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份上師薈供時間是3月19日(星期二),時間上午08:00 開始,歡迎大眾一起來共修。3月16日格西拉應邀參加演講,歡迎有興趣者,可依下列網址https://reurl.cc/eL2l8x 報名參加。當天(星期六 14:00~16:00)課程-寶性論 -暫停一次,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javascript:void(0)

2023年10月28日 星期六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54)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54

第五品 護正知

 

根本頌(1

欲護學處者

應策勵護心

若不護此心

不能護學處

 

欲護菩薩學處者應極策勵──非常努力地──守護心,若不能守護心,就不能守護學處。

 

根本頌(2

放縱心狂象

將受無間害

未馴服醉象

為害不及此

 

心似大象,若順其自然地放任它,就會造成墮無間地獄的大危害,即便是一頭狂象都不會造成這麼大的危害。若問:那麼,要如何調伏獨自遊蕩的自心狂象呢?

 

根本頌(3

若以正念索

緊繫心狂象

怖畏盡消除

善法皆掌握

 

若不能如昨天所說那般掌握自己的想法,就會不知足,就會希望自己變成地球的王、希望自己擁有一切,就如小孩會希望自己能飛、希望自己不用讀書,心中會出現各種分別雜念與想法。內心這頭大象若被貪瞋左右,就免不了會摧毀自他,所以要改造,要能把握內心的分寸。首先要了解何為善品、何為不善品,以正念攝持彼等,如同以銜控馬,在心狂象走向不善品時,當即以正念索緊繫,止息由心不調伏而生的諸怖畏,自然獲得由心調伏而生的諸善法。

 

若想:那麼,如何由心不調伏而有怖畏?如何由心調伏而無怖畏、恆常有樂呢?

 

根本頌(45

虎獅象熊蛇

及一切怨敵

有情地獄卒

魔女及羅剎

 

由繫縛自心

即束彼一切

由調伏自心

一切便馴服

 

外在的虎獅蛇等,以及後世惡趣處的獄卒,還有像稱為「魔女」的世間肉食空行母以及羅剎等一切危害,都是由心不調伏從而造惡業所產生的果。譬如,在戰地我們親眼看到有些人雖然身上中彈卻沒受傷,有些人則是由一個小小的緣就死了,對此我們平常的說法是「有沒有運氣」,但是不要認為只是這樣,應探究其因緣。有些人因為自私自利而竭盡所能,但是到了無法解釋時,就歸咎於沒有運氣。那麼,所謂有運氣,其根本或可說是福報,或可說是有受用善果的業,從而得以成辦所欲事。有些人不努力卻不勞而獲,這也是由業而有。所謂「有無運氣」正顯示了業果的力量;若說是由三寶決定有無運氣,則會與正理有諸多相違。若不能由量識獲得定解或對現法不能以現前識獲得定解,則應以正理觀察。凡有正理違害者就應捨棄;有能立而無正理違害者就應接受──這是通則。若追根究底,對野獸等的畏懼以及所有不淨的傷害都是由不調伏的心所致。只要拴住此心,就無異於束縛住外在的一切傷害,傷害也就不能產生。

 

只要以正念繫縛自心,使其趣向善品,生起一個調伏的心,就不會造下遭遇如是惡緣與傷害的業,還能夠使先前所造諸業起變化。

(本書尚未出版,請勿任意流通。)

2023年10月22日 星期日

《寶性論》講記摘要 (15)

 《寶性論》講記摘要 (15)

20231021第一品 如來藏品

 

賈曹杰談到對《聖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以及《解深密經》、《如來藏經》等的幾種誤解:

 

1. 認為《聖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所說的三次第與《解深密經》所說的三法輪次第同義。

 

實則:《解深密經》所說的三法輪次第是別別針對不同所化根器而講;《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所說的三次第則是為了成立究竟一乘而說,是針對同一所化有情漸次引導的次第。所以,彼二經所說三次第不是同義。

 

2. 認為《如來藏經》是《解深密經》所說的第三法輪的例子。

 

實則:《解深密經》所說的第三法輪是講三性三無性,是將諸法無自性分為依他起生無自性、遍計所執相無自性和圓成實勝義無自性等三方面來講,其中只針對遍計所執講了無自相;《如來藏經》則說一切法都是無自性、無自相。所以,《如來藏經》無法成為《解深密經》所說的第三法輪的例子,佛在勝義生提問之後所立刻回答的內容(《解深密經》)才是其例子。

