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份上師薈供時間是3月19日(星期二),時間上午08:00 開始,歡迎大眾一起來共修。3月16日格西拉應邀參加演講,歡迎有興趣者,可依下列網址https://reurl.cc/eL2l8x 報名參加。當天(星期六 14:00~16:00)課程-寶性論 -暫停一次,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javascript:void(0)

2019年12月28日 星期六

《辨中邊論》所教導修無過三摩地的方法


《辨中邊論》教導修無過三摩地的方法:
依住堪能性,能成一切義。
  由滅五過失,勤修八斷行。
  懈怠忘聖言,及沉沒掉舉,不作行作行,是為五過失。
  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不忘其所緣,覺了沉與掉,
  為斷而作行,滅時正直轉。
「依住堪能性」:精進能成就三摩地,換句話說,要修止一定要精進。
「能成一切義」:得止後,依於止可以成就五眼、六通等一切義。「神足」:止又稱為神足。用腳可以去想去的地方,有了神仙的腳就可以快速地去想去的地方,所以用神足譬喻世間的功德、出世間的功德都可以快速成就。
「由滅五過失,勤修八斷行」:要怎麼得止?斷除五過失、行八斷行。
五過失是:一、「懈怠」:加行時,對修禪定懈怠。二、「忘聖言」:即忘失所緣。連所緣都忘失,就談不上修了。三、「沉沒掉舉」:已住定時,生沉掉會讓心無堪能。四、「不作行」:沉掉生時不去對治。五、「作行」:離沉掉時還去作用。若將沉掉分開,就有六過失。
八斷行是:一到四是「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即對治懈怠方面有四:信心、希求、精進、輕安。五、「不忘其所緣」。六、「覺了沉與掉」。七、「為斷而作行」。八、「滅時正直轉」。表面看過去,第五至第八是分別對的治法念、覺、思、捨,其實就是修正念、正知,對治沉掉,使沉掉不生。
講說如何修止的論著很多,多數與《辨中邊論》所說斷五過失、行八行的內容相同,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這些論著中,以《廣論》奢摩他章的解釋最圓滿。宗喀巴大師不是只用少少幾頁提及,而是對每個細節都仔細地解釋。這也是宗喀巴大師為人稱道的功德處。以下就將《辨中邊論》所說斷五過失、行八斷行與《廣論》所說做個對照。

2019年9月22日 星期日

斷諸雜務


處在某個領域,其他領域的事都會變成雜務。例如醫生有個健康的身體很重要,但是去運動健身也會打斷工作,更何況其他事。在努力修行成佛的道上,世間的事都會變成雜務。學醫、去助人有時候也會變成雜務。

問:有些寺院也有附有醫藥院、曆算院,這些也可以是服務眾生的事,怎麼可以說要斷除這些呢?

答:三大寺完全沒有這些,甚至連學讚頌也不准學。有幾個讚頌是在進三大寺前要學會,其他的不准學,完全就是辯經。出了三大寺就不一樣了,像家鄉的寺院,出家人就是要學佛讚等,不學這些,在家人有人往生要怎麼處理啊?什麼都不會,要幹嘛?不要說學醫、學曆算,甚至連背佛讚,都類似在為經懺做準備。事實上,這是不對的。現在有人以占卜、修法為終生職業,但是我們不能拿這個當例子。基本上,不可以把這個寺、那個寺、這個大德、那個學者在做什麼當作學習的對象,因為會跟經教有差距。要以什麼為標準?要以二勝六莊嚴為標準,在格魯派,就是以《廣論》為標準,然後儘量去達到。不能拿其他的當標準。如果有個人醫術精湛,又樂心助人,努力服務社會,這樣當然很好,但是這跟三士道的修練,差距太大了。那個人是不是學習的榜樣?是。那要學他的做法還是三士道?比起三士道,他的行為只是小善。要沾上一點成佛、解脫之道,才是正確的做法,就是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這方面要進步上去。

2019年9月8日 星期日

問:《廣論》講說次第是菩提心在前、空正見在後,是否可以先修空正見,再修出菩提心?

