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份上師薈供時間是3月19日(星期二),時間上午08:00 開始,歡迎大眾一起來共修。3月16日格西拉應邀參加演講,歡迎有興趣者,可依下列網址https://reurl.cc/eL2l8x 報名參加。當天(星期六 14:00~16:00)課程-寶性論 -暫停一次,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javascript:void(0)

2019年9月22日 星期日

斷諸雜務


處在某個領域,其他領域的事都會變成雜務。例如醫生有個健康的身體很重要,但是去運動健身也會打斷工作,更何況其他事。在努力修行成佛的道上,世間的事都會變成雜務。學醫、去助人有時候也會變成雜務。

問:有些寺院也有附有醫藥院、曆算院,這些也可以是服務眾生的事,怎麼可以說要斷除這些呢?

答:三大寺完全沒有這些,甚至連學讚頌也不准學。有幾個讚頌是在進三大寺前要學會,其他的不准學,完全就是辯經。出了三大寺就不一樣了,像家鄉的寺院,出家人就是要學佛讚等,不學這些,在家人有人往生要怎麼處理啊?什麼都不會,要幹嘛?不要說學醫、學曆算,甚至連背佛讚,都類似在為經懺做準備。事實上,這是不對的。現在有人以占卜、修法為終生職業,但是我們不能拿這個當例子。基本上,不可以把這個寺、那個寺、這個大德、那個學者在做什麼當作學習的對象,因為會跟經教有差距。要以什麼為標準?要以二勝六莊嚴為標準,在格魯派,就是以《廣論》為標準,然後儘量去達到。不能拿其他的當標準。如果有個人醫術精湛,又樂心助人,努力服務社會,這樣當然很好,但是這跟三士道的修練,差距太大了。那個人是不是學習的榜樣?是。那要學他的做法還是三士道?比起三士道,他的行為只是小善。要沾上一點成佛、解脫之道,才是正確的做法,就是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這方面要進步上去。

2019年9月8日 星期日

問:《廣論》講說次第是菩提心在前、空正見在後,是否可以先修空正見,再修出菩提心?

答:大多數行者都是先懂空性、後修菩提心,少數才是先有菩提心、後懂空性。利根與頓根的差別在於,利根者會先看成佛、解脫能不能成辦,當他了知空性是關鍵點,而且可以修,才會去修;若空性不可修,他也會知道成佛不可能,也就不會去修;所以他是先努力懂空性,之後才發心。鈍根者受感動趨使,先修出菩提心,當他知道自己無利生的工具,才去修空性。

  四諦是佛法的基礎,其中的關鍵是空性,懂空性才知道四諦的內容,才知道可以成佛、解脫。無明與空正見是相對的,一再比較才知道無明是罪魁禍首,知道無明可以被斷除,也就可以推知有成佛、解脫。我們口頭上也會說可以成佛、解脫,然而這不是真的,因為不是真的懂。要達到對成佛、解脫的不動搖,唯一關鍵是懂空性。像宗喀巴大師,懂空性後才著有《緣起讚》,之前都是相信。

修止跟禮佛,哪一個功德必較大?

外道也有止,但是因為沒有懂空性的慧,所以他的止就與成佛、解脫無關。以前會拿馬當例子,如果騎馬外出辦事,能走得又快又遠,帶來很大的方便;如果從來不騎馬,只是將馬當成寵物,就會變成累贅。
我們今生要修出止很難,受持八關齋戒、禮佛很容易,修止跟禮佛,哪一個功德必較大?止很重要,我們修行沒有力量,就是因為沒有止。沒有止,就無法產生菩提心,無法生起道。然而從本質上來說,後者對生生世世較有幫助。禮佛的功德若有一百公斤重,止的功德可能只有十分之一。功德有共外道的一般善心,與由歸依心所攝受的善,後者的功德較前者大很多。有歸依心攝受的戒、定慧,會是增上戒、增上定、增上慧。「增上」就是較一般勝出。一般的止不具增上功德,歸依是增上功德,因為歸依至少是下士道,所以禮佛一次的功德是止所不能相比的。
一般人或許因為止很難修成,所以覺得止很殊勝。其實,止僅是修道的工具,在止的基礎上修無常等法會輕而易舉。如同用汽車這個工具去高雄,可以很快地到達,如果只將車停在車庫裡,從不用它,就毫無用處。有止這樣的工具,卻不以此修解脫道,就失去工具的價值,觀慧也就無法產生;無慧,則解脫、成佛都不可能達成。是為了空慧的開顯而修止,否則止本身的價值並不如歸依心,了解這個很重要,有人為了得止而入山修行,修了幾年沒有成果,或以為得到而滿足,因此浪費了一生。
今生很想修出止要觀察二方面:一是今生是否能修出止,二是能用修出的止去修道。因為止非經數年是不可能修成的。止從價值方面來說,並沒有太大價值,它只是工具,如果覺得工具可以用得上,今生至少可以證得資糧道,就要去修。若自知不是這樣的資質,今生就不應該花時間去修,否則花了很長的時間,即使修出來,生命也結束了,還不如對道次第多種些種子、多薰習,多發願,也許某一世的種子成熟萌發了,像密勒日巴般,當生取得成就。