 

3. 認為《如來藏經》與《解深密經》都是了義經。

 

實則:《解深密經》說遍計所執是諦實空,依他起、圓成實都是諦實有;《如來藏經》則說一切法都是諦實空之自性清淨。所以,彼二經不可能同為了義經。

 

4. 認為《解深密經》與《寶性論》在究竟三乘或究竟一乘這方面的主張相同。

 

實則:《解深密經》講究竟三乘,《寶性論》則是由解釋《如來藏經》的意趣來成立究竟一乘,所以彼二在這方面的主張不同。

 

5.1 認為《如來藏經》與《解深密經》講了勝義諦「常事」,且由本論之本釋無倒開解此義;5.2雖然認為《般若經》只說了世俗自空,沒有像《如來藏經》談了更為殊勝的勝義他空,卻又承許《釋論》說應依《般若經》來解釋法寶所攝的見道與修道無分別智。

 

賈曹杰認為這是心智失常之語。

 

6. 認為《般若經》是《解深密經》所說的第三法輪的例子。

 

賈曹杰認為這種主張既不了解《般若經》及《解深密經》說了什麼,也不是聖言意趣。

 

(癸三)配合餘經:

 

由念一切有情皆有此清淨種性如來界,餘經云:「譬如砂礫中,純金不可見,淨治方可見,世間中如來。」

 

其中前三句是譬喻,最後一句「世間中如來」是說:如同此喻,有情世間中雖有如來法性自性清淨,但是被實執分別所障而不可現見,斷除實執種子時現證空性;等到諸垢盡除,此盡除諸垢的離繫就是正等覺的法身。

 

字詞解釋:

1. 清淨種性如來界:指有垢真如。

2. 有情世間:情世間,指有情。

3. 斷除實執種子:一旦現證空性便證得見道無間道,開始正對治分別實執及其種子。

4. 盡除諸垢的離繫:盡除諸垢指盡除以所知障為主的一切垢染,離繫指滅諦。

 

有情皆具正等覺的法性自性清淨,在這一點上沒有差別,對此便假名說為「具正等覺」。這只是因為有情的心皆自性空,故假名而說,並非真的如此。下述為對此的誤解及自宗的駁斥:

 

1. 誤解此是說:有情相續中真的有具自性清淨及客塵清淨的法身;那麼,若如所誤解,則一切有情應都無任何違緣障礙其現見如來界自性清淨,若如此,喻義就會不相稱。

 

2. 若說:「有情相續雖有具二清淨的法身,但因被有情自身客塵所障,故而不見。」這種說法實是自相矛盾,若如所說,則有情相續所具的客塵清淨是指自相續的客塵清淨嗎?若是,則不合理,因為這意味著在自相續的煩惱垢染一點都未斷時,自相續就已經有客塵清淨的離繫了;若客塵清淨是指自相續沒有他相續的垢染,則如無瓶之處沒有瓶,同樣,自相續中本就沒有他相續的垢染,這種離他相續垢染的滅諦,我們無始以來就有,如此,不必觀察空性真實義就能得滅諦了。

 由有漏慧至見道第一剎那的無漏慧,其間的轉變如何產生?對此,唯識宗會講一個無始以來由法性力而存在於有情相續中的無漏慧種子,清辨論師則駁斥說:此無漏慧種子是否由因緣所生?若是,則是因緣所造作,就只是廣增,而不是自性住,自性住種性必須是無為。中觀宗則認為自性住種性必定是無為,若是基於努力而漸漸增長的,則是有為,是廣增。

 

有他派認為:自性如兔角,單說無自性,就如單說無兔角般,成辦不了任何事,自然也成辦不了佛果,必須講一個能夠變成佛的,所以要將智分也說為如來藏才行[1];另外也有說:勝義諦也包含具境,凡是所現與事實相同的境與具境都稱為勝義,凡是所現與事實不符的境和具境則稱為世俗[2]

 

中觀宗則認為:空性在現證空性的智慧前無差別,所以經中會說一切法的法性無差別,但觀待其所破,由所破差別,亦可說瓶的空性與柱的空性有差別。同樣,真如也可分為有垢真如、無垢真如,或離分別煩惱的真如、離俱生煩惱的真如、離某些所知障的真如等等。講空性,一定要講觀待;因為是觀待,所以基於不同的座標(不同的觀待處),就可以說有垢真如假名為近取、無此則菩提不生。菩提與擇滅也都是觀待而立,心的空性一旦遠離客塵就成為無垢真如,可以稱之為菩提與離繫果[3]。基於此,就不必如他派去講一個「常事」,或是講一個既不是常也不是無常的內容。

 

(辛三)認明淨治法:

 

經中有說具慧菩薩的能淨界六十法,此能淨有垢真如的功德六十淨治法有哪些?