答:大多數行者都是先懂空性、後修菩提心,少數才是先有菩提心、後懂空性。利根與頓根的差別在於,利根者會先看成佛、解脫能不能成辦,當他了知空性是關鍵點,而且可以修,才會去修;若空性不可修,他也會知道成佛不可能,也就不會去修;所以他是先努力懂空性,之後才發心。鈍根者受感動趨使,先修出菩提心,當他知道自己無利生的工具,才去修空性。

  四諦是佛法的基礎,其中的關鍵是空性,懂空性才知道四諦的內容,才知道可以成佛、解脫。無明與空正見是相對的,一再比較才知道無明是罪魁禍首,知道無明可以被斷除,也就可以推知有成佛、解脫。我們口頭上也會說可以成佛、解脫,然而這不是真的,因為不是真的懂。要達到對成佛、解脫的不動搖,唯一關鍵是懂空性。像宗喀巴大師,懂空性後才著有《緣起讚》,之前都是相信。

修止跟禮佛,哪一個功德必較大?

外道也有止,但是因為沒有懂空性的慧,所以他的止就與成佛、解脫無關。以前會拿馬當例子,如果騎馬外出辦事,能走得又快又遠,帶來很大的方便;如果從來不騎馬,只是將馬當成寵物,就會變成累贅。
我們今生要修出止很難,受持八關齋戒、禮佛很容易,修止跟禮佛,哪一個功德必較大?止很重要,我們修行沒有力量,就是因為沒有止。沒有止,就無法產生菩提心,無法生起道。然而從本質上來說,後者對生生世世較有幫助。禮佛的功德若有一百公斤重,止的功德可能只有十分之一。功德有共外道的一般善心,與由歸依心所攝受的善,後者的功德較前者大很多。有歸依心攝受的戒、定慧,會是增上戒、增上定、增上慧。「增上」就是較一般勝出。一般的止不具增上功德,歸依是增上功德,因為歸依至少是下士道,所以禮佛一次的功德是止所不能相比的。
一般人或許因為止很難修成,所以覺得止很殊勝。其實,止僅是修道的工具,在止的基礎上修無常等法會輕而易舉。如同用汽車這個工具去高雄,可以很快地到達,如果只將車停在車庫裡,從不用它,就毫無用處。有止這樣的工具,卻不以此修解脫道,就失去工具的價值,觀慧也就無法產生;無慧,則解脫、成佛都不可能達成。是為了空慧的開顯而修止,否則止本身的價值並不如歸依心,了解這個很重要,有人為了得止而入山修行,修了幾年沒有成果,或以為得到而滿足,因此浪費了一生。
今生很想修出止要觀察二方面:一是今生是否能修出止,二是能用修出的止去修道。因為止非經數年是不可能修成的。止從價值方面來說,並沒有太大價值,它只是工具,如果覺得工具可以用得上,今生至少可以證得資糧道,就要去修。若自知不是這樣的資質,今生就不應該花時間去修,否則花了很長的時間,即使修出來,生命也結束了,還不如對道次第多種些種子、多薰習,多發願,也許某一世的種子成熟萌發了,像密勒日巴般,當生取得成就。

問:修止為什麼要觀佛像?

答:觀資糧田對我們非常適合。如果真的能放棄一切去修止,緣瓶子也能修出止。若修出止,當然很好。若修不出止,觀資糧田會是比較好的,修習止的過程,會對生生世世種下種子。所以觀資糧田,既有利於生生世世,也有可能修出止。像《俱舍論》會說觀五蘊、白骨,大乘會觀佛像,密續會修自己是本尊,也觀一切眾生都是佛,因為以後自己會成佛,所以佛的身、受用、眷屬現在就觀起來,這在因上很好。這些差別點只是取材不一樣,它們都可以是修止的所緣。因為是觀內在之相,所以將自己想成是佛也可以修出止,即使不能如密續所說的即身成佛,也一定會有與顯教相同的功用。同樣地,像《俱舍論》說要觀五蘊、不淨、白骨等,在大乘看來,會認為觀佛像不是很好嗎?修止的條件都具足,也可以累積功德,何樂而不為?所以就所緣的選擇來說,後後會較前前殊勝的原因即是思考較為周到。

問:大藏經中說到很多神通,可信度高嗎?