問:修止為什麼要觀佛像?

答:觀資糧田對我們非常適合。如果真的能放棄一切去修止,緣瓶子也能修出止。若修出止,當然很好。若修不出止,觀資糧田會是比較好的,修習止的過程,會對生生世世種下種子。所以觀資糧田,既有利於生生世世,也有可能修出止。像《俱舍論》會說觀五蘊、白骨,大乘會觀佛像,密續會修自己是本尊,也觀一切眾生都是佛,因為以後自己會成佛,所以佛的身、受用、眷屬現在就觀起來,這在因上很好。這些差別點只是取材不一樣,它們都可以是修止的所緣。因為是觀內在之相,所以將自己想成是佛也可以修出止,即使不能如密續所說的即身成佛,也一定會有與顯教相同的功用。同樣地,像《俱舍論》說要觀五蘊、不淨、白骨等,在大乘看來,會認為觀佛像不是很好嗎?修止的條件都具足,也可以累積功德,何樂而不為?所以就所緣的選擇來說,後後會較前前殊勝的原因即是思考較為周到。

問:大藏經中說到很多神通,可信度高嗎?

答:做一個佛教徒要相信三寶有神通,否則就無法相信有解脫道可修。佛有許多三摩地功德,若世間沒有神通,佛怎麼會有?若神通存在,而佛沒有神通,那麼如何禮敬祂?所以如果覺得神通是不可能的,就不必信三寶,相信三寶就要接受全部。西藏人會接受神通,但是在台灣,神通好像不被接受,這樣對三寶的信仰會產生危害。三寶就是很有力量啊!連這些都不信,正面說來是不相信神通,背面就是否定三寶。現在有很多顛倒的說法:問什麼是佛?有人說生起正念是佛,生惡念是魔。如果這麼簡單,我們修行做什麼?自己都成好幾次佛,魔也不可怕了!不信三寶,歸依心就無法生起。現代因為修行者越來越少,所以世人就不相信經典所說的內容。前輩的人因為看到過典範,所以就會相信。現在這種修行人已經很少了,再過個三十年、四十年,世間沒有了修行者,如此經典所描述的內容就會變成神話,因為沒有根據就不被科學承認。但經典所說的這些內容,是因為時代轉變,修行人少,所以才沒有的,不代表以前沒有。未來佛典中的內容可能會變成特異,但我們是不能把佛典的內容當特異,這樣會否定解脫,如此末法真的會來,末法就是不相信。

沒有「這輩子還他就好,下輩子不要再有牽涉」這種事


常常會聽到「我欠他的,這輩子還他就好,下輩子不要再有牽涉」,或「造惡業墮地獄,受完就出來了」,這些都是錯誤的概念。因為欠的對象是一切眾生,所以是還不完的。受果也是,在受的同時,又在種,所以無法受完。

我們為什麼會苦惱、會有輪迴,牽涉到業與煩惱。我們要生生世世得暇滿身、能修道、不墮三惡趣是很困難的,所以要先控制好,不造惡業,造了惡業就不會有人天果報。粗顯的這些穩定了,就要針對煩惱對治。道次第要斷的是煩惱,斷了煩惱,業就生不起來。密勒日巴殺了那麼多人,但他成佛了,是因為他的業不感果,懺乾淨了。集資與懺悔是一體二面,懺乾淨了就成佛,集資完成也成佛了。業沒有懺完、集資沒有完成,業的功能就還在。斷了水源,種子也就沒有發芽的可能,有功能也等於沒有。阿羅漢也有很多業,比起我們有的業,差不了多少,但他們就像斷了水源一樣,不再受業。