一、四種菩薩莊嚴:行菩薩行時能做莊嚴的戒、定、慧三學以及陀羅尼。

二、八種菩薩光明:以得正法光、離愚痴暗故,而有光顯法門的念光、慧光、證光、法光、智光、諦光、通光、行光等八種光明。

三、十六種菩薩大悲:緣執種種見(之有情,後同)、四顛倒、執我與我所、五障、貪著六根境、七我慢、退失聖道、不得自在、瞋與惡業、無聖慧、不解甚深緣起、不斷見習氣、不捨苦擔、諂與慢行、退失善趣與解脫的有情──緣以上有情,願彼等離苦。

四、三十二種菩薩事業:癡眠者令醒覺、勝解下劣者令學廣大、求非法證令求正法、邪命者令得正命、邪見者令得正見、非理作意者令如理作意、……、貪身命者令無貪著、離三寶者令不斷三寶種、退失正法者令受持正法、離六念者令得六念、為煩惱所障礙者令無煩惱、具不善法者令得善法。

 六十淨治功德為菩薩的功德。

 

(庚二)宣說菩提等三的經文分三:(辛一)示菩提;(辛二)示功德;(辛三)示事業。今初:

 

經說菩薩能淨界六十法時,即說界;經說佛正等覺八十法時,即說佛菩提、功德、事業等三處。所說佛正等覺八十法有哪些?十六種大菩提悲、三十二種佛功德、三十二種佛事業。

 

首先由顯示十六種大菩提悲闡明佛菩提。十六種大菩提悲:無根與無處、寂與近寂、自性光明、無取無捨、無相與無緣、三世平等、無身與無為、無別與無住、非身心境、無取與無事、空、等同虛空、如實安住、入相而無相、無漏與無取、淨無垢無惑。

 

(辛二)示功德:

 

其次由說十力、四無畏、佛的十八不共法[4]闡明佛功德。

 

(辛三)示事業:

 

示佛功德後,說如來無上事業,對應十力等佛功德,分別有十種不顛倒說、四種不怯弱說、十八種具果說共三十二種佛事業。

 

(戊三)攝義:

 

如是應如《聖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廣說,通達此等七金剛處自相。



[1] 有他派不承許唯將某種無遮說為如來藏,例如麥彭(米滂)仁坡切,他在《如來藏大綱要獅吼論》中說:「將無遮承認是如來藏毫無意義,這樣應成與聲緣具有共同的種姓了,以此不能成立可以成佛,原因是:唯以此即可斷除所知障產生一切智智也完全不合理,且無遮的自體不具明智分,故成佛時也不可能有明智。」

[2] 此段老師課後修改。

[3] 老師補充。

[4] 十力、四無畏、佛的十八不共法於賈曹杰《寶性論大疏》卷十五列為離繫功德,詳見後釋。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53)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53

第四品 不放逸

 根本頌(45

慧眼斷惑除煩惱

從我心滅將何往

能住何處返害我

然我慧劣無精進

 

解釋此偈時,此偈藏文第一句「煩惱煩惱[1]」是重複了同一個詞,梵文則有區別,此復,梵文原文「བྷ་ར་ཀ」是難行或弱小的意思,「ཀ་ལེ་ཤ」則是指令極不寂靜,也就是煩惱的意思。因為原文不同,所以要理解成是說弱小的煩惱。對此雖然有依藏文或依梵文來解釋的──若解釋為「煩惱由了解煩惱的慧眼斷除」,是依藏文來解釋;若解釋為「弱小的煩惱由慧眼斷除」,則是依梵文來解釋。雖然有這兩種解釋,但是因為是譯自梵文,所以要以梵文的解釋為主。如是,煩惱離開自心,就無他處可去,如「垢染息滅於法界」所說,就好像自己會自行消失;此外,也不會又於某處獲得力量,為了傷害我又再返回。雖然如此,我卻未能發起精進使聖者智於心中生起,這完全是因為自己慧劣之故。