答:做一個佛教徒要相信三寶有神通,否則就無法相信有解脫道可修。佛有許多三摩地功德,若世間沒有神通,佛怎麼會有?若神通存在,而佛沒有神通,那麼如何禮敬祂?所以如果覺得神通是不可能的,就不必信三寶,相信三寶就要接受全部。西藏人會接受神通,但是在台灣,神通好像不被接受,這樣對三寶的信仰會產生危害。三寶就是很有力量啊!連這些都不信,正面說來是不相信神通,背面就是否定三寶。現在有很多顛倒的說法:問什麼是佛?有人說生起正念是佛,生惡念是魔。如果這麼簡單,我們修行做什麼?自己都成好幾次佛,魔也不可怕了!不信三寶,歸依心就無法生起。現代因為修行者越來越少,所以世人就不相信經典所說的內容。前輩的人因為看到過典範,所以就會相信。現在這種修行人已經很少了,再過個三十年、四十年,世間沒有了修行者,如此經典所描述的內容就會變成神話,因為沒有根據就不被科學承認。但經典所說的這些內容,是因為時代轉變,修行人少,所以才沒有的,不代表以前沒有。未來佛典中的內容可能會變成特異,但我們是不能把佛典的內容當特異,這樣會否定解脫,如此末法真的會來,末法就是不相信。

沒有「這輩子還他就好,下輩子不要再有牽涉」這種事


常常會聽到「我欠他的,這輩子還他就好,下輩子不要再有牽涉」,或「造惡業墮地獄,受完就出來了」,這些都是錯誤的概念。因為欠的對象是一切眾生,所以是還不完的。受果也是,在受的同時,又在種,所以無法受完。

我們為什麼會苦惱、會有輪迴,牽涉到業與煩惱。我們要生生世世得暇滿身、能修道、不墮三惡趣是很困難的,所以要先控制好,不造惡業,造了惡業就不會有人天果報。粗顯的這些穩定了,就要針對煩惱對治。道次第要斷的是煩惱,斷了煩惱,業就生不起來。密勒日巴殺了那麼多人,但他成佛了,是因為他的業不感果,懺乾淨了。集資與懺悔是一體二面,懺乾淨了就成佛,集資完成也成佛了。業沒有懺完、集資沒有完成,業的功能就還在。斷了水源,種子也就沒有發芽的可能,有功能也等於沒有。阿羅漢也有很多業,比起我們有的業,差不了多少,但他們就像斷了水源一樣,不再受業。

斷的層次

斷有很多層次。第一種,如守十善業、斷十惡,發誓不殺生是斷了殺,這是一種斷。又如比丘是圓滿一切戒、身三口四全部圓滿地斷一切惡。別解脫戒可以斷除其反面。第二種,如外道會修止觀達近分禪,修粗靜相觀欲界生老等粗相,將上二界視為妙相,最後得正禪,這也是斷,因為會沒有貪嗔。又如菩提心很強時,對眾生會沒有嗔恨心,但不是真的沒有,不繼續修下去,有一天還是會生出。修世間道、菩提心會知道自己沒有嗔恨心,即使刻意去測試自己有無嗔心,也不會生出,但下輩子不繼續修,仍會生出。第三種是現證空性。先修止,在止的基礎上觀修空性。資糧道時了解空性,加行道時以止觀雙運修空性,最後用現證空性之智斷煩惱。所以有三種斷法:一是持戒,如比丘戒雖然有很多戒條,但二百多條都在身三口四中,不會涉及意。因此,雖然心中很氣惱,但未動手就不算犯戒,動手就犯戒。第二種,如修菩提心,這就不是壓抑,是正面想法提升、負面想法沒有,但是這也不是完全斷。第三種,是針對種子斷,如斷了分別煩惱,生生世世都不會再有分別煩惱,斷了俱生煩惱某品,生生世世也不會有。總之,歸類上,「斷」有三種,以戒斷除,以定斷除,以慧斷除。用語上都是「斷」,但內容不一樣。

