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份上師薈供時間是3月19日(星期二),時間上午08:00 開始,歡迎大眾一起來共修。3月16日格西拉應邀參加演講,歡迎有興趣者,可依下列網址https://reurl.cc/eL2l8x 報名參加。當天(星期六 14:00~16:00)課程-寶性論 -暫停一次,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javascript:void(0)

2022年9月25日 星期日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6)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6 

第一品 菩提心的功德

此論的正文分十品,第一品〈功德品〉中,先開示菩提心的利益,接著講受持彼心必須透由七支來集資、淨障、增長,要以此三為前行,因此就談到受持菩提心的方法;接著第二品是講懺悔;然後第三品是講受持菩提心之理這一類的內容。接著在發心之後,要修學六度菩薩行,其中布施散見於前後許多品,因此沒有另外講一品。另外,因為令戒清淨的主要方法是不放逸和正知二者,所以就從能淨這方面講了〈不放逸品〉和〈正知品〉這二品。接著分別講了〈忍辱品〉、〈精進品〉、〈靜慮品〉和〈般若品〉。然後講了第十品〈迴向品〉。在木雅遍福所著的釋論中,提到了紮巴竹仁波切的一種講法,是依「菩提心極珍貴,諸未生者令生起,令已生者不衰退,輾轉增上恆滋長」這個偈頌的意趣來解釋《入行論》亦即,針對菩提心「未生者令生起的方法講了〈功德品〉、〈懺悔品〉以及〈受持菩提心品〉等三。針對發心後「令已生者不衰退」的方法,就講了〈不放逸品〉、〈正知品〉和〈忍辱品〉等三。「輾轉增上恆滋長」,為了令發心越來越增長,講了〈精進品〉、〈靜慮品〉和〈般若品〉等三。以上共九品。這樣,心未生者令生,已生者守護令不衰退,並讓這個好好守護的菩提心越來越增長。另外,為了迴向給所修善根越發增長,以及迴向給有情的利益,所以講了第十品〈迴向品〉。仁波切講的這個總綱非常有深意。

根本頌1

此論未說昔所無

修辭吾亦不善巧

是故未敢言利他

為修自心我撰此

 此偈是謙遜之語。總的來說,阿闍黎自己是一位自處極為卑下之人,這由後面會出現的「合掌誠勸請」等偈就能表明。就像《釋量論》字面上直接講的是觀待自己的目標,字面下間接才講了觀待他者的目標,同樣,在此論中,我沒有講說一個前所未有的所詮,也沒有在講說一個之前就有的所詮時,以用字優美、修辭與眾不同的方式講說,或是以一個新的、不同的方式講說,這些我都沒有做。若是為了計算聽了多少以前未聽過的所詮來累積數量,或只是關注文字,就沒有必要閱讀此論,因此阿闍黎就說自己沒有什麼特別要去利他的意樂,而是「為修自心我撰此」,於聞思修學經論後,為了不忘記那些內容以及為了容易想起,所以我造此論。

宗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除了要閱讀,還要如所讀那般思惟。與此說相同,此論除了講菩薩的修道方法之外,沒有在講歷史故事。如果是歷史或傳記,只要聽過一遍,再聽第二遍時,除了一般固定的內容,不會有別的;又若只是關心詩詞的修辭,則除了關注字詞以外,不需要去關注義,像這樣的人就不需要《入行論》。《入行論》是為了希求法的人講的,所以,直至獲得菩提,都要一再聽聞、一再修習。「雖然不是聽到一個先前沒聽過的,但是聽懂了一個先前不懂的」,修學時雖然與這個說法一樣,會有新的理解,但是不論有沒有產生新的理解,主要還是要一再地修。譬如,昨天吃過,不代表今天不必再吃,為了長養身體,天天都得吃;同樣,為了讓心增長,對於以前聽過的所詮,要一再聽聞,一再思惟,一再串習,要透由聞思修熟練起來。希求法的人並不需要聽到前所未有的新內容,如同講到地獄苦時所說,所謂的修行佛法就是要讓心趨向法並且熟練起來,所以之前聽過的,要一再聽聞,這樣做才對。如同「依義不依語,依法不依人」所說,修辭的好壞對於修行人而言沒有差別,只要他思惟法義,以清淨的意樂希求佛法,這樣就具備所化之相,就可以成辦利他的目的。因為想到若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就很難利他,所以說到是為了自利,直接講的是觀待自己的目的。