 

即便煩惱具有如此大的力量,尋找其施設義仍是找不到的,我想或許可以這樣解釋「從我心滅」。能引巨大利損的煩惱,如瞋、疑、貪等一切過失,雖然在心中現似有極清晰的手指指向之處,但是若觀察危害我們的煩惱其自性為何,就會知道煩惱並非以能獨立自主的方式存在,煩惱也唯是假立。若有一個自在而真實有的煩惱,尋找其施設義時就要找得到,但是尋找時是找不到的。

 

根本頌(4647

諸惑非住境根聚

亦非住於彼等間

也非安住餘處所

彼等於何惱眾生

 

彼如幻故心莫懼

為生智慧當精進

我何故於地獄等

無義遭受眾傷害

 

比如,像貪,除了從先前串習的習氣、所緣緣以及分別猥雜等生之外,若尋找其施設義,就沒有一個能獨立自主的體性。若再觀察,它既沒有在所貪的境上,也不在眼根等增上緣諸根之上,也不在根境和合之間,「也非安住餘處所」,也不住於與彼等無關之處。若去尋找那些傷害一切眾生的煩惱住於何處,則任於何處也找不到。如是,如同眾煩惱敵在心上所顯現般的施設義,若尋找,雖應找得到,但卻找不到。

 

若想:那麼,人因為不是真實有,所以難道是沒有的嗎?(則答:)因為直接與利損有關,所以不是無。其真正的存在方式並非從境上有,而是唯以名言力而有,雖然其顯現時並非現為唯名言安立而有而是現似從境上有,但是所現如同幻化,並非真,是以緣力而有,是依緣起而有,因此,若遇順緣則會生,若遇逆緣則會滅。若串習其相違品,則不論煩惱的力量有多大,也會由緣力產生變化,從而能夠被消滅。因此,若能斷卻留著不去斷──沒有任何意義、也沒有任何必要地讓煩惱左右自己,從而讓自己墮地獄等惡趣而受苦害──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依此,不要怯懦懈怠,為了斷除煩惱,要於通達真實義修精進。就諸法的真實義或實相而言,密勒日巴尊者說,「若依勝義諦,無魔亦無佛,亦無有法性。」若就勝義諦而言,不僅沒有魔,也沒有佛,沒有法性。如同此說,勝義有所破的勝義以及勝義心這兩種,這邊講的是所破的勝義。

 

根本頌(48

多方思已應勵力

修學所說諸學處

如病患須用藥醫

不遵醫囑豈能癒

 

如是應多方面思惟,從而努力修學所說菩薩學處。為何不付諸實踐就不能成?因為:如同所說的「殷重及療病想」,若殷重地實踐加行,就會遠離怖畏及其因,就像要服用良藥來治病,同樣,也要由不放逸來獲得心的解脫。因此就教導要殷重地修行實踐。至於煩惱,則會造成不修不放逸以及放任放逸的行為。

 

要能夠不放逸,其根本在於與煩惱戰鬥,所以這一品主要講的就是如何與煩惱戰鬥。若能不放逸,就會生起正知。認為這樣的行為是可以的或是不可以的──如是想而有明瞭取捨關要的正念,接著以不放逸為根基,時時觀察自己三門的行為,以正知這個偵察者來偵察,快要犯錯時,正知就偵測到並知道有危險,從而念及「彼與彼是不可以做的」而立刻修對治遮止那個行為。如是,應修的菩薩學處也要由正念與正知攝持來修。

 

簡言之,於行住坐臥等行止時,不論何時都要讓從正念、正知以及不放逸而生的發心不衰損,並且越來越增長。

 

此是《入菩薩行論》第四品〈不放逸〉。



[1] 第一句依藏文直譯:「煩惱煩惱慧眼斷」。

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

《寶性論》講記摘要 (14)

 《寶性論》講記摘要 (14)

20231014第一品 如來藏品

 

