣,地藏王菩薩不是特例,可以說菩薩都發過類似的願,為什麼為了別人可以發這樣廣大的願?正是因為悲心的緣故,沒有悲心的話,誰都不願意去做種種難行之事。
    不墮涅槃的說法應該已經包含了全部的內容,但是若要進一步去想,可以舉地藏王菩薩的例子,或觀世音菩薩的例子,為什麼他們三大阿僧衹劫都不放棄眾生,就是因為悲心,沒有其他,可以說逼迫菩薩唯一的因素就是悲心,所以說「中如水」。

大悲心的重要Ⅰ--大悲心如種子

我們常會提到大乘種種功德,而大悲心就如同大乘的醬油,所謂的大乘功德一定要沾上大悲心的味道,才會變成大乘的功德。
月稱菩薩的說法就是初如種子,有了悲心,利根者就會開始研究有沒有度眾的可能性,有的話他就會發心,這樣說來悲心像種子一樣。鈍根的話,有了悲心,就馬上覺得一定要成佛,之後就去研究方法,這也是在說明為何悲心如種子。
     我們通常也會聽到:如果你想修菩提心的話,修大悲心就好,因為如果修大悲心,即使不想要菩提心,菩提心也會纏著不放,如果不修大悲心,再怎麼修菩提心,菩提心都不會生起。類似的說法有很多,總之就是要在大悲心是種子這方面多加思考。

如法學佛Ⅳ

每部佛經皆言其內容為無上、稀有之法,如《金剛經》云:「有人盡能受持讀誦,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般若心經》亦云:「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通常我們受灌頂時也是一樣,今天修彌勒,明天修文殊,後天又轉到阿彌陀佛,上師都會說此法門是最殊勝的,可是到底何者才是最殊勝?以《金剛經》《般若心經》來說,看來是名稱不同的二部經,我們如何判斷何者才是「無上、稀有」?其實每個法門都可以變成是最殊勝的,但若不能了解最核心的心要,看來就都不是最殊勝。

如法學佛Ⅲ

若真正值佛出世,威力就不可思議,成長的幅度會很高,可惜我們沒有福氣,但也不需要難過。世尊在世時,可能講兩句法就有很多弟子解脫,成就阿羅漢,現在沒有了,所以真正的立功者還是佛,其他人沒有辦法,故一切功德的增上緣必須靠佛。佛陀座下的成就者,能值遇佛陀並非巧合,也不是忽然就變成阿羅漢,他們過去生也是學過很多法、發過很多願,什麼成就都沒有,跟我們現在一樣,學也學不會,證也證不成,換言之,那些阿羅漢過去生雖然學法,但尚未成熟,直至世尊出世時,他的相續剛好成熟,成熟的時候,世尊只要點一下,他的無明我執就破除了。

如法學佛Ⅱ

若是為了滅佛教而來觀察佛教,比如其他宗教為了滅佛教來學法,就會變成惡業,除此之外,為了產生對佛法真正的信心,盡量地觀察剖析佛法的義理,就沒有過失。
有些人說我很信佛,有些人說我信一點點,這些都不過是自己的感受、想法罷了,其實二者的信心方面不會差距太大,當然我不是說大家的信心都是一樣的,但都會只差那麼一點點,不會有太大的差別,畢竟對佛法、三寶不是真正的了解,真正了解之後才會真正的相信,連宗喀巴大師也是如此,祂那麼努力的修行,後來了解了空性,以此寫出了《緣起讚》,龍樹菩薩亦是如此,了解了緣起性空,才真正百分之百的相信三寶。

如法學佛Ⅰ

有些學佛者抱著試探的心理,看看佛法到底在講什麼,或者想以後要如何反駁法師、反駁教法…,有部分是這種態度。至於真正想學佛者到底要以何種心態學法?如何學佛才是如法?還有對三寶的信心要如何產生?
其實懂了四諦,才會對於佛法的核心百分之百的相信,要了解四諦則看是否了解空性。了解空性不容易,真正了解了空性,才會真正的相信三寶,因為真正相信與自己了解是完全可以劃上等號,不了解的話,對佛法的正信是有些差距的。不了解的人當中,有的人信的成分會比較高,有的人就比較低,若問他人你相不相信佛陀?有的人可能會說完全相信,有的人就不一定,但都是以自己的方式信佛,所以要百分之百相信,就要等到了解了空性,因為了解之後才會真信。