《廣論奢摩他章略講》前言


一、下中上士道都是修止觀的前行
對於修止觀,許多人都抱持著濃厚的興趣,也會閱覽這方面的書籍。有時候還會先入為主地認為這類的書應該要講什麼,像是怎麼打坐、怎麼呼吸。聽到人家說《修次中編》等書有講如何修止觀,就去找來看,可是重頭翻到尾,講的都不是自己想看的。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是以自己的想法為準,我們自己想像的修行,與經論所說的內容大大不同。
「止」,字面的意思是止住;「觀」,字面的意思是研究、觀察。戒律指示我們要遠離世間,到僻靜處修行,但是我們到了偏靜處,心還是很散亂,所以經典就教導很多控制心的方法。我們都是初學者,心未調伏,一遇到境,煩惱也就跟著現起。如果是菩薩,因為內心已經調伏了,所以就算穿金戴玉,也不會被五欲所染,也就不一定要離開憒鬧處才能修行。我們現在是被煩惱控制,若要逆轉過來,讓心能為我們所用,要控制煩惱。要怎麼控制煩惱?要從控制身開始。先遠離人群,到容易生起出離心的環境,如此一來,心就容易靜下來。身對花花世界的追求比較容易控制,心不斷攀緣五欲,對境生起種種分別、欲求,就比較難控制。但是如果沒有控制分別、欲求,心就很難安住;控制了欲求的心,就會接近止,從而達到止。
講這些是要說,其實《廣論》從依師開始,修暇滿、念死無常……,到修菩提心,或說從下士道、中士道到上士道的所有教授,都是在教導修止觀,而且是最好的教授,因為這些內容都在導引我們不貪、不瞋等,令身心不耽著於五欲。了解這點很重要,不要只是消讀文字,像知道了修止的功德,就拼命記住;沒掌握到義理,記住了也沒用!先了解為什麼要修止、修止的功德、修止的方法,這樣才能心甘情願地將散亂的心收回來、讓心止息。讓心收回來的最好方法,其實就是我們現在所學的下、中、上士道。先認清這點,以後聞思修的內容都是這些。如同習武要先練基本功,基本動作反覆練習個三年、五年,爾後功夫自然就成了。聞思修的「修」指的是止觀,修的內容就是聞、思產生的,不是所聞、所思與所修的內容別別無關。
所以前面那個問題:我們想修止觀,翻閱了經論,卻以為經論講的都是其他的內容,翻完書也找不到可修處,這其實是自己的過失。

2019年8月11日 星期日

《入中論略講(一)至第五菩提心》改版說明


《入中論略講()至第五菩提心》已上傳               點此下載


三版說明

《入中論略講()至第五菩提心》原名《入中論略講-至第五菩提心》。因見悲青增格西已講完《入中論善顯密意疏》,所以《入中論》第六品以後的文字稿,將搭配該次講說而編輯成書。因為計畫編輯完成《入中論》教授的文字稿,所以調整第一到五品文字稿的書名。

宗喀巴大師的《入中論善顯密意疏》,是對月稱菩薩的《入中論》及《入中論自釋》逐文著疏,也就是《入中論自釋》的每一句,都可以對照《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得到理解,而且對於其中的難處,宗喀巴大師還特別深入地解說。

在前個版本中,因為見悲青增格西是依《入中論自釋》教授,所以有些宗喀巴大師特別於《入中論善顯密意疏》的補充,並沒有講說到,因此也沒有留下文字紀錄。這些內容在2018年被教授到,所以第三版補入了這部分的文字記錄,主要是第一地<釋釋論未說之難>段落。其他亦有多處增補,就不再列舉。


---- 
(後跋:見悲青增格西,2007年於達賴喇嘛西藏宗教文化基金會佛學班,依《入中論自釋》宣講至「第五菩提心」內容;2018年,依《入中論善顯密意疏》第二次宣講同範圍內容。賴郁文,於20102012年,依首次宣講編輯初版及第二版;2019年,就解釋《入中論善顯密意疏》的部分,擇要補記,編輯第三版。)

2019年4月7日 星期日

龍王遊戲海 緣起總義課--有聞思才有真正的修行


這次講十二緣起,主要是依《龍王遊戲海》講的。《龍王遊戲海》是《現觀莊嚴論》的解釋,因為《現觀莊嚴論》的內容很龐大,有些又是比較重要或比較複雜的內容,所以在寺院學習時,會挑出四個主題,或說四本書特別講,分別是《十二緣起》、《色無色界》、《二十僧》、《辨了不了義》。如果要學《現觀莊嚴論》,是要就《現觀莊嚴論》與《般若經》的關係對照來學,包括後期的注釋,相同的、不相同的各種意見都要學。但是如果單就重要的、必須知道的內容去了解,學這四本書會更快。
所要學的內容是《攝類學》、《心類學》,如果你們沒有這方面的基礎,上起課來就會難以溝通。接下來,要學《八事》、《地道》、《宗義》,如果沒有學這些,根本不會有佛教的概念,像在佛像前跪拜、供花果等,這不算是佛弟子的標準。接下來就是學剛才說的這四本書。然後就儘量地學中觀。我們要努力的地方是空性方面,空性要有人教,不教的話,自己學不來。菩提心方面其實不需要教,重點是要修,但是不教就沒有人學,所以只能教,教是為了修而不是為了學。