(子三)喻義結合

 沒有好的下士道的修行,很難談得上修學佛陀的道。換言之,有沒有資格修學佛法,要看心中有沒有下士道。所以,心中有比較清淨的下士道者,佛陀才會對他講能熟道,令彼生起出離心。能熟道為能斷道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就修不了能斷道。要待彼所化打好這個基礎,修好能熟道,才對他講能斷道。修好能斷道才能證阿羅漢;證阿羅漢之後,才對彼說不退轉道,令彼生起菩提心,進入大乘,從而修行,成就佛果。《聖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中未直接區分出「能熟道」等,這些是在解釋時解釋出來的。

 

下面解釋喻義:

 「善男子,如來亦復如是,知不淨有情界,知已為說無常、苦、空、無我、不淨可厭,令彼諸樂生死流轉之有情發起厭離、入聖法毗奈耶。」

 譬喻中的三個次第可以用來講引導所化由小乘進入大乘的次第:如來於第一次第是講能熟道,於第二次第是講能斷道,於第三次第是講進入大乘以及證得佛果。於五道中,會說見道和修道是能斷道,見道由空正見斷見所斷,修道由空正見斷修所斷;要生起如是能斷道必須先成熟相續,如來為此講說無常、苦、空、無我(獨立自主實質有的我空)、不淨、生死可厭、輪迴苦等等,令愛樂生死流轉的有情發起厭離,成為適合修行之身,這是第一個次第;接著如來就由空、無相、無願門講自性空的空性,令斷煩惱障,證阿羅漢,這是第二個次第;接著就要令轉入大乘並最終成佛,這是第三個次第。說上述三次第,是為了成立究竟一乘。

 

 《四百論》也說此初次第為能熟道,論中說:「最初遮非福,中間遮破我,後除一切見,知此為智者[1]。」初句是說能遮惡趣的下士道[2],後二句如其次第與前說初二次第意思一樣。

 此三次第也可以用來講引導直接進入大乘者[3]的次第,略述則是:由知母至生起大悲心及清淨增上意樂為第一次第能熟道,由此知道眾生需要離苦,需要救護,所以為利一切有情必須成佛;懂空性及其眷屬為第二次第能斷道,懂空性之後就知道煩惱根源為我執,而我執是顛倒識,所以我執能斷,我能成佛;由發心立誓開始是第三次第不退轉道。此於後詳述。

 

字詞解釋:

1.     毗奈耶:或指律或律藏,或指由三學調伏心。此處指後者,也就是說第一次第是要令所化心續成熟,亦即令彼生起出離心[4]

 

 「如來不以為足而捨精勤,其後為說空、無相、無願[5],令證如來之理門。」

 

如來為具聲聞種姓者、具獨覺種姓者以及具大乘種姓者,講說補特伽羅自性空以及蘊自性空二種微細無我,因為若不證此微細無我,聲聞、獨覺也不能證得解脫,不能證得阿羅漢果。(依此,)賈曹杰說《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所說三次第的初二次第是說得小乘阿羅漢以下的引導次第,接著說第三次第,則是為了成立究竟一乘。

 與自續派以下不同,應成派主張聲聞、獨覺也必須懂法無我。為何聲聞、獨覺也要懂諸法無自相?這是因為只要還未通達補特伽羅自相空,就不能圓滿破除補特伽羅我[6];而能圓滿通達補特伽羅自相空,卻不能通達諸蘊無諦實、無自相者,則是沒有的;這是因為依應成見,若在遮破的所依(空基)──補特伽羅和蘊──區分孰為實有、孰為假有,而說蘊為實有,補特伽羅為假有,或於所破法自相有上作粗細的區分,這些都不合理。

 若疑:此引導次第若是針對大乘種姓者所說,則不應在說完二無我之後,還說個第三次第,因為(一)在講說了全圓方便之後,才是講說甚深真實義的時候、(二)即使是針對在相續中生起的次第而言,也是先生起前五度,然後才生慧度、(三)第三次第也是宣說微細無我;所以,第二次第只講了破粗分所破的三解脫門。則答:如同靜命阿闍黎於《中觀莊嚴論》中說入道次第分為利根的入道次第以及鈍根的入道次第;同樣,此處正說的是《寶性論》的主要所化大乘種姓利根者的入道次第,由此也能推知大乘種姓鈍根的入道次第。