緣生大悲、緣法大悲、無緣大悲Ⅱ

剛開始修悲心有這樣的順序,1. 緣生大悲、2. 緣法大悲、3. 無緣大悲。到了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菩薩想修無常或想修空就沒有一定的先後次序,如有時想修無常,之後覺得眾生很可憐,此就成為緣法的悲心。三者的界限是,緣生悲心是從悅意慈之後所生的大悲心,至十地為止。

緣生大悲、緣法大悲、無緣大悲Ⅰ

三種悲心:一是緣生大悲,二是緣法大悲,三為無緣大悲。若要給這三者定義的話,一、緣生大悲是大悲心之一,但不是緣法大悲、無緣大悲,即排除緣法大悲、無緣大悲,其他的大悲心都是緣生大悲;二、緣法大悲是由懂無常的心直接攝受的大悲心;三、無緣大悲是由懂空性的智慧所直接攝受的大悲心。可以這麼說,前面先修無常,透過不斷修習無常而引發的悲心即是緣法的悲心;一直修習眾生沒有自相,從而引發的悲心,即是無緣大悲心。此處所謂的引發是要有很緊密的情況。通常會有透過什麼因素而產生什麼果的關係,如此一來,很多事物都會牽扯進來,但是這邊不是,說的是要有緊接著的情況,如一直修無常,思惟眾生無常相,所以很苦,馬上就生起悲心,類似於此才稱為緣法。總之,空性有粗品的空性與細品的空性,純粹的大悲心並未用任何正見所引發,如此的大悲心即是緣有情之悲心;由思惟粗品的無我所引發的悲心稱緣法大悲;由細品的空正見所引發的悲心稱無緣大悲。

利根與鈍根

    整體上,直接入大乘的人是利根,直接入獨覺道的人是中根,直接入聲聞道的是鈍根。以大乘自己來分,又可分大乘利根與大乘鈍根,有些人是定性大乘--直接進入大乘的,此是利根;經過聲聞、獨覺道,修到資糧道、加行道才轉到大乘,有很多是成為阿羅漢才進入大乘的,此是鈍根者。

無常Ⅱ

  佛教會說無常,何謂無常?剎那生滅。有部會說生、住、滅,但是這種說法違反了剎那性這個原則。經部以上說剎那性是指每分、每秒都在改變,沒有住。即生滅、生滅,中間沒有住。有為是很多因素所造成的,講它的定義時說:壞滅即有為法的定義。講無常的定義時會說剎那生滅。無常法、有為法、物、壞滅、生、因、果等同,所以生相當於壞滅。經部以上的概念是如此,如果沒有這樣的概念,懂不了無常。《廣論》中說三根本九因相三決定,那是在講粗的無常,如人的死亡、房屋的倒塌等。四諦十六行相中的無常是指細的無常。如果不了解壞滅、剎那性,根本無法了解細的無常。如牛奶變成乳酪,牛奶的壞滅與乳酪的生是同時。也就是,一直在變化,在變化的某個階段就取某個名字。變化出另一個內容即生了,變化出另一個內容相當於前一個壞滅了。此如同轉風輪般,一直轉不停,沒有一刻停止,如果停下來,就會變成恆常法,即使只是短暫的停止也會變成恆常法。從這個角度去看,討論同時因果這部份就會很重要,因為如果因與果是同時的話,有為法就會變成恆常。