十二緣起支的定義(取自《龍王遊戲海.緣起總義》)


以下十二緣起支的定義取自《龍王遊戲海緣起總義
1.十二緣起的無明的定義是:與自己屬於同一組緣起的能引業的意樂,是對真如蒙昧的心所。彼與無明緣起同義。
那麼,我執無明都是十二緣起的無明嗎?不是,十二緣起的無明要具備其他的條件。也就是,十二緣起的無明屬於我執無明,不是我執無明都是十二緣起的無明。
「對真如蒙昧」:真如指的是空性。蒙昧也有很多種,對業果蒙昧,如認為沒有前後世,對佛法蒙昧,如認為佛法不好、認為藏傳佛法不好,所有的增益與減損都是蒙昧。十二緣起的無明是對真如蒙昧,其他不算。
「心所」:因為蒙昧不一定是心所,所以要加「心所」一詞。若是講「對真如的無明」,就不用加「心所」簡別,無明一定是心所。
「能引業的意樂」:無明緣其所緣而執它為實有,由此產生貪、瞋等煩惱。有思心所,接著有思已的心所,從意樂到究竟,業會感什麼果?三界的一切。所以,心識所攝的色受想行識,及非心識所攝的山河、大地等,都是無明造成的。其中,異熟果的部分才是十二緣起中所生果,只要是所生果就一定是所引果。異熟果必須是有情心相續所攝,是無記。所以,外在的山河等不屬於十二緣起的範疇;即使是內在,善心、惡心等也不屬於異熟。這邊說到「能引業」,什麼叫能引業?因無明而有貪等造了業,若這個業是以後外在的因素,它不能稱為能引業,若這個業是以後所生果的因素,它就是能引業,所以造業時根本分不出是不是能引業。譬如殺一群蟑螂,因為無明而有瞋,看這群蟑螂很討厭、殺了這群蟑螂,這個果報會是什麼?是三惡趣的環境?還是三惡趣的異熟身?都有可能。若果是三惡趣的異熟身,這個業就是能引業,這個無明就是十二緣起的無明。若果是三惡趣的環境,如地獄裡的火坑,這個業就不是十二緣起的行,這個無明也就不是十二緣起的無明。

問:已經往生了,愛取有已經結束了,我們去助念還有效果嗎?


答:有緣起是業,而且只有善業或不善業,是善業才能投生到善趣,是惡業一定投生到惡趣。無論如何,最重要的是令臨終者能發起善心。往生前,在還瞧得見、聽得到時,儘量在臨終者前擺放佛像、讓他聽聞佛號等,使他的善念不斷。這個我們凡夫都做得到。往生後,中有時,以有部的說法來說,是沒什麼轉變的餘地。但是大乘說中有有情,在未投生前,七天會死一次。所以在這個階段中,親友這邊就努力幫他迴向,他可能會很高興,「我以前跟他相處不好,我死了他還關心我」,因此跟著隨念佛,因為他的這個善念,再往生就可以由投生惡趣轉變為投生善趣,這是明顯、可以推理的部分。不明顯的情況是:你跟往生者有師生關係、親屬關係等,譬如你與他是一家人,一起吃飯生活,因為彼此有業緣,所以迴向會有些幫助。但是這樣說來,一切有情都跟我們是有關係的啊?因此,這是不明顯、不可思議的情況。

不動業


有分:福業、非福業、不動業。福業指的是善業。非福業指是惡業。不動業是上二界的業。色界、無色界的業為什麼叫不動業?因它的業果不會越地、越界,在哪裡造就在哪裡受,如初禪造的業一定會在初禪受果,不會在二禪或欲界受。福業、非福業是動業。為什麼叫動?從這個界、這個地轉到另外的界、另外的地,就叫動。像布施,若布施者不僅布施,而且守戒,此布施的果報可在善趣引發,若損戒,布施的果報就會在惡趣引發,如龍、大力鬼王在惡趣受用這些果報。因為有善業的果報在惡趣顯現,有惡業的果報在善趣顯現,所以稱為動業。