根本頌2a

為修眾善由造論

吾信亦得暫增長

若問:那麼,有什麼自利的目的呢?「此等[1]」中的「此」是指:雖然阿闍黎真正的論還待造,但是阿闍黎心中已經有圓具十品的《入行論》的規劃安排,所以對此用近語。造這樣的一部論時,要一再地思惟、分析觀察,所以,透由造這部論,一定可以藉著串習熟練而讓佛子菩薩心中的信心越來越增長。這是說對造論者自己有幫助。此處以「暫」字之力表示若圓具相、若具器,也會有機會利益他者。也就是說目前暫時是以令自己信心的力量越來越增長為目的。

根本頌2b

與我同具善緣者

若見此論亦獲益

 「若」或如果所化他者與我自己同具善緣,或同界,或同想法,則見此論就可能會有利益。

以下正說此論。

(本書尚未出版,請勿任意流通)

 



[1] 此偈第二句藏文中有此等」。整句直譯為「由此等亦暫增長」。

具有內容的皈依

當我們對菩提心、空正見有極大的信心、希求、熱忱,是真正落實了修行。我們的皈依、發心等,有時候容易淪為名詞,不具有意義。「很希求菩提心、空正見,希望用菩提心、空正見來護佑;若沒有了菩提心、空正見的護佑,就無法脫離輪迴」,有這樣的想法,會有真的對佛法的信心、皈依心,這當中皈依的內容都有了。


如果沒有這樣的想法而皈依,如「希望佛陀來保護我,拉我一把……」,這樣就不具備佛教皈依的內容。後者是種很尷尬的情況,問到他有沒有向佛陀求依靠呢?也不能說沒有,但是實際上是不具備內容的,他只是把佛陀當作一個人,希望佛陀能拉他一把。很多時候,我們皈依佛陀、皈依三寶,都是後者的情況。

學經教的人一定要清楚此二的差別,這點很重要。

學佛是為了修行,修錯了,不能算是有修行。大德們講了很多法,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解脫,短期的目的是為了修行;要修行,就要知道修行之法,因為要知道修行之法,所以才有必要講那麼多法。我們往往學歸學,修的時候又跟沒學過經教的人的方式一模一樣。那些沒學過經教又愛修行的人,有自己一套的修行,但是那一套很難是通向、接近三士道的。然而,我們學了一點經教的人,卻一直改不過來,這是為什麼呢?我覺得問題點可能是信心方面,也就是學歸學,但是並不是真正相信自己所學的內容。


(見悲青增格西,2022/9/15攝類學課)

 

2022年9月18日 星期日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5)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5 

《入菩薩行》

名義以及翻譯禮敬等

印度語:菩提薩埵 雜雅 阿瓦打日

藏語:入菩薩行

先說「頂禮一切佛菩薩」,然後是名義和譯者禮敬、論義、結義等三。又或是說首善前言、中善論義、後善結義也可以。首先講論名來指明是何論,論名與所詮義有關,是依此取名為「入菩薩行」。提到印度語及藏語是為了表示此文是從印度語翻譯,所以來源清淨,也有植下梵文習氣的目的。「頂禮一切佛菩薩」是譯師翻譯此論時所說,目的是消除翻譯時的障礙。

根本頌1

善逝具法身佛子

諸應敬者敬禮已

今將依教略宣說

趣善逝子大總集 

阿闍黎首先在造論之始禮讚,禮讚的對象有:「善逝具法身」,解釋為佛也可以,或是解釋為具有善逝的智悲功德以及其果斷證功德的大乘法寶,這樣往下解釋為法寶也可以,或解釋為「具圓滿的法身功德的善逝」,這是講法和佛二者;「佛子等」主要往上解釋為菩薩僧眾;「諸應禮敬者」指應禮敬的聲聞獨覺、菩薩聖者、圓具律典所說之相的親教師及阿闍黎等。「敬禮」指恭敬禮拜諸應禮敬的對象。

「善逝」梵語為「蘇嘎達」,「蘇」指善,「嘎達」指已逝或已去。此處已逝與證悟同義,包含證善逝以及斷善逝,透由說「善逝」來結合斷證二者。這樣所謂的「善逝、妙逝、樂逝」,如同《釋量論》解釋時所說,都要理解為證善逝以及斷善逝二者。

現在於我等相續心中,若具足順緣,遠離違緣,明了境的能力就會漸漸增強,之後就能現前地、赤裸裸地通達境的究竟實相,能夠現起如是聖者智。以此智無倒通達真如究竟實相,就是證悟真如。依串習彼之力,於所修義獲得明現並生起現前觀見真諦的智慧時,便不再由彼衰退。總之,透由多緣聚合,長時修持彼,從而能力圓滿,這樣的功德即為堅固證。如是通達無我的智慧,若透由具有方便的支分以及具足修習的支分,以對治力滅除障礙了知所知的一切垢染,從而遠離障礙的話,就可以赤裸裸地觀見任何可明之法──任何如所有以及盡所有所攝的所知都能圓滿現前,如是即為無餘證。此即說為具三特法的善逝(證)功德。