無常Ⅰ

說到無常,如我們看桌子,看過去覺得它是如如不動的,前天、昨天、與今天看來都沒有變化,但是如果以現在的科技去觀察,還是可以觀察到它的變化。又如鑽石,看起來雖然很堅硬,但它也是持續在改變。以這面牆為例,壁色會隨著外面的天氣變化,下雨會影響它、天冷會影響它、天熱也會影響它,乾燥、潮濕、吹冷氣、燈光照射等都會影響它,讓壁色變化(壞滅)的因素有千千萬萬,這些因素都在變化,所以它不改變都不行。換句話來說,它的任何變化就是因素的變化。所以要將「因為因素的變化導致果的變化」,與「果的改變來自於因的變化」二句話等同看待。因為因素的任何變化都會導致果的變化,這是很可怕的,為什麼說因為無常所以苦?因為千千萬萬的因素都在變化,再加上這些因素有很多是很可怕的,如有根本煩惱、隨煩惱等,所以果就很糟糕了。總之,要說的是,因的變化會導致果的變化,一個如如不動的因生出變化多端的果是不對的,果的任何細微變化都來自於因的變化。

波羅蜜多Ⅱ

以自續派而言,菩薩沒有波羅蜜多,那麼菩薩會行六度嗎?即菩薩沒有布施波羅蜜多,如何行布施波羅蜜多呢?

波羅蜜多Ⅰ

何謂波羅蜜多?

出離心Ⅱ

補特伽羅沒有任運而起的出離心,就一定耽著三有?

出離心Ⅰ

任運而起的出離心與真實的出離心(或具義的出離心)有何差別?

火燒功德林

一剎那的嗔心能毀壞長時間所累積的功德,所以沒有比不忍更大的罪了,《入行論》也說「罪惡莫過瞋,難行莫勝忍。」通常我們會說「火燒功德林」[],以為功德會被嗔火燒的一乾二淨,實際上也沒有那麼恐怖,這句話真正的意思用現代化講是「打折扣」,也就是發了嗔心,累積了長時間的那些功德會被打折扣,其中也因輕重有別,而有大打折扣、中等的折扣、小的折扣,不可能完全都被嗔火燒光,原因是邪不勝正,施戒等所累積的功德是符合事實的功德,而貪嗔等是不符合事實的,所以貪嗔等無法盡除功德。

守十善

一般我們說的戒是指別解脫戒、菩薩戒、密續的戒,如果受的是別解脫戒,要有出離心,沒有出離心得不到別解脫戒,如果受的是菩薩戒,重點是要有想成佛的心,接著還要有儀軌,在這二種情況下才能得戒。月稱菩薩在《入中論》將十善也說成是戒,但是十善不是真正的戒,真正的戒只有別解脫戒[]、菩薩戒、密續的戒三者,月稱菩薩只是用戒來說而已。

菩提心

  菩提心有其嚴格的定義,但是可以大概理解為「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是菩提心。這裡面一定要具備二個部份,一是為利有情的部份,類似大悲心等,一是願成佛的部份,因此菩提心本身是希求佛果的心,因素是為利有情,為利有情是因素,不是菩提心本身,可是講條件的時候會講二個,所以菩提心也是具有二個欲求的心,二個欲求是很希望利益有情與很想成佛。

大悲心

   何謂大悲心?與悲心有無差別?大悲心與與我們一般的悲憫心有差別。悲心很多人都有,聲聞、獨覺也有悲心,可是都沒有大悲心,大悲心是由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後,才會生起。修大悲心有二個條件,一個是悅意,一個是討厭輪迴,此二者雙管齊下就能生出悲心。厭離輪迴的部份,以《廣論》來說,就是把下士道、中士道的法類修起來,下、中士道講的就是三惡趣的恐怖、輪迴的可惡等,訓練見到輪迴全視為過患、一無是處;悅意的部份就是經由知母、念恩、報恩,產生悅意,即看到什麼都喜歡,螞蟻等也喜歡,沒有討厭的眾生。《廣論》的編排是在下、中士道說出離的部份,在上士道才說知母、念恩、報恩等,這樣的安排雖然看不出來,但是修悅意感與厭離感是可以同時並進。通常別人受傷我們會覺得他們好可憐,但是這種悲憫是和佛法無關的疼惜,一定要知道輪迴、三惡趣的過失,產生悲憫,才會成為成佛解脫的因素,由厭離與悅意感產生的悲心才成為大悲心,所以大悲心是有悅意慈之後才會有的。

談「資糧」

【問】聲聞、獨覺有沒有福、智二資糧?