 大乘種姓利根者先要以量成立為利一切有情必須成佛,次以量成立能夠成佛,接著才發菩提心立誓「為利有情願成佛」,這是因為:未先以理由確定能夠成佛,就誓願成佛,是鈍根的作法。其中,前者最初是透由善解一切有情被輪迴所苦,以及善解由知母等發起大悲[7]以及清淨增上意樂之理,從而以量成立為利一切有情必須成佛;接著透由通達空性及其眷屬,從而以量成立能夠成佛;接著才發心立誓。同理可知,小乘種姓利根者在發起唯求解脫之心前,也要先懂空性。而大乘種姓鈍根者,則是在生起菩提心[8]之後,才通達空性[9]

 總之,《聖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所說的三次第,直接講了引導一補特伽羅依次由入小乘至入大乘的次第,以及於直接進入大乘者中,引導利根者的次第,間接則是講了引導大乘種姓鈍根者的次第[10]。於第三次第,雖亦說到空性,但這部分是以方便分為差別而說的支分[11]

 

字詞解釋:

1. 全圓方便:菩提心所攝的方便。

2. 空性及「其眷屬」:空性之眷屬指與空性相關的法,是懂空性就能了解的,例如:實有執著是可以斷的,因此解脫也是可以得的[12]

3. 以方便分為差別而說:指於此次第,主軸是修菩提心,菩提心所攝的空正見是其眷屬,也就是說,此處所講空正見是菩提心所攝的空正見。

4. 證如來之理門:通達勝義諦。

 

「如來不以為足而捨精勤,其後為說不退轉法輪與三輪清淨,令彼等種種自性有情入如來境界。趣入且證如來法性,名無上福田。」

 此說於初二次第引導具聲聞、獨覺種姓者直至證得各自菩提,接著於第三次第引導彼等入大乘,為說斷絕自利作意、於圓滿菩提不退轉法輪,以及三輪清淨,令彼等入如來境界,也就是進入通達全圓方便分所攝的空性的道,證得如來法性,成為無上的福田。

 字詞解釋:

1. 種種自性:指三類具種姓者。

2. 不退轉法輪:不退轉指於圓滿菩提不退轉,也就是生起菩提心;不退轉法輪則是指講大乘廣行道的佛經[13]

3. 三輪清淨:全圓方便所攝的業、所作、能作等三輪皆自性空。

4. 入如來境界:指證得全圓方便所攝的空正見[14]

5. 證如來法性:證得如來自性法身[15],指成佛。



[1] 賈曹杰《四百論釋》(任傑所譯)對此偈的解釋:「對暫時不堪接受真性的法器,若說真性,就會譭謗一切因果作用,認為善惡無有區別,因為作惡則墮惡趣,所以最初若說善惡業因果,使人容易瞭解。首先應說善惡因果遣除造作非福惡業,這是正說的時機故。中應就我與五蘊以五種尋求皆不可得,遮遣二十種薩迦耶見的實執境,斷除粗我。其後於已經成就道器的眾生,就應該說補特伽羅無我。說無我亦顯示諸法無諦實,遣除一切邊執見的次第。誰若了知此說法的次第,彼就可以稱為有次第引導所化弟子的智者。譬如有善巧的的良醫,或以素食,或以葷饌,種種方法治療病者,能使病者得愈。

[2] 這不是指凡能遮惡趣的就是下士道。

[3] 直接講的是大乘種姓利根者。

[4] 老師補充。

[5] 依體、因、果依次修自性空之空、無相、無願。

[6] 所以,若要斷除輪迴,就必須懂法無我。

[7] 老師:此處重點是生起大悲心。於自身修無常、苦、空等苦諦、集諦的內容,會生起出離心;於一切有情修那些內容,則會生起大悲心希求彼等能夠出離、解脫,從而瞭解為利有情必須成佛。

[8] 此為引導大乘鈍根的第二次第。

[9] 此為此為大乘鈍根的第三次第。

[10] 老師補充。

[11] 對大乘種姓中的鈍根、利根者皆是如此。

[12] 老師補充。

[13] 老師補充。

[14] 老師補充。

[15] 老師補充。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52)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52

第四品 不放逸

 

根本頌(4041a

雖曾立誓言

願十方空際

眾生離煩惱

然我未離惑

 

出言不量力

豈非瘋狂者

 

我曾立誓:「願令遍十方虛空際一切有情脫離煩惱」,這麼有勇氣,但是現在卻連一個煩惱都無法克制,仍被煩惱主宰──自己的力量只有這麼一點點,還說要度脫一切有情心續中的煩惱,這樣難道不是瘋了嗎?就只是在瘋言瘋語。