解釋《稻稈經》十二緣起輪轉及還滅


《稻稈經》:「諸比丘!若誰見緣起,即見法,若誰見法,即見佛。」「此緣起為何?所謂緣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如是,由無明緣行,由行緣識,由識緣名色,由名色緣六入,由六入緣觸,由觸緣受,由受緣愛,由愛緣取,由取緣有,由有緣生,由生緣老死,由老死緣哀嘆、苦、憂、惱,如是生此大苦蘊。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滅,六入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滅,老死滅故哀嘆、苦、憂、惱等滅,如是滅此大苦蘊。」
「諸比丘!若誰見緣起,即見法,若誰見法,即見佛」,這是說整體的緣起。如前所述,緣起有三種層次的解釋,要儘量往觀待緣起、唯名安立的緣起思惟,不要一提到緣起就只知道因生果而已。

龍王遊戲海 緣起總義課--要依論典清楚法義


十二緣起的內容屬於中士道的內容。對我們來說,中士道的內容是比較難消化的。像依師、暇滿、無常等下士道的內容,頂多是因為引用經文及翻譯的關係,用字艱澀了點,但是你看懂了文字,也就能猜出個方向。中士道的內容就不一樣了,撇開描述八苦、六苦那個部分,其他部分,如什麼是無明等,尤其是十二緣起的內容,自己看書是很難清楚地認識。對這些內容不清楚,修學佛法就很有問題。

2019年3月31日 星期日

生起出離心的量

了知苦諦、集諦,或了知十二緣起,是修出離心最好的方法。現在臺灣也是一樣,好像出了家就叫出離,但是出家跟出離是二回事。所謂出離是要厭離三有輪迴。這段講的是生起清淨意樂的量。要達到怎樣的量才叫做生起了清淨意樂?要像你處在火宅當中,只想馬上逃走那樣。
你厭煩家庭生活、想去山上淨修一下,這不叫生起出離心。要對三有輪迴感到厭煩,一定要透過了解四諦、十二緣起而生起,如果不是這樣,一定是有毛病的出離心,只是局部的出離。局部的出離不是出離心,一定有貪著輪迴的心,所以是不清淨的。即使你對輪迴的情況有了了解而生起出離心,但是心量還沒達到,那也是不清淨的。
怎樣是生起出離心的量呢?有很多說法,這邊是說:「誤入熾然火宅及墮牢獄,不樂彼處,能生幾許欲脫之心,即當發生如彼心量」。《三主要道》說:「修已於輪迴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晝夜唯求解脫心,是時生起出離心。」生起出離心即入資糧道。

思惟中士道的內容


中士道的目的是為了生起希求解脫的心。想解脫也就是厭離輪迴。要怎麼厭離輪迴?從苦諦方面思惟,從集諦方面思惟。就十二緣起也是一樣,從因方面思惟,就是從集諦方面思惟,從果方面思惟,就是從苦諦方面思惟。
苦諦方面,要認識行苦才是認識苦諦,至於苦苦、壞苦,因為對策勵修行有幫助,所以還是會提。一般人奮鬥的目標都是遠離苦苦。比較好一點的,會把一些快樂看成是痛苦,強調平淡的生活,或有外道追求捨受修禪是內外道共有的。把行苦當成苦而遠離,只有佛教才有。
即使知道行苦,但是我們的言行展現出我們並不會想到行苦,或許想到了,多半也覺得是很遙遠的事,無痛關癢。譬如我們一想到利益他人,就只覺得他們生活很苦啊,講到自己可以幫上什麼,內容多半跟中士道的內容不一樣。同樣,對於自己要做些什麼讓自己快樂,說法也跟《廣論》講得不一樣。《廣論》說有五取蘊苦,只要有業與煩惱帶來的這個蘊體,輪迴就沒完沒了……,我們不會想到這些。這就說明,我們看著《廣論》,消文是消得過去,但是自己並沒有真正認同。所以,我們是在學佛呢?還是只是跟某個道場有些來往?取決點是在認不認識行苦(苦諦)。有沒有受到佛法薰陶,或說有沒有佛教的修養,是看這方面。如果沒有行苦的觀念,就只會是一般修養,很難說是修行。
集諦方面,會談貪、瞋、癡等煩惱。一講到這些,大家都會認同貪、瞋、癡等煩惱很可惡,會否定這些。問題是,我們自己生起貪、瞋、癡時,我們是保護它的,我們不會想到它就是經典所說的那個貪、瞋、癡。從這方面來講,我們也沒有認同經典。
總之,第一,我們沒有認知行苦是苦的概念。第二,我們對佛陀說業、煩惱是病根、是禍害也沒什麼認同感。那現在,第一步,看書時要針對自己的心,要認識行苦是苦,認識集諦才是病根;然後一直串習這種認知,讓這種認知越來越強,這就所謂的修行。
課上到這邊已經上很久了。自己思惟時,能照著《廣論》的次第思惟下來是很好的。如果沒有辦法,也要在認識行苦、認識煩惱這二方面下功夫,自己愛怎樣想就怎樣想,重點是要想。看書跟想完全不一樣,只要真正想一點點,它在你心中的感覺很不一樣;不想,只是一直聽課,也就沒有那個感覺。

