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份上師薈供時間是3月19日(星期二),時間上午08:00 開始,歡迎大眾一起來共修。3月16日格西拉應邀參加演講,歡迎有興趣者,可依下列網址https://reurl.cc/eL2l8x 報名參加。當天(星期六 14:00~16:00)課程-寶性論 -暫停一次,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javascript:void(0)

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63)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63

 

第五品 護正知

 

 根本頌(42b

經說布施時

戒律可暫捨

 

導師薄伽梵說,雖然根本不可以說妄語,但是為了施無畏施,例如:若一個行為惡劣的小孩追捕一隻受傷的小狗或小老鼠,彼時為了救這個弱小動物的性命,是可以說「我沒看到,不知它跑到哪了」。整體而言,戒律是指「遮止傷害及其根本」,所以不應說謊,但是若因為說真話會傷害他方的性命,而害命是很嚴重的事情,所以為了護其性命,為了阻擋害命而說謊是可以的。以此為例,應依照當下目的的大小而行,所以在關係到菩薩利他的廣大目的時,佛就開許這些身語的行為。 

 

整體而言,佛陀的教法是以大悲為根本,所以不論何時都不可以傷害他者,但是在關係到重大目的時,例如:「未如理治罰應責者」,這是說若緣已經適當,卻還不去懲罰,這樣就會違犯四十六惡作中的一項,所以應罰時就當罰。密續方面也應如是實踐。這一切都只是為了成辦廣大的利樂,所以要視當下情況決定孰重孰輕。修行佛法要由廣大的聞思來思惟,若不如此而僅僅以一頁書上講的所遮與開許來修,就會很困難。大小乘的宗義其內容不同,上下典籍的開許與所遮也不同,要好好了解這一切的目的從而能夠修,這是很重要的。

 

根本頌(4344a

思已著手時

除彼莫思餘

應專注於彼

先成辦彼事

 

如此事皆成

不爾皆難成

 

做事情時,那些需依次第成辦的事情,若已經開始做,就要先完成它;若能如此,則已經開始做的就能好好完成,在這之後再去著手新的項目,就會很好;若不如此,而是同時開展多種項目,就有可能最終連一個落實完成的都沒有,會有這樣的危險。一件事從開始就依序去成辦,待好好完成這一件事之後,再把所有的力量投注到後面的事情,如此就都能成辦,否則就可能前者沒有收尾,後者也不能順利完成,會有這樣的危險。

(本書尚未出版,請勿任意流通。)

 

2023年12月24日 星期日

《寶性論》講記摘要 (19)

 《寶性論》講記摘要 (19)

20231223第一品 如來藏品

 

 (卯三)知如所有

 

勝義諦要由別別內證的自生智來圓滿證得,透由名言分別的他緣並不能圓滿證得勝義諦。

 

「鄔多耶」有兩種譯法,但此處應譯為「現觀」而不應譯為「生」,所以偈頌1.5的第二句應譯為「非以他緣證」,而不是「非以他緣生」。

 

字詞解釋:

1. 自生智:「自」的意思是自然,有時指獨覺於最後一生不必依賴老師而證阿羅漢,或如獨覺與佛證菩提果時不必他者傳戒就自然得戒;或於密續指本覺、俱生光明心這樣的心;或指諸法實相。依顯教來說,了解空性的無二慧即為自生智[1]

 

 

(卯四)無功用與趣入事業不相違

 

或問:若沒有說法的功用,佛如何趣入無量事業[2]答:因為是由恆常入定於真如而來[3]故,雖然法身是無為,且具「絲毫不生說法的動機功用」之相,但是由於往昔於菩薩階段的願與悲心已達究竟,所以直至輪迴盡,佛的事業皆任運趣入一切有情,不復退轉,故而是無礙且相續不斷地善轉。

 

綜上,雖然佛沒有說法欲或說法的動機,但是因為對空性已達究竟,恆常與究竟實相契合而住,往昔的願與悲心亦達究竟,所以能夠無功用地任運利他。

 

賈曹杰附帶提到:有人承許佛色身純係所化之他顯現[4],如是承許不合理,與眾多教、理相違;若佛色身純係所化之他顯現,就會完全無法安立佛的法身,那麼一切積集資糧的努力也就沒有意義了。

 

針對賈曹杰的說法,若問:為何若佛色身純係所化的他顯現,就會完全無法安立佛的法身?則答:成佛是為了利他,而利他色身是因為有法身才能顯現,若佛色身純係所化的他顯現,而不是因為有法身,那就不須有佛的法身,也不須努力成佛了[5]

 

字詞解釋:

1. 沒有說法的功用:這句話不是指沒有說法的作用,而是指沒有說法欲、沒有說法的動機或努力。

2. 無礙:只要所化那邊時機成熟,佛就能及時而至,應機說法,毫無延宕,所以是無礙的[6]

 

 

(寅二)釋利他色身,分三:(卯一)釋盡所有智;(卯二)釋悲心;(卯三)釋智悲二者之力。今初:

 

自性清境、客塵清淨、如所有智等三為盡所有智的境,前二者是至極稀有、不可思議之境,是佛於成佛前最後一世不從他師聽聞,無師而自覺悟,以自之自生智(如所有智)證悟此離言詮的自性。

 

字詞解釋:

1. 離言詮的自性:勝義諦,指自性清境之無垢真如與客塵清淨之滅諦。

 

(卯二)釋悲心

 

佛於證得上述三法後,為令尚未證悟彼三法而成為天生盲者之有情證悟彼三法,開演證悟彼等之道──由此應知佛具足無上智之外,亦具足無上悲心。

 

佛陀所示之道,就如「得地無間離五怖畏」所說,是無畏道,這是因為此道是出世間道,從初地以上就出世間(成為聖者),恆常離畏而永不退失其菩提心。

 

賈曹杰於此附帶說到:曾學習外道者只要看見此論本釋中說常,便誤解為常事,所以應去看看釋中如何解說「示恆常道」。

 

字詞解釋:

1. 五怖畏:畏懼不能過活、畏懼惡名、畏懼死亡、畏懼墮惡趣、畏懼大眾威德。

2. 恆常道:恆常離畏之道。

 

 

(卯三)釋智悲二者之力,分三:(辰一)示力之喻;(辰二)認明所斷;(辰三)法喻合釋。今初:

 

以劍喻顯示智悲二者如何能摧壞他者苦的根本,以金剛喻顯示智悲二者如何能摧壞他者煩惱的根本。

 

賈曹杰於此附帶說明:

1. 此處只說具足摧壞染污因果之力而未說摧壞所知障所攝因果之力,這是為了攝受暫時的聲聞種性者和暫時的獨覺種性者才如是說。彼等暫時只希求斷盡煩惱而未希求斷盡所知障之佛果,所以只以斷盡煩惱障的佛為因皈依處。大乘種性者則不同,其因皈依處為斷盡所知障的佛。

2. 佛以智悲為增上緣而說法,由此雖能摧壞所化相續之苦,但這並不是所化相續的苦諦與集諦的正對治[7]

 

 

(辰二)認明所斷

 

上面所說苦的根本,簡言之,是於三有隨一,以識支為緣所生的名色支;煩惱的根本則是指由壞聚見所帶來的見與疑,此指見所斷所攝的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與疑。

 

賈曹杰於此附帶說明:

1. 得見道無間道時,就斷盡對皈依處的疑,於皈依處信心不變,再也不受聖教之外的餘教餘說影響,從而亦成為僧寶。

2. 緣四諦與三寶的染污疑也是見所斷。

3. 雖有修所斷的壞聚見和邊見,但此處只說見所斷者,是為了說能摧壞障礙趣入解脫的三結。

 

字詞解釋:

1. 染污疑:煩惱疑。也有非染污疑,如聖者因為尚未通達某些隱密法從而產生的疑。

2. 三結:指薩伽耶見、戒禁取見、染污疑,此於證見道時斷。《俱舍論》中說:「或不欲發起迷道及疑道能障趣解脫故唯說斷三。」談到由身見(薩伽耶見)而怖畏解脫,不欲開始修解脫之道;由戒禁取見而依執邪道,迷失正路;由疑而於道深懷猶豫。(此三障礙解脫)佛為顯示預流(初果)永斷如是趣解脫障,故說斷三。

 

 

(辰三)法喻合釋

 

由名色所生之苦如芽,如來智悲二者之力能斬斷彼等苦芽,所以以劍為喻。又,見、疑所攝見所斷煩惱,因為世間識難證、難摧、難穿透彼等故,如同密林圍繞的牆,而修習如來由悲智之力所示的佛法,能斷見所斷煩惱相續,因此以金剛來譬喻如來的智悲之力。



[1] 老師補充。

[2] 當佛於此世界示現十二行誼傳法時,同時也在百千萬的剎土示現十二行誼,趣入利他事業。即便於此世界已經示現涅槃,也仍在別的世界示現十二行誼,如出生或在菩提樹下修行等等。就單一世界而言,十二行誼有其次第,若以所有剎土總的來看,十二行誼是同時發生,沒有先後次第。

[3] 此即為如來的字義,是說恆常定於真如,來到了恆常與究竟實相契合的境界。

[4] 此處並非針對唯識宗。

[5] 老師補充。

[6] 老師補充。

[7] 所化自己證得的金剛喻定才是其正對治。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62)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62

 

第五品 護正知

 

 根本頌(3132a

諸佛及菩薩

恆時無礙見

故我常安住

彼等聖眾前

 

思已應受持

心生慚敬畏

 

諸佛及菩薩具有無著無礙的慧眼,所以,想到自己在祂們恆常的注視之下犯錯,而且一般人看不見的隱密之事在聖者慧眼前無可隱藏,如此想便能生起不放逸。若要能在無著無礙的慧眼前不心虛,就要在人前人後表裡如一。在一般人面前可以欺騙、心口不一,但在佛的眼前及業果之前,狡詐及欺騙就毫無用處,所以,我們自己平時應不分人前人後,表裡都無區別,如是持正是非常重要的。「མནོས」是「去思考」的意思,此處是勸導大家要好好去思考。

 根本頌(32b

由此亦令彼

數數隨念佛

若如是修持,則不僅能生起正念,也能一再隨念佛陀。

 

根本頌(33

若時為防護

正念住意門

爾時正知來

縱離亦復返

 

任於何時,若以正念執持應行與不應行的內容,不忘取捨之理,再由意守住正念而安住,彼時對自己三門的所行就會生起是以何方式趣入何事的觀察,即便正知離去而短暫散逸,也能恢復。

那麼,應如何修正念正知?

根本頌(34

於初應了知

此心有過失

爾時我如樹

應執持而住

 

「於初……」是說:例如於行住坐臥等做任何事的時候,應事先了解應行與不應行之理。若因臨時的因緣而有趨向不應行的危險,則當下就應以正知攝持而制止。彼時應想著我不可以做這種事,亦即應能夠如大樹般持心。正念想著此煩惱心是有過失的,如是執持時,若遇到其他人而快要生起我慢,當下就能被正知看到而制止。

就像想到共黨對西藏的欺壓而快要生起瞋恨時,就從其他方面想到:以此為緣,反而有助於提昇藏人的意識、民族人權及自尊。因為必須流亡出走,所以地球上對西藏的佛法以及文化都有了更大的關注,對西藏的壓迫越大,對藏人的支持就越多。若想到這些,就能幫助息滅瞋恨。要如大樹般安住或思考,而有時從功德方面去思考是有幫助的。

 

根本頌(35

吾不應無義

散漫四處望

當恆常思惟

垂眼視下方

我不應看無義而讓心放縱的境,應恆常令心專注於善所緣,眼不四望,垂目而視,若有必要看時,則應住於不放逸而看。

 

根本頌(36

為令久視息

時而望四方

若見有人至

正視道善來

身體因為太過緊繃而不舒服的時候,為了休息可以往他處看看;為了觀察環境,偶爾也可以往四處觀看;彼時若遇見人,也不要裝沒看到,應問候:「近來可好?」

 

根本頌(37

為察路途險

四處頻張望

憩已應回顧

檢查身後物

與來去行走的目的相關方面,除了在有危險的地方應左右張望之外,平時應寂靜調伏而行。休息後,若有必要,也要往後看看檢查一下。

 

根本頌(38

前後視察已

續行或折返

應於一切時

知目的而行

 

不論於來去任何階段,除了因為對自他有益而必須前後觀察,此外決不應無義散亂,也就是說,要有理由才可以。

 

根本頌(39

念身如此住

備妥所應行

應時而觀察

此身住何狀

比如唸誦功課時,事先要了解身體應如何在禪修的墊子上端正而坐,想著我要如是坐,然後才開始進行禪定等修行,而後以正念攝持如法的坐姿,並在過程中以正知觀察是否如是坐著。

 

根本頌(40

勵力盡觀察

此昏醉心象[1]

如何不散失

繫於正法柱

身應如理而行,同樣,如狂象般的心也應以正念索繫於思惟正法的大柱上,並以正知了解它是否從彼處逃脫、放逸流散。總之,應心一境性地努力持守當時所修的善所緣。

 

根本頌(41

我精進修定

剎那亦不散

應觀察自心

無心今何為

尤其若是一位修習心一境性的禪定的修行者,更是剎那也不應受制於昏沉掉舉的障礙,而應令心心一境性而住。應以正念正知這樣的斥候來偵查,這非常重要。

 

根本頌(42a

危難喜慶時

未能則隨宜

除此之外,在突然遇到危險時,或參加像讀經會這樣的佛法盛宴時,或為了助人利他等目的,關係到以上這些事情的時候,若心一境性而住,心就會有從利他等散失的危險。在這些時候,身體的行為如目不斜視等可以「隨宜」,這是導師有開許的。

(本書尚未出版,請勿任意流通。)


[1] 如石法師譯本為「此若狂象心」。

2023年12月17日 星期日

《寶性論》講記摘要 (18)

 《寶性論》講記摘要 (18)

20231216第一品 如來藏品

 

佛寶、法寶、僧寶的定義:

1. 佛寶的定義:具足無為等八功德的究竟皈依處;

2. 法寶的定義:具無思等八功德[1]之任一的清淨品;

3. 僧寶的定義:具明與解脫等八功德[2]之任一的聖補特伽羅。

 

因為從證得見道開始就是僧寶,並且具有法寶,所以法寶與僧寶的定義中都沒有講具足,只講具有。例如見道無間道不具有滅諦的功德,見道無間道時的聖補特伽羅因為不具足滅諦的功德,所以也不具有解脫的功德[3]

 

(壬三)釋,分二:(癸一)問;(癸二)答。今初:

 

何為此頌(偈頌1.4禮敬彼無初中後……」)所示

 

(癸二)答,分二:(子一)《論[4]》;(子二)《釋[5]》。今初:

 

無為無功用,非以他緣證,具足智悲力具二利即佛。(1.5)

具有無為自性清淨之勝義諦、客塵清淨無功用任運利他以及非以他緣證之如所有智,並且具足盡所有智、悲以及智悲二者之力,具此二利者即是佛寶。

 

(子二)《釋》

無著:「簡言之,此頌是說具足八功德的佛。云何八功德?謂無為無功用、非以他緣證、智、悲、力、自利圓滿與利他圓滿。」

略述此八者之差別:

1. 無為:自性清淨的法身[6],亦即無垢真如,此真如是常,常沒有生住滅等階段,故說此功德為無為的功德。佛具有無為的功德,但不能說佛是無為的功德或佛的法身都是無為的。

2. 無功用:由「靜息功用任運利他」來表示客塵清淨。無功用任運指沒有動機、沒有有意的努力與運轉,就如天王現身在天,地上有水之處,不論大如大海或小如牛跡水,都會自然映照出天王的影像,然天王並非有意要在每一處水中顯現自身,同樣,佛利他也非刻意為之,而是依靠成佛之前三大阿僧祈劫的功德力而能無功用地任運利他。為何只有佛能如此因為只有佛圓滿融入空性,究竟斷除了所知障。成佛稱成正覺,此圓滿的覺圓滿地了解空性,聖者菩薩雖已如水注水地現證空性,但尚未圓滿融入空性,故而尚未究竟斷除所知障,而所知障所攝十二緣起支的無漏業就是障礙無功用任運趣入利他的微細違緣,必須圓滿融入空性,才能斷除此微細違緣。總之,聖者菩薩雖沒有染污的十二支,但仍有清淨的十二支,亦即所知障所攝的十二支。清淨的十二支中,所知障相當於煩惱,菩提心、大悲心等相當於業,聖者菩薩利生時仍有大悲心等微細的動機,意生身相當於苦諦,是由所知障和無漏業帶來的身,如聖者菩薩的身和阿彌陀境中有情的身等。脫離了清淨的十二支(所知障所攝的十二支)就是佛。佛之所以可以無動機地任運利他,就是因為佛圓滿融入空性,盡除了所知障此微細的客塵以及所知障所攝的無漏業,所以此處以無功用任運表示客塵清淨。

3. 非以他緣證:以「非以他緣證」來表示如所有智。此處所說的證是指如實地證,了解空性可以以他緣(語言和分別心)來了解,但是要到以根本定了解時,才是毫無戲論地如實了解,此種了解是唯以內證的別別自證,不是以語言和分別心為緣而生起。

4. 智:色身所攝之證彼三相(自性清淨、客塵清淨、如所有智)的盡所有智。

5. 悲:大悲。

6. 力:智悲二者之力。

7.以及8. 總數有二:自利圓滿以及利他圓滿。自利圓滿是前三個的總,利他圓滿是後三個的總。

此處略說數量及差別,下當廣說。

 

(壬四)標釋合說,分二:(癸一)《論》;(癸二)《釋》。今初:

「標」指內容,例:鼓腹盤底能盛水;「釋」指名,例:瓶名;「標釋合說」就是結合義與名而說,如結合鼓腹盤底能盛水與瓶來說。在(壬四)這裡,是指將(辛一)釋佛寶中的(壬二)標與(壬三)釋結合起來,也就是結合偈頌1.41.5而說,例:將前偈中的「無初中後」與後偈中的「無為」結合起來說,將前偈中的「靜息」與後偈中的「無功用」結合起來說,以及將前偈中的「自覺」與後偈中的「非以他緣證」結合起來說。此處(壬四)標釋合說有偈頌1.61.71.8

無有初中後,自性故無為,息具法身故稱為無功用。(1.6)

佛的法身其自性清淨分,因為沒有生住滅三者所攝的初中後的自性,故稱無為。靜息一切功用是法身所具差別,故稱無功用利他。

自內所證故,非以他緣證,證三相故智示道故悲憫。(1.7)

於根本定中別別自證空性,故稱非以他緣(名言分別)證。因為證得自性清淨、客塵清淨、如所有智這三相,故稱盡所有智。為諸未證彼不可思議境者示證彼之道,故說具悲憫。

問:自性清淨和客塵清淨都是勝義諦,了解勝義諦豈不是了解如所有

答:盡所有智雖也了解如所有,但此處不是僅針對了解如所有而講,而是針對了解一切有情都有勝義諦如來藏而講。另外,佛心相續中的滅諦雖是勝義諦,但是此處是就通達一切所知而言,所知中就包含佛心相續中的滅諦,故稱盡所有智[7]

以智悲斷苦,及煩惱故力,初三句自利後三句利他。(1.8)

以智悲斷他苦果及煩惱,故力圓滿。以前三句示自利圓滿,以後三句示利他圓滿。

 

(癸二)《釋》,分二:(子一)分別釋;(子二)結示。初又分二:(丑一)正義;(丑二)能立配合經教。初又分二:(寅一)釋自利法身;(寅二)釋利他色身。初又分四:(卯一)自性清淨;(卯二)客塵清淨;(卯三)知如所有;(卯四)無功用與趣入事業不相違。今初:

無為者應知是有為之還滅(遮有為,指有為的反面),若知彼有最初生、中間住、之後滅的階段,就稱彼為有為;佛自性清淨的法身因為沒有彼三者,所以應觀佛以無初中後無為之法身實際(真如)為差別。

法身是佛的能遍嗎若依《論》,法身是斷之別法,是指染污清淨的滅諦。佛因為現證法身實際故而能靜息功用利他。若依《釋》,法身是指所現證的空性,如說「一切聖補特伽羅都是以無為而有差別」,亦即是以是否現證空性這個無為法來區別是否為聖補特伽羅,而其中又只有佛任何時刻都在根本定中,菩薩則需根本定和後得智間雜而修。

 

字詞解釋:

1. 現證法身「實際」:「實際」依藏文為清淨邊,此與空性、真如同義,清淨的意思是正確,指不顛倒;又因為是諸法的究竟實相,故稱為邊[8]。現證清淨邊,依顯乘,是指成佛時究竟證得諸法的究竟實相空性;依密乘,是指現起光明心。

 

(卯二)客塵清淨

功用、二取的戲論、實執分別以及其習氣悉皆靜息,故任運利他。任運雖是利他身所攝,但此處要說的內容主要是其因斷圓滿。

 


[1] 無思、無二、無分別、清淨、顯明、對治品、離貪以及離貪之因。

[2] 如所有明、盡所有明、內證、貪障之解脫、滯障之解脫、劣障之解脫、作為二者總數之明與解脫。

[3] 老師補充。

[4] 指彌勒菩薩的《大乘上續論》。

[5] 指無著的《辨寶性大乘上續論釋》。

[6] 佛身分為法身和色身,佛的法身分為自性法身與智慧法身,自性法身又分為自性清淨的法身和客塵清淨的法身。智慧法身有如所有智和盡所有智。色身則有報身和化身,化身又分為殊勝化身和一般的化身,前者如世尊以及阿彌陀佛等具足三十二相與八十隨好的佛身,後者如佛自己化成的橋樑等或各種眾生。

[7] 老師補釋。

[8] 老師補充。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61)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61

第五品 護正知

 承接上次,繼續解釋根本頌(30):

具緣近上師

住持示教誡

因懼起恭敬

正念易生起

 

單修「見所做皆善」這樣的信心和淨觀,只會讓佛法的威德榮光消失,並無助於令其增長。例如有一段時間在美洲圭亞那出現了一個類似上師的人,我們是依法不依人,而他們則是不論那個人說什麼都不加觀察,單從個人方面喜歡他,不論他說什麼都認為是對的,結果有一天遇到了不順的事,就依照上師指示去自殺,有八、九百人因此自殺身亡,這真是非常可恥及可悲的事情,這種情形很清楚是因為「見所做皆善」而造成的。我們佛教徒若要將佛法歸攏至「見所做皆善」,這決不是件容易的事。對於一位用泥土把洞口封起來,在山洞終生修行的行者而言,不僅可以修觀自己的上師所做皆善的淨觀,也可以修觀三界一切有情所做皆善的淨觀,其結果就是能夠把所現皆現為空樂的遊戲。但是這需要具足諸多因緣,並且是於特定階段、為了特殊的目的而修;除此之外,若從初學者的階段就說要修觀一切皆清淨的淨觀,那就只會是一個笑話。

 

就我而言,我不會透由說我是嘉瓦仁波切、我是上師,從而設法讓大家見我所做皆為善,而是會盡量符合經論所說,在實踐上盡己所能地修。至於對別人,我並沒有能力由見所做皆善之門給予清淨的信心與淨觀。大家應明辨是非,若承許名言量成,就要與一般所許相順而行,若不如是行,還說是秘密、是不可思議、與眾不同,這些話就沒有意義。佛法不是這樣的。你們可能聽過有人認為「嘉瓦仁波切作為一位弘揚《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上師,他這樣講好奇怪」,而我的理由即如上所說。我對道次第有信心且熟悉,也有實修道次第,然而我仍會想到這樣的理由。我自己從小就成為嘉瓦仁波切的轉世,別人對我生起信心及淨觀時,我會一再小心地觀察,若以「是上師」為理由而認為「凡我所說,人們就會聽從」,這就不正確。

 

你們要思考我所說的是否正確,應該因為所說正確而聽從,若因為是嘉瓦仁波切所說而聽從,就不對。導師薄伽梵說:「應善觀我語」,除此之外,並未說因為是我講的,所以要聽。這是佛教很棒的功德。

 

如上所說,有人會以「見所做皆善」的信心及恭敬來修,他們這類修行人不論上師說什麼都會照做,從而獲得極高的成就,例如:帝洛巴和那洛巴。帝洛巴是一位證得金剛持果位的上師,那洛巴對帝洛巴很有信心,帝洛巴叫他往下跳,他就會往下跳。但帝洛巴可以讓那洛巴重新活過來,若我們跳的話,是活不過來的,若自己裝作有信心的樣子,上師也裝作成就者,這樣上師讓往下跳就跳,終究不會有任何意義。上師不需要裝作有很高的證悟,而是要依照薄伽梵在大路上畫好的中線來走。為了特殊的遮與立[1]而說的這些內容是超越想像的,就如《金鬘論》所說:「若要配合佛地的內容,則一切內容將趨滅。」確實如此,若依秘密不可思議的內容來講,就會無法談量與時間;若無法談時間,就無法談地球,會有這樣的危險。

 

大家必須好好了解佛教真正的內容,講者和聽者雙方若都能把握住重點,就能彰顯佛教的功德。如是先由上師、住持、阿闍黎等傳授口訣,接著依教而能夠生起正念。而且,以自己為由而生慚,以他人為由而生愧,以此之力也可以生起正念。首先了解取捨處,看見如是取捨對自己的好處與壞處,也就是說,想到若這樣做會扯佛法的後腿,從而生起慚愧,由對此的畏懼,不僅會讓具緣者恭敬行,也會容易生起正念。

(本書尚未出版,請勿任意流通。)


[1] 指特殊的目的。

2023年12月10日 星期日

《寶性論》講記摘要 (17)

《寶性論》講記摘要 (17)

20231209第一品 如來藏品

 

(丙二)廣釋支分,分二:(丁一)抉擇七種所證義;(丁二)釋勝解彼之勝利[1]。初又分二:(戊一)釋果三寶;(戊二)建立能得彼之因緣。初又分三:(己一)釋正義;(己二)釋皈依義;(己三)釋三寶名義。初又分二:(庚一)總承啟;(庚二)釋個別義。今初:

 今當講說廣釋論體支分的諸偈頌之義,首先講果三寶。其中,如來以三種神變[2]調伏諸有情令彼等皈依如來;此等有情又以皈依如來之力而皈依法與僧,這是因為皈依法與僧是皈依佛的法性[3]──亦即是由皈依佛自然就會帶來的──皈依法與僧是由皈依佛自然會帶來的等流果。

 

(庚二)釋個別義,分三:(辛一)釋佛寶;(辛二)釋法寶;(辛三)釋僧寶。初又分四:(壬一)承啟;(壬二)標;(壬三)釋;(壬四)標釋合說。今初:

(承上)所以,皈依的次第是以佛寶為首。以下先解釋佛寶(第一品第四偈至第一品第八偈)。

(壬二)標

佛的法身為自利身,佛的色身為利他身。一般會說佛的法身指佛的自性法身、客塵清淨的法身和智慧法身,佛的色身指佛的化身和報身。《寶性論》此處則是在講佛功德時,將佛的功德分為有為與無為二類以及自利法身和利他色身二類:前一種分類中,自性清淨和客塵清淨為無為,其餘為有為;後一種分類中,自利法身又分為界及明,界指佛身所攝自性清淨的無為勝義諦以及客塵清淨(直接說的是「靜息功用的任運利他」),明指如所有智;利他色身則是具足盡所有智、悲、智悲二者之力等三[4]

禮敬彼無初中後,靜息佛自覺覺已,諸未證者令證故,開演無畏恆常道,手持最上智悲劍,以及金剛斷苦芽,擊毀種種見密林所圍繞之疑牆者。(1.4)

禮敬三界之獨尊──具有無與倫比八功德的佛,哪八個功德「無初、中、後」指無為的功德(指自性清淨),「靜息」指靜息功用而任運成就利他的功德(以此講客塵清淨),以及佛自覺悟,是講不待他緣證的功德(以此講如所有智);另外,佛自覺悟之後,令諸未證者證,是講智功德(此智指盡所有智);為此而開演無畏恆常道(以此講悲功德),手持最上智悲劍斷絕苦芽並以金剛杵擊毀種種邪、倒見密林所圍繞的疑牆(以此講力功德)。

 

老師:上面這段解釋參照第七任甘丹赤巴的解釋,貼近頌文,較易理解。賈曹杰釋略有不同,請參見註釋[5]

上述前三(自性清淨、客塵清淨、如所有智)為自利的功德,後三(盡所有智、悲、力)為利他的功德,再加上自利圓滿和利他圓滿二個區分的基礎,共八功德。

字詞解釋:

1. 無初中後:「初中後」指生、住、滅所攝的初、中、後。「無初中後」指自性清淨無為之勝義諦──自性空。

2. 靜息功用:透由對治,去除了所知障等一切客塵,由此而靜息了有動機的或有意的努力與運轉,這是由斷除所知障所證得的滅諦所帶來的功德。此處藉說「靜息功用而任運成就」,間接講客塵清淨的滅諦。

3. 無畏恆常道:此道開演出世間義故曰無畏,不退轉故曰恆常。

4. 苦芽:十二緣起名色支所攝的苦芽,指苦諦這個果。

 

 (壬三)釋,分二:(癸一)問;(癸二)答。今初:

 何為此頌所示

(癸二)答,分二:(子一)《論》;(子二)《釋》。今初:

 

無為無功用,非以他緣證,具足智悲力具二利即佛。(1.5)

 具有無為自性清淨之勝義諦、客塵清淨無功用任運利他以及非以他緣證之如所有智(以上是說具自利法身),並且具足盡所有智、悲以及智悲二者之力(以上是說具利他色身),具此二利者即是佛寶。



[1] 參見無著《辨寶性大乘上續論釋》第五品以及賈曹杰《大乘上續論釋大疏》卷十八。

[2] 三種神變:1. 神通神變與如來的身有關,指如來由神通力帶來的種種變化;2. 講說神變與如來的意有關,指如來無礙智了知諸眾生的內心種種狀況,例如:了知眾生的善惡業因3. 教誡神變與如來的語有關,指如來對諸弟子開示出世間法例如教誡此道得聲聞乘,此道得緣覺乘,此道得大乘。如來由第一種神變令眾生折服,由第二種神變了解眾生或總或別的狀況,並且基於前二,而由第三種神變講說適合別別所化之法。

[3] 此法性不是指空性,是指自然就會如此的本性。

[4] 眾生直接看到的雖是佛的色身,但是因為色身最重要的功能是令有情通達佛法以得解脫,所以不直接講色身本身,而是直接講令色身發揮利他功能的內在功德。

[5] 賈曹杰釋:……,如所有智者,佛自覺悟……觀待勝義諦,以如水注水二相隱沒之理現證;盡所有智者,以現見如是(自性清淨、客塵清淨、如所有智等)三相之理成正覺;……悲憫者,佛自覺悟之後,為令諸未證者證,故開演無畏恆常道(以此講道差別);……力差別者,手持最上智悲劍斬斷苦芽,並以金剛杵擊毀種種見密林所圍繞的疑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