 

根本頌(41b

故滅煩惱時

應恆不退轉

 

由了解如是理由,應恆常歡喜地趕走煩惱,不應從滅除煩惱後退,也就是說,不應由此退縮。

 

根本頌(42

我應耽著此

仇視與彼戰

 

相似煩惱相

滅惑故不屬

 

我應仇視眾煩惱敵並與之戰鬥,積極地耽著與彼等戰鬥的方法,不應承認煩惱是對的或對它置之不理,應全面地視煩惱為敵,與之戰鬥。若問:那麼,仇視難道不是一種過失嗎?緣自己心中的煩惱,然後想著:「我心中的瞋完全是一個傷害者,我一定要滅除它」,這樣想的仇視是順品,雖然現起這種類似煩惱的相、這種略微帶有仇視、略微粗暴的相,但是因為是朝向滅煩惱的方向,所以沒有過失。

 

根本頌(43

我寧被燒殺

或遭砍頭顱

然一切時處

不屈煩惱敵

 

「我寧可被燒殺,或遭砍頭顱」,說「寧可」的意思是「也行」,亦即無論如何都不說煩惱敵是對的,都不向其屈服。

 

根本頌(44

尋常仇敵逐出境

仍可佔據住他地

蓄積勢力後復返

煩惱怨敵不如此

 

如適才所說,要全方位地與煩惱敵戰鬥、與它對抗。與它對抗是有道理的,因為若能生起對治的智慧來摧毀煩惱敵的種子,煩惱就不會再生,所以一定要鼓起勇氣與它對抗。一般的敵人戰敗後即便暫時離開,等到在別處蓄積力量之後,總有一天會再回來戰鬥,但是煩惱敵就不是這樣,只要能打敗它一次,亦即只要能夠斷除煩惱而離繫,則往後就算遇緣也不會再生,因此有很大的差別。

(本書尚未出版,請勿任意流通。)

2023年10月8日 星期日

《寶性論》講記摘要 (13)

 《寶性論》講記摘要 (13)

20231007第一品 如來藏品

 

(辛二)成立彼義分二:(壬一)成立彼義的正理;(壬二)配合經教。今初:

 

若:既承許有情相續本就具足自性清淨與客塵悉皆遠離的二種清淨,又承許能淨的建立;對此則說:如此即是許有情的心相續既離客塵又不離客塵,這是承許互排相違之正相違的雙方有交集的亂說。

 

也就是說,他派既講有情相續本就具足自性清淨與客塵悉皆遠離的心,卻還要講一個能淨客塵的道,實在是自相矛盾。

 

字詞解釋:

1. 自性清淨:心是自性清淨,因為是諦實空;心若是諦實有,若是如我執所執般有,就不是自性清淨,就會無法離煩惱。心自性清淨不代表心就是清淨的,若心有煩惱,心就不清淨,就有了客塵。

2. 能淨的建立:道或道次的建立。

3. 正相違:此處不是講一般所說的正相違(直接相違),而是講如冷與熱這樣的不並存相違。

 

若說:有情法性的體性雖然無垢染,但是有暫時的垢染(客塵)[1];對此則說:會這樣說,顯然不知正理。你的講法若是指「心的本性與貪等煩惱的執持行相以及實執分別的執持行相皆不相順[2]──這樣的理解雖然是對的,但若說「心的體性無垢」,則這樣的用語有過失,因為:有情的心的體性為有法,應成正等覺,以彼自性清淨的心其自性(體性)離一切客塵故。此因是你所承許。

 

什麼是此段所說的「執持行相」?貪也會執實有,實有執著當然也會執實有,所以此處所說彼等的「執持行相」就是指實有,而心性是實有空,因此,心性不會與彼等的執持行相相符順[3]

 

自宗認為雖然有情的心是自性清淨,但不能說有情的心的自性(體性)是清淨的。這樣的講話方式雖不好懂,但於辨析時是很重要的。

 