輪迴 vs. 苦諦

不由自主地由業與煩惱支配,使有情的心相續不斷受取有漏蘊的某一次,即輪迴。輪迴只是苦諦的一個例子,苦諦包含山川大地等,但也不是所有的山川大地都是,如極樂世界的山川大地就不在苦諦當中。而阿里山是苦諦,但它不是輪迴。為什麼是苦諦?因為它是業跟煩惱所帶來的。不自主地由業與煩惱帶來的,全部都會是苦諦。

積功德?

【問】上課時都會有人幫忙打掃,常聽有人說這是積功德,我是覺得就算是也不要講出來,講出來,事情的本質就會變調,本來沒這樣想的人會被影響,本來是很純淨的事會變質。所以我們是不是不要強調、不要常常說?

關於謗法Ⅱ

【問】若如此我們周圍有太多這種謗法狀況,眾生不是太可憐嗎?諸佛菩薩豈不是忙壞了,要拯救這些造比五無間罪還要重的人?

關於謗法Ⅰ

【問】如果沒有學小乘法,且抱持著質疑小乘法真的需要學嗎?」的態度,這樣算不算謗法?外道會講佛教如何如何不好,這些人也算謗法嗎?密乘輕視大乘法,修學大乘者不學小乘經典,彼此之間互相忌諱、不學習,是不是也是謗法?

真心迴向!

【問】曾經聽過一個故事,有一隻蜈蚣藏在地板下面,寺廟的僧人在學經還是辨經時不小心踏死牠,之後蜈蚣轉世為人,入了同樣的寺廟出家,什麼都不會,只會當時牠被踩死時的修行法門,蜈蚣當時雖沒有意識要學法,可是為何來世卻能夠有這樣的作為?

先認知

【問】佛弟子行十善和外道行十善是否不同?
【答】完全不同,差別非常大;那些都取決於對佛法的認知,故首要是認知。

想成佛

【問】有沒有可能我很努力的學,什麼都不想,但是在不小心當中就成佛?
【答】很難、不可能,因為有很多人非常非常努力想成佛都成不了佛,哪有不小心就成佛?此說明其實不了解什麼是「佛」。西藏會講這樣的話:有一個人在下雨天看到一尊佛像在淋雨,看看旁邊有一個鞋子,就把鞋子放在佛像的頭上,使佛像不淋雨,他因好心所以就成佛了。天晴後,另有一人路過,一看佛的頭上怎麼放了一個鞋子,太不像話,他就把鞋拿掉,因為好心也成佛。這種想法就是認為成佛很簡單,鞋放上去就成佛,鞋拿下來亦成佛,根本就是完全不了解「佛」是什麼。我們對「佛」沒有概念,才會有不小心就成佛的想法。

講動機

【問】很多時候我們認為自己是以出離心、空正見等良善的動機待人處世,然而這是否真的是良善動機或僅是自己所認為的良善動機?我認為那個「我」是很強勢的,是不是有一個好的做法去改變那個我?
【答】我認為似乎是菩提心被淡化了。我所謂的淡化的意思是,佛法包含聲聞乘、獨覺乘及大乘三個內容,修聲聞跟獨覺不需要菩提心,大乘法才說菩提心。
行持佛法其實不需要菩提心為助伴,反而是修大乘法者,動機須有菩提心。出離心是為了激發菩提心,為了生起菩提心而修出離心,故修大乘的行者之動機一定要有菩提心,而出離心包括在菩提心之中。故整體上來說是不需要修菩提心;聲聞、獨覺的動機是出離心,非菩提心。
不論出離心、菩提心或空正見,任何其他宗教都不會有,這是佛教與他教的差別。當然最大的差別是空正見;從空性再予以區分時,才會有出離心跟菩提心的內容。佛法有見和行二者,見是空正見、緣起見,此是佛法的中心;行如菩提心、出離心,都是以空正見做為中心的修持,故其他宗教都不會有。出離心、空正見是三乘的共道,菩提心則是大乘的不共道。
至於是不是有一個好的做法去改變那個強勢的我?事實上,一切的修行都在改變我,而最終還是要修空性來鏟除--我。

正修行Ⅰ

【問】為何要透過龍樹、無著菩薩二大車軌來修學佛法?

