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份上師薈供時間是3月19日(星期二),時間上午08:00 開始,歡迎大眾一起來共修。3月16日格西拉應邀參加演講,歡迎有興趣者,可依下列網址https://reurl.cc/eL2l8x 報名參加。當天(星期六 14:00~16:00)課程-寶性論 -暫停一次,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javascript:void(0)

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學習毘婆舍那課程,應該要先了解的二、三事(五)

問題六:上次有說要上毗婆舍那之前要先有地道、四部宗義、攝類學等基礎,但有些同學可能沒有時間補課,這怎麼辦呢?
上課講到什麼就盡量地聽,可以非常輕輕鬆鬆的聽,不必一下子就想要弄通整體、弄通細節什麼的。有時候鑽到細節中,反而會出不來,變成雖然認真,可是什麼都沒學到。這其實是件痛苦的事情。我講過,以前我自己喜歡跟高班的同學先上一次課,那時候不用太用心,只是坐在那邊而已,等到輪到自己班上同一門課時,就會變得很輕鬆。我的體認是,有時候第一輪不須太用功,因為用功了也沒大用,既辛苦、又學不到。第二輪時,因為已經有了整體的概念,所以用功一點就會獲得很多。沒有時間的人也許可以這樣處理。實在沒有空,就大略大略聽過。因為觀點都是連來連去,類似的內容會出現很多次。
就學佛這件事來說,我們要把它當作生生世世的事,所以要慢慢來,不要有學個一招半式就可以成佛,學幾招就能讓天降甘露這類的想法。正常的大寺院中,不會有這種現象;然而這種事情在台灣、在我的家鄉都屢見不鮮。
像我的老師七歲出家,該背的全背、該讀的全讀,現在七十來歲,他很慶幸這輩子可以一直可以努力讀書。曾經有外國人訪問他:你什麼時候出家?現在有什麼證悟?他的回答是:「什麼都沒有。」外國人很驚訝,問:「那你會不會後悔?」他回答:「不會,如果有證悟,那我才會後悔。」我覺得他的答案很棒。因為如果獲得證悟那麼簡單,那就沒有價值了,所以沒有證悟,他也不會後悔。有幸讀這些大經大論、純正地發心、純正地迴向,能讀就盡量讀,「活到老、學到老」,用這樣的態度會比較好,也不會造成壓力。

問題七:有時同學在課堂上發問,但格西拉的回答就跟沒答一樣,沒一個確切的答案,是不是可以有個比較清楚標準的答案?
我們的人生充滿了未知數,未來的工作或者修行,都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因為有著無限的可能性,所以也就沒有確切的答案。學習的過程也一樣,雖然得不到想要的正確答案,但是最好還是認真思考各種可能性。思考各種問題,往往得不到確切的答案,但是這些反而會讓人有許多收穫,可以帶來如獲至寶的感覺。如果他人直接給一個正確答案,我們不會覺得那個很稀有珍貴;反倒是讓你陷入矛盾,藏文叫「落倔」--意思是說把心丟到矛盾當中,你會學得比較深刻。像一加一等於多少?你把答案直接告訴我,然後我記下來、背下來,這不靠譜啊!整體上,一加一等於二是沒錯,但是一堆沙加一堆沙並不見得是二堆沙。自己要能夠考慮這些。想通了,才會知道為什麼祖師大德這邊說對,那邊會說不對。例如,宗大師父子三尊不會有衝突,然而宗大師說是的地方,有時克主傑會說不是,克主傑說不是的地方,賈曹杰又會說是,很多地方都是這樣子。其實是,從某個角度去講時,用語會有衝突,但意思不會有衝突。如果你用這樣的方式訓練思考,會全方位學到;反之,直接給答案會變成不懂得去思考,而沒有思也就沒有修。想直接從聞跳到修,過去世尊沒有跳過去,接下來的大成就者也有沒有跳過去,我當然更沒有跳過去。有人想跳的話,勇氣可嘉,但那不是一條正確的路,除了會摔死,沒其他的好處。

學習毘婆舍那課程,應該要先了解的二、三事(四)