又有許勝義諦為「常事」,說它是空掉一切世俗的甚深他空。對此則說:此他空是說勝義諦被「是世俗諦」所空(勝義諦不是世俗諦)?還是說勝義諦被「有世俗」所空(勝義諦上沒有世俗諦)?若是後者,則與你所承許的「勝義諦於一切動靜遍有」相違。若是前者,則失壞你所許的「堪示甚深他空之所化是究竟的最上根器」,為何失壞?因為這個最上根器,先是懷疑勝義諦這個常事是世俗諦[4],接著還需斷除彼疑,是這樣一個所化。

 

若說:他空是指「世俗不入勝義諦之真實(真實性)」之義;對此則說:

(1)    彼義若是指「瓶等世俗不成常事」之義,則聲聞經部宗等也應懂甚深他空,因為他們能以量懂瓶等是無常,不是常事。對此你若承許,則會失壞你所許「大中觀師才能懂甚深他空」的說法。

(2)    彼義若是指「瓶等不是諦實有」之義,則,既然瓶等諦實空即是自空之義,為何要稱彼義為他空?若說瓶以瓶空才是自空,說瓶等世俗諦如妄念、如兔角,則,因為這種說法相當於說瓶等世俗諦不是量的境,所以這種主張是損減一切世俗的究竟斷見;而損減世俗,必然也損減了勝義諦,因為若世俗諦不是量的境,勝義諦也不會是。

(3)    彼義若是指「瓶等不是勝義諦」之義,則因為瑜伽行諸師(唯識師)也承許瓶等不是勝義諦,如是彼等也成了通達究竟真實義的大中觀師。

 

若說:勝義諦須以修習通達,不能以分別聞思觀察;對此則答:勝義諦確實須以修習現證,但若彼不能以分別聞思觀察,則於可宣說勝義諦的所化前,就應無法講說勝義諦,如是佛亦應無法對所化有情宣說《般若經》。

 

(壬二)配合經教分三:(癸一)示《十地經》所說;(癸二)配合《聖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癸三)配合他經。今初:

 

有情的心以及其有垢真如,因垢染不淨,而以修對治力漸次淨垢,由此緣故,《十地經》中以淨治純金喻,於菩薩十地說漸次淨治見所斷、修所斷之理,以此講令有垢真如漸次轉變為無垢。

 

(癸二)配合《聖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分三:(子一)承啟;(子二)說喻;(子三)喻義結合。今初:

 

《聖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在宣說如來的事業後,說不淨的吠琉璃寶之喻。

 

(子二)說喻:

 

譬喻如下:

「善男子,譬如善巧寶師,善知淨治珍寶之理門,自寶山中取不淨寶,以利澀鹽水洗,此以粗髮織物揩磨淨治。不以為足而捨精勤。其後復以辛味飲食汁洗,次以毛氈揩磨淨治。不以為足而捨精勤。其後復以大藥汁洗,次以細軟布揩磨淨治。清淨離垢,方得說言大吠琉璃寶。」

 

(子三)喻義結合:

 

「善男子,如來亦復如是,知不淨有情界,知已為說無常、苦、空、無我、不淨可厭,令彼諸樂生死流轉之有情發起厭離、入聖法毗奈耶。」

 

譬喻中的三個次第可以用來講引導所化由小乘進入大乘的次第:如來於第一次第是講能熟道,於第二次第是講能斷道,於第三次第是講進入大乘以及證得佛果。見道和修道是能斷道,見道由空正見斷見所斷,修道由空正見斷修所斷;要生起如是能斷道必須先成熟相續,如來為此講說無常、苦、空、無我(獨立自主實質有的我空)、不淨、生死可厭、輪迴苦等等,令愛樂生死流轉的有情發起厭離,成為適合修行之身,這是第一個次第;接著如來就由空、無相、無願門講自性空的空性,令斷煩惱障,證阿羅漢,這是第二個次第;接著就要令轉入大乘並最終成佛,這是第三個次第。說上述三次第,是為了成立究竟一乘。

 

此三次第也可以用來講引導直接進入大乘者的次第,詳見後述。

 

字詞解釋:

1.     毗奈耶:或指律或律藏,或指由三學調伏心。此處指後者,也就是說第一次第是要令所化心續成熟,亦即令彼生起出離心[5]



[1] 自宗則主張有情法性的體性雖然有垢染,但垢染只是暫時的。

[2] 老師另譯,與江波所譯不同。

[3] 本段為老師補充說明。

[4] 依此處他派所許,只有勝義諦是常事,瓶等世俗諦則不是。

[5] 老師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