【答】我們可以看《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歸敬頌:「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觀視佛語多片眼,復乏理辯教義力。故離智者歡喜道,圓滿教要勝教授,見已釋此大車道,故我心意遍勇喜。」此二偈頌非常重要!何謂學佛、修行?每個宗派、或個人都有一套可講;南傳有自己的說法,漢傳、藏傳也都有一套講法。
目前我們正在講讀《菩提道次第廣論》,當別人會問你有沒有修行?而你回答在讀《菩提道次第廣論》,別人就會說看《菩提道次第廣論》是滿好的,可是還是要修一下,不修一下,再怎麼看書也沒用,我們也只能回答是、是…。

生信心

【問】得到定解時,自己會不會知道?
【答】一定會知道!就如一加一等於二,自己懂時會確定、沒問題,可是要跟別人解釋就很難。就如我在印度會遇到一些老人家,他買東西,怕商家騙他、少找他錢,就在店家旁等路人經過,要路人再幫他算算有沒有錯,問一個人不放心,要問第二個人,還是不放心,要再問第三個人,如此問過幾個人之後,才會稍微放心。這位老人家不放心的原因就是因為他不會算,如果會算就會很肯定。同理,自己懂的時候會很確定,不會有疑惑,沒有定解是不會有信心的,而沒有信心很難學好法,任何善法都要從信心開始,但是信心來自對教理的定解,所以會比較難些。

分界線

【問】佛教不同的傳承之間有何差異?佛教與外道的分野又是什麼?

話觀想

【問】有說密教是在本尊心中顯現上師,有說上師是本尊的化身,到底顯教、密教對上師如何觀想?

論皈依Ⅱ

問:要如何將皈依落實在自己的生活或生命中?

論皈依Ⅰ

問:說自己是佛教徒就是佛教徒嗎?有的人念了百萬遍的咒,卻不了解什麼是佛,認為佛跟外道的天神一樣,這樣可以說是佛教徒嗎?

氣啥?對方不懂事而已!

曾看過一封電子郵件,描述人們看到小孩做錯事的時候,大多不會生氣;可是一旦見到大人做錯事則按耐不住火氣…,為什麼會有如此的差別呢?
作者抽絲剝繭找出的理由是,因為小孩不懂事,可是大人卻不是。最後,這篇文章的結論是,把自己觀想成100歲的老人,看每個人都會變成小孩,因此,當對方做錯事的時候就不會生氣了。-- 問題是,當犯錯的一方早已經懂事或明知故犯,如此的建議,事實上根本就辦不到!
在聖人的眼裡,輪迴可說是一蹋糊塗,所以他會產生對輪迴嫌惡的態度;至於凡夫的話,則是完全顛倒,貪著輪迴。總之,這裡要表明的是說,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他的不懂事,重點就不是那個100歲,而是凡夫的不懂事,就可以原諒他。更進一步來說,如果刻意把對方當成小孩,什麼都不會,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如果能從四聖諦、輪迴的總苦、別苦等等著手的話,就會瞭解對方真的是不懂,反而還會覺得他很可憐。
這樣的想法不是比較真實,而且還可以讓自己的修行有一大進步!

耐怨害忍!

我老師的老師,在西藏擔任寺院住持的時候,弟弟遭人活活打死,而兇手的家人正好是他寺裡的比丘。因為自己的家人殺了人且對象又是住持的弟弟,於是這名比丘每每看到住持,便立刻掉頭拔腿就跑。
有一次,住持與比丘二人在窄巷裡相遇,就在比丘轉身逃跑之際被住持給叫住,住持接著對比丘說:「你每次一看到我就得驚慌失措地逃,這樣會讓我很難過,我弟弟跟你家人的事,那是他們的業,與你無關,下次看到我別再逃了。」

「唸過就不會忘記」的咒!