問題五:廣論、三士道都沒學好,奢摩他也沒學過,這樣是否適合聽毗婆舍那?是不是沒有按照次第學習?
    看情況。以現觀莊嚴論禮讚文為例,利根與鈍根的人讀後的覺受就不一樣。所謂的「利根」與「鈍根」,不是用聰明與否來區別,而是利根者會先調查事實,然後才去相信;鈍根者則是先進去看看,行的話就繼續,不行的話就退。[1]
《現觀莊嚴論》禮讚文說到:「求寂聲聞由遍智,引導令趣最寂滅;諸樂饒益眾生者,道智令成世間利;諸佛由具種相智,宣此種種眾相法。具為聲聞菩薩佛,四聖眾母我敬禮。」意思是基智可以成就阿羅漢果,道智可以成辦菩薩要成辦的一切事,遍智能夠轉動法輪,也就是說可以救度眾生。這樣的描述是不是事實?其實唯一的答案是探究一切法是不是自性空?是不是緣起?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其他也就能肯定。原因就如同一加一等於二,硬說一加一等於五的話,就全部錯了。一旦源頭錯了,接下來沒有一樣會是對的,也就沒辦法進步。當學會對的,就會改變錯的。無論是習氣沾染或前世所帶來的,都要經過很多次的修煉,以這樣的方式來解決。
三士道的次第是怎麼來的?應成派認為佛陀初轉法輪時就已經講了空性法,佛陀成佛後最先講的就是空性法門;接下來《般若經》當然更加是談空性大法,全部都在談空性。接著龍樹菩薩,龍樹菩薩的《中論》二十七品中,幾乎全部都在談空性。這都是因為,空性不好學。雖然,修空性是解決一切根本問題的唯一辦法,最勝方便,但它不好學。許多人錯解空性內容,還自以為在修學空性法,起很多慢心。像某些禪宗學人,拿著棍子一天到晚在敲人,敲來敲去的甚至還去敲打佛像,西藏也一樣有過類似的事件,自以為是地修空、修密,結果修出一大堆笑話,例如,說:「今天心情不錯,我要寫一部大論著,幫我熱一壺酒。」雖然有少數修行成度極高的真正通達空性的行者,為了強調空性法而表現出:在空性大法前,其他的許多法都變成雜七雜八,小事一樁、微不足道樣子;但是一般人不可以去模仿,如果一般不懂空性者,用類似的心態來對待,最後會變成空性沒有學會不說,反而因為學空性而胡作非為,造下許多罪惡。有鑑於此,阿底峽尊者才從下士道往上講。相較之下,佛陀時代是先講空,學會空了再學定先要懂基本,弄懂了再培養、訓練、雕琢它,也就是說,先學懂,懂了再去修。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的次序是修行的次序,並不是學習的次序,不須要用這種次序來學習的。其實沒學會奢摩他也可以學習空性,也是可以學到一定程度,只是空性這個內容涵攝的範圍很廣。一談到空性,我們就會說空性如何如何,變成五部大論、道次第、空性、邏輯學……等等內容都糾纏在一起,因此要學得比較完整,還是不能不去學習方方面面的許多內容。總之,在修行之前,要學習許多有關五部大論的內容;有了這些基本知識,再運用《廣論》的次第及法類好好地修行是十分必要的。菩提道次第就是《般若經》的解釋,差別只是二者弘揚的方式。《般若經》是直接講空性,龍樹的時候也是一樣,而後代因為根器的差異,這樣的講法會淘汰掉很多人。因為直接講空,在幾萬人當中,可能只會對少數一二人有幫助,多數會變成大法沒學到、小法又沒有去學,最後什麼都沒有。若依照《廣論》的次序,從下士道學上去的話,則或多或少都可以學到一些。也就是說,看自己的根器,如果自己的根器非常強,一開始就學空性沒問題,但不能自視過高。我們現在的根器其實並不好,所以還是按照《廣論》的次序修比較好。
    至於學習的時候,就看你聽得懂或聽不懂。最好的話,是先了解毗婆沙宗是怎麼講空性?經部宗、唯識宗、中觀宗又是怎麼講空性?後期的薩迦、格魯、寧瑪等講的空性又是什麼?對這些方面要先有清楚的界定,否則會變成毫無根據地就一直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空啊……」,這樣就會有種浪費時間的感覺。上次說過:「聽多少,是多少。聽得懂,是前世種了好的種子;聽不懂的話,說明前世沒有學好。」以這樣的心態來學習就沒有問題。現在學,不可能什麼都沒有聽到,但也不可能懂得太多,宗喀巴大師那麼聰明,也是學習很多年才真正了解到緣起性空的內容,所以我們哪有可能懂很多。懂多少是多少,大概用這樣的方式來學習即可。
就像上次說的,我們最主要先要了解四宗、地道的內容,特別是與空性比較有關的四宗。我們學了很多世界觀、人類學、社會學,問題是這些思路和佛教的思路不大一樣。上課講的「心」,跟你們傳統認識的「心」不一樣。譬如傳統上說「仁愛之心人皆有之」,中文講到「心」的內容很多,但是講的都是在行為上,如「因為他怎樣怎樣,所以是很有仁愛心的」;而在佛教會講「心」、「量」、「非量」,以及它的所緣境是什麼、所入境是什麼。 這類的內容,我們要去熟悉,能這樣去想,可能會比較快了解空性,而不要用我們傳統想法去想。
[1] 這是就顯乘的學習態度來說,而密乘則是從福報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