介紹十二因緣圖


十二緣起在說三有輪迴的因及果。果有很多,有異熟果、增上果等,相對的因也有很多。十二緣起只是針對異熟果和它的因來說,所以只詳談到苦諦的某一部分及集諦的某一部分。因此,十二緣起的範圍比四聖諦的範圍小。
大家是不是都看過十二緣起圖?這個十二緣起圖,也講了四聖諦。解釋四聖諦時,圖上要有一尊佛像及月亮。月亮代表清涼,清涼就是沒有煩熱,代表沒有煩惱,所以月亮代表涅槃(滅諦)。佛陀手指向月亮,就是指向涅槃,代表道諦。圖中那一圓盤代表苦諦和集諦。我們現在看到的十二緣起圖,不是每張圖都畫上月亮及佛指向月亮,事實上應該要有。至於有人因為有月亮,所以就再添加太陽什麼的,那就變成畫蛇添足了。

出離心攝受的行持


所謂入道,是指由任運而起的出離心所攝受的道。中士道不見得是任運而起的出離心所攝受,所以中士道不見得是道;可以說,中士道是指由強烈的出離心所攝受的。上士道也是由離心所攝受,因此,由強烈的出離心所攝受,又沒有菩提心,是中士道;既有出離心,又有菩提心的攝受,就變成上士道。
是不是中士道並不是從所修的內容上看。《廣論》講中士道,主要是就四聖諦、十二緣起來講。四聖諦雖然是中士道的必修內容,也是上士道的必修內容,只是在中士道階段,它是修行者的主修課,在上士道階段,它變成修行者的基礎課。達賴喇嘛尊者也常提到,就不殺這件事,一般人也不敢殺人啊!因為殺人是要被關進監獄的。這樣的持守不殺也不是什麼善心,只不過是害怕法律而已。若是害怕墮三惡趣而持守不殺,就會是下士道的行持。若是了解解脫而持守不殺,就會成中士道的行持。因此,關鍵是看自己的動機,在出離心攝受的情況下,才會是中士道的行持。
出離心想遠離生死輪迴的心,也可以說是想解脫的心,想出離與想解脫是一體二面。因此,談出離心,就要談到輪迴的情況和涅槃的情況。《廣論》中士道章沒有講涅槃的情況,只有講輪迴的種種情況,說到要討離輪迴。討厭輪迴,討厭的對象有苦諦和集諦二種。苦諦的部分,有苦苦、壞苦、行苦。對苦苦,我們自然會討厭。對壞苦,我們不但不討厭,還會喜歡。對行苦,我們是沒感覺,說不上討厭。集諦的部分,特別是煩惱,是我們應該要厭離的,可能口頭上會討厭煩惱,可是當煩惱真正生起時,其實我們是不排斥的。所以,我們認識苦諦、集諦後,才比較有機會生起想出離的心。

調整聞法動機

上課前調整動機非常重要。我們平時做功課,總是想東想西,或只顧著馬上做完功課,不會沉浸在法中。有的人比較認真,生起想閉關的心,可是真正把人關到房間裡幾天,又會感到很難過。我們的心就是這樣,很難好好做什麼。我們保持對法很有興趣、很歡喜的心,幾乎只會在上課時。上課時,除了聽不懂而打起瞌睡、想東想西,一般都是盡量專注、跟著思惟聽到的法義,所以是個很精進的情況;這樣一來,就算只有一、二小時,用正確的發心來攝受,就會變成很大的善。相較之下,我們在家,這邊弄一下,那邊碰一下,看書也一樣定不下心來,持咒或觀修也差不多。所以,在寺院會很提倡上課前盡可能地生起出離心和菩提心,接下來上課,最後好好迴向。像這樣,只要能做到一次,絕對會種下解脫的種子;如果一輩子連一次都沒做到,那麼,無論做多少,都是世間的福報,不可能有有出世間的情況。除非是依福田力,否則,依自力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