新證成的無倒之見或先無而新證成的了悟,之後透由長時修習,它的力量會漸漸增強,同時它的敵方不順品的力量也會漸漸減弱。例如,我執執著等煩惱,作為其敵方的對治力有多增長完備,與之對敵的煩惱的力量就會有多弱小;最後在對治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生起現前觀見無我義的聖者智,能夠對治並斷除某一種見所斷。這樣的斷除,與透由修習粗靜相的禪定來暫時壓伏煩惱現行不同,是透由令所斷煩惱不能再生的方法斷除,所以是善斷;那些煩惱即使遇緣也不會生,所以是不再退轉斷;因為是以具一切方便相的無分別智作為一切所斷的對治而斷除,所以是無餘斷。這就稱為具三特法的斷功德。

稱佛為善逝的原因:佛具有究竟的斷功德──要得到究竟的斷功德,就要有越來越增長的證功德來成為所斷的正對治,正對治以對治力滅除一切所斷,使其即使再遇緣也不會再生,也就是連其種子一起斷除斷功德越來越增長,最終會斷除障礙瞭解一切所知的所有障礙,從而令一剎那的心於一剎那頃遍知一切所知──具有如是究竟功德的唯獨只有佛。雖然菩薩也會希求自利法身,但是為了有情,主要還是希求色身。此外,為了如願滿足所化有情暫時及究竟的利益,只要有情方面出現機緣,自己這邊就有能力去究竟利益他──這樣的事情未得佛果是辦不到的。依內道佛法,既沒有世間造物主,苦樂也不是佛所造,是由有情自己的業主宰,因此量等虛空的一切有情若要具有究竟樂、遠離一切苦,就必須由有情自己方面生起精進,才能消除一切苦因,成辦究竟的樂因,除此之外,善逝也沒有任何辦法。所以,若不能如實了知有情的界、意樂、隨眠,就不能於他有情宣說究竟的取捨處。所知障障礙如實了知有情的界以及種種希求,而在會毀掉自己的煩惱障以及障礙了知所知的所知障二者之中,菩薩打從心底討厭的基本上是所知障。

盡除所知障之前必須能夠盡除煩惱障,而其根本就是愚痴諦實有的執著。諦實有執留下的習氣障礙了知所知,障礙證得同時了知二諦的無上智。因此,若未盡除能留下習氣的煩惱,就沒有辦法斷所知障,所以二障必須依次斷。

簡言之,為了能究竟利他,僅僅了解宣說對象現今的界和希求並不夠,還要完全了解他們先前有無哪些善習氣,否則就辦不到;而要了解這一切,若不能斷除所知障就無法做到,所以若沒有得到佛果就辦不到,情形就是這樣。菩薩如是修心,漸次依對治來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從初地開始獲得殊勝的斷證功德,到最後證得斷證究竟的佛地,此時就現證了善逝。

這邊主要的禮敬處有佛果地的教證功德以及斷證功德,另外,彼之能成──有學道菩薩心相續中的法以及修學道的菩薩僧眾,還有聲聞獨覺等,一切堪為敬處皆禮敬。「ཏེ」連結到後面剩下的內容。若問:頂禮後接著要做什麼?要造論。若問:要造一本什麼論?則如「趣善逝子大總集」所說,類似是善逝佛子菩薩行的總集。首先發心,中間學菩薩行,最後現證果圓滿的佛果位,這三者總攝了一切菩薩行;又或是,因為於此首先講發心,其後開示如何修學六度菩薩行,所以佛子所要現證的果位[1]之中就有類似菩薩行的總集;又或是解釋為三種戒──菩薩的斷惡行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這三種戒之中就攝集了一切菩薩行,所以要講類似佛子菩薩行的戒,這樣解釋也可以。又,菩薩行若分為進入的行、修學的行、已成的行等三來講,則進入的行是指發心;第二個指六度之行,簡單講就是三種戒;第三個用了過去式,所以要理解為前二者的果,也就是其果佛果位。在〈智慧品〉有簡略說到這個果的內容。「趣善逝子大總集」中的「子」有解釋為由善逝語所生之子或解釋為心子。也就是說,要寫的是善逝子的總集,也就是要寫一部以略攝的方式開示菩薩行一切關要的論。

「今將依教略宣說」,針對這句話,若問:那麼,若是造新論,此論難道不是自己臆造的?就答:沒有自己臆造的過失。佛薄伽梵講了很多深廣的經典,其中《華嚴經》是開示學菩薩行的學處的主要經典,而此論是跟隨以《華嚴經》為主的大乘經而說,因此與經的密意相符順,所以不是自己臆造的。若說:那麼,因為經