斷的層次

斷有很多層次。第一種,如守十善業、斷十惡,發誓不殺生是斷了殺,這是一種斷。又如比丘是圓滿一切戒、身三口四全部圓滿地斷一切惡。別解脫戒可以斷除其反面。第二種,如外道會修止觀達近分禪,修粗靜相觀欲界生老等粗相,將上二界視為妙相,最後得正禪,這也是斷,因為會沒有貪嗔。又如菩提心很強時,對眾生會沒有嗔恨心,但不是真的沒有,不繼續修下去,有一天還是會生出。修世間道、菩提心會知道自己沒有嗔恨心,即使刻意去測試自己有無嗔心,也不會生出,但下輩子不繼續修,仍會生出。第三種是現證空性。先修止,在止的基礎上觀修空性。資糧道時了解空性,加行道時以止觀雙運修空性,最後用現證空性之智斷煩惱。所以有三種斷法:一是持戒,如比丘戒雖然有很多戒條,但二百多條都在身三口四中,不會涉及意。因此,雖然心中很氣惱,但未動手就不算犯戒,動手就犯戒。第二種,如修菩提心,這就不是壓抑,是正面想法提升、負面想法沒有,但是這也不是完全斷。第三種,是針對種子斷,如斷了分別煩惱,生生世世都不會再有分別煩惱,斷了俱生煩惱某品,生生世世也不會有。總之,歸類上,「斷」有三種,以戒斷除,以定斷除,以慧斷除。用語上都是「斷」,但內容不一樣。

《廣論奢摩他章略講》前言


一、下中上士道都是修止觀的前行
對於修止觀,許多人都抱持著濃厚的興趣,也會閱覽這方面的書籍。有時候還會先入為主地認為這類的書應該要講什麼,像是怎麼打坐、怎麼呼吸。聽到人家說《修次中編》等書有講如何修止觀,就去找來看,可是重頭翻到尾,講的都不是自己想看的。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是以自己的想法為準,我們自己想像的修行,與經論所說的內容大大不同。
「止」,字面的意思是止住;「觀」,字面的意思是研究、觀察。戒律指示我們要遠離世間,到僻靜處修行,但是我們到了偏靜處,心還是很散亂,所以經典就教導很多控制心的方法。我們都是初學者,心未調伏,一遇到境,煩惱也就跟著現起。如果是菩薩,因為內心已經調伏了,所以就算穿金戴玉,也不會被五欲所染,也就不一定要離開憒鬧處才能修行。我們現在是被煩惱控制,若要逆轉過來,讓心能為我們所用,要控制煩惱。要怎麼控制煩惱?要從控制身開始。先遠離人群,到容易生起出離心的環境,如此一來,心就容易靜下來。身對花花世界的追求比較容易控制,心不斷攀緣五欲,對境生起種種分別、欲求,就比較難控制。但是如果沒有控制分別、欲求,心就很難安住;控制了欲求的心,就會接近止,從而達到止。
講這些是要說,其實《廣論》從依師開始,修暇滿、念死無常……,到修菩提心,或說從下士道、中士道到上士道的所有教授,都是在教導修止觀,而且是最好的教授,因為這些內容都在導引我們不貪、不瞋等,令身心不耽著於五欲。了解這點很重要,不要只是消讀文字,像知道了修止的功德,就拼命記住;沒掌握到義理,記住了也沒用!先了解為什麼要修止、修止的功德、修止的方法,這樣才能心甘情願地將散亂的心收回來、讓心止息。讓心收回來的最好方法,其實就是我們現在所學的下、中、上士道。先認清這點,以後聞思修的內容都是這些。如同習武要先練基本功,基本動作反覆練習個三年、五年,爾後功夫自然就成了。聞思修的「修」指的是止觀,修的內容就是聞、思產生的,不是所聞、所思與所修的內容別別無關。
所以前面那個問題:我們想修止觀,翻閱了經論,卻以為經論講的都是其他的內容,翻完書也找不到可修處,這其實是自己的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