寺院裡曾有位師長,可以把所學過的經論全部背得滾瓜爛熟,無論是誰前來請教問題、抑或是挑戰辯經,總能絲毫不差、精準地回答,因此有傳言流出:「這位格西會持一種咒,而這種咒會讓人唸過、學過的都不會忘記。」
後來,有人一聽說,心想天底下怎麼可能有這麼好的咒,於是特地跑去找這位格西印證傳言的真實性。格西知道來者的用意先是捉狎地回答:「對、對,我是真的有持咒。」當對方問起到底持的是什麼咒?格西才緩緩的說:「我持的是『學過的東西一再反覆練習』的咒。」

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

佛陀的色身

有部宗不認為佛的身體是佛,原因是佛陀修行時,六年苦行,身體很孱弱,成佛之後也會生病等種種情況,所以佛的身體是以前的身體延續下來的,並不是佛。經部宗認為佛的身體也是佛,理由是祂苦修了三大阿僧祇劫。但是他們這個理由基本上比較難站得住腳,因為他們沒有講出一個轉化身體的方式。唯識宗以下認為佛的身體是色塵—四大所堆積出的;唯識宗以上認為佛身是智慧的化現。比起四大所成的身體,後者的說法比較能說明佛身殊勝的原因。然而以密續的觀點來說,唯識宗、中觀宗的說法也是錯的。總之,在解釋佛的色身方面,有部宗說佛的身體不怎麼樣,並不特殊;經部宗說佛的身體很殊勝,可是是個沒來由的說法。唯識宗以上佛的色身很殊勝,因為祂就不是色塵所成的。那是怎麼來的?是從布施而來的、從持戒而來等。但是布施怎麼得到一個有形有色的身體?他們的回答是,問:殺盜淫妄會生到地獄,地獄那個身體是不是從殺盜等而來的?只能說是。地獄那個身體既然是從殺盜等而來的話,佛陀的身體為什麼就不是從施等而來?當然沒有布施得不到佛身沒有錯,但它只是助緣,真正的因素他們並沒有解釋出。密續主要是在解釋佛的色身真正的因素。

佛陀才通達極隱密法

有顯現法、隱密法、極隱密法。顯現的部份,如我的衣服是不是紅色的?這個不用去查佛經來判斷,也不需要用比量來推論它是不是紅色的,這樣做就太奇怪了,顯現的部分要用現量來通達。隱密法是如空性、四聖諦這類,這些要用推理得知。「有漏皆苦,為什麼?因為佛說的。」這樣回答就犯了嚴重的錯誤,這個都不能用聖言量來壓,要用事勢比量去推出來。若是「布施能不能得財富?」這類,就要看此與佛經的表、裡、前、後有沒有相衝突,如果有的話,三察是不清淨的,如果沒有衝突,都是一貫性的話,那就叫做三察清淨。三察清淨的意思是,一、在顯現法方面不違背現量看到的事實。二、在隱密法方面不違背比量看到的事實。三、與佛經的顯義、隱義、前、後等都不相衝突。

2011年1月6日 星期四

人間成佛?

