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105)
根本頌(24)
醫王尚不用
尋常療病法
以溫和妙方
治無量重病
善巧具大悲的佛薄伽梵由宣說不墮二邊的道來引導所化入道,這是善知方便、善於調伏的做法。佛陀並未一開始就對初修業者講捨身等難以想像的學處;即便是講智慧的修行,也並未一開始就對非器者講一切法皆自性空,而是只講粗的補特伽羅無我,有時還會講有我。接著漸次往細處走時,才談到有各種粗、細的法無我──談到了二取空的真實義,更細的則是講了名言中不破自相,但勝義中無自體性,而經典中究竟的意趣則是一切法唯是由名言力而有,並非以自體有──這些講法都是在見解上配合所化有情的智慧來做有次第的引導。講修道的次第時,也並未對初修業者講你要擔負一切有情、要成辦佛果,而是講了暫時的種性決定,說只要獲得聲聞或獨覺阿羅漢果位就是得到了最究竟的果;等到所化有情的心量漸漸增長,才對他們說究竟一乘。這是一種善巧引導的方式,佛陀並未說一個如刺燒等的粗暴醫療方法,而是講了一個善妙的、有次第的修心引導。
根本頌(25)
導師亦先施
蔬菜等食物
於此串習已
漸能施己肉
比如以供養而言,首先供無主物;供有主物時,也從只供水開始;同樣,於布施時先布施自己吃喝剩下的殘食給螞蟻,先這樣布施來修心,待漸漸心力增長,就要修學布施自身的肉、自己的命。
若問:捨肉的界限是什麼?則說:
根本頌(26)
若時於自身
生如菜等心
爾時方捨身
於彼有何難
透過修學殊勝的智慧與方便,待心量漸達高處,開始直接捨肉時,即便身體有苦,內心也不會感到苦;若智慧與方便的修行繼續依次第增長,最終就會達到即便施身也沒有任何苦,如《上師相續論》所說:「聖者死病及,老苦從根斷」,這是與凡夫不一樣的。若能依次第修心而一直串習,到了需要布施身、命或受用時,就不會有任何困難。難與不難取決於是否於心串習,這一點非常清楚。「久習不成易,此事定無有」,如同此說,若串習,沒有事情不會漸漸變容易。
而且,因為有智慧與方便的不共功德,所以:
根本頌(27)
斷惡故無苦
善巧故無憂
惡業邪分別
損害其身心
因為斷除了惡因,所以沒有身苦;因為了解真實義以及有大悲心,因為智慧與方便有這般殊勝的功德,所以心裏也無任何不悅。若心中像我執這樣的貪著與愛執很強烈,則自己即便只受到微小的傷害也會無法忍受;菩薩則不同,即便會有之前所造惡業的果身苦,但是因為修學智慧與方便之道,等到漸次證量夠時,就不會有苦了,就如《寶鬘論》所說:「彼既無身苦,心苦云何有?」
(本書尚未出版,請勿任意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