世尊降生在印度,而後出家、苦行、證悟等,對此就有二種解釋。唯識宗以上認為,世尊進入母胎時就是佛了,而後的遊戲、出家、苦行等也都是示現;在有部宗、經部宗來說,在菩提樹下證悟前,都不是佛,都是菩薩,也就是,降生時就是資糧道菩薩,後來的種種階段也都是資糧道菩薩,在菩提樹下,一夜,就從加行道越過見道、修道,從而成佛。即三大阿僧祗劫都花在資糧道。因此,有部宗、經部宗說諸佛定在人間成佛,人間是諸佛成佛的唯一之地。大乘的說法不是如此,大乘的說法是諸佛必定不在人間成佛,快成佛者會到色究竟天,以報身佛的形象成佛,成佛以後,會到兜率內院,再從兜率內院至南瞻部洲示現。因為以有部宗、經部宗的見解來說,一夜間就從加行道至成佛,所以對上士道等菩提心法類就沒有描述。去看有部宗、經部宗的典籍,也會有菩提心、大悲心等字眼,但是問到什麼是菩提心?就找不到確切的答案。菩提心要怎麼修?也都沒有記載。所以有部宗、經部宗與大乘的差別在,他們也會說資糧道、加行道等五道,但是這些內容中,十地就不存在,典籍也沒有有關修菩提心的方法等。典籍中只會說四聖諦、四念住等,資糧道要修四聖諦、四念住等,接著加行道等道也是修這些內容,就成佛了。

解脫的障礙

像工作會有阻礙、走路會有阻礙物等,針對某些事物說它的障礙,這邊是針對解脫、成佛談障礙,通常會說煩惱障、所知障。煩惱障主要障礙解脫,所知障主要障礙成佛。因為煩惱障也會障礙成佛,所知障也會障礙解脫,所以要加入「主要」二字。又,主要障礙解脫的是什麼?內容就舉貪嗔癡三毒及產生三毒的種子。像我們現在在上課,或許沒有強烈的三毒干擾,但細微的、潛伏的三毒仍然是有的,而猛烈的三毒種子是有的,因為總是會有機會產生猛烈的三毒,所以仍是有產生三毒的功能。總之,貪嗔癡等屬於心法,種子(產生三毒的能力)是不相應行法,所以阻礙解脫的有心法方面及不相應行法方面。[1]

什麼是獨立自主的我?

應成派說自相空,境上什麼都沒有,僅是名言安立過去。這並不是否認一切法,一切法都是安立的。除了應成派,其他的宗派都會認為境上存有什麼,不然如何安立一切法。問:有沒有補特伽羅?應成派會答有。問什麼是補特伽羅?唯名安立的補特伽羅就是補特伽羅。這個回答對下部來說,太過虛假,下部認為不實在。問有部宗、經部宗,什麼是補特伽羅?就會說真正的補特伽羅是……,假立的是……。即可以看到蘊體、可以摸到蘊體,但蘊體又不是補特伽羅,真正的補特伽羅是什麼?有人會答五蘊和合體,五蘊和合體雖不可見,但那才是真正的補特伽羅。也有人認為不是五蘊和合體,是局部性的,色蘊是補特伽羅、受蘊是補特伽羅、想蘊、行蘊、識蘊都是補特伽羅[1]。很多宗派說是意識是補特伽羅,唯識宗的其中一派說是第八識。所以各派都會講真正的我與假立的我,所謂真正的我,其事例就是這些。應成派要破除的就是這些說法。

無常的認識

毗婆沙宗認為有生、住、滅,住之後碰到壞滅的因素才會滅,類似瓶子,沒有槌子打碎它,它就會住,當遇到打碎它的因素,它才會壞滅。也就是某物的滅,一定要依賴外緣。毗婆沙宗之外的宗派認為生起的第二剎那是滅,或生本身就是滅,如因的滅等於果的生。也就是毗婆沙宗之外的宗派認為每一物剎那都在變化,這個變化就是滅、就是生,所以不需要外在的因素讓它變化,它本身就會變化。
這是很重要的課題。我們會說無常,無常分粗分與細分,粗分是如房屋的倒塌、人死亡等。《廣論》下士道所講說的無常是粗分的無常,不要用細分的無常去解釋。而經典中所說「無常、苦、空、無我」之無常指的是細分的無常剎那生滅。要證悟剎那生滅就要了解物的每一剎那都在壞滅;要了解這點就要了解它本性上就有壞滅的性質。認為「需要外緣才能使之壞滅」的見解永遠無法理解細分的無常。也因此,問經部宗以上的宗派,毗婆沙宗能不能懂無常?回答是不能,因為他們不了解剎那生滅。因為他們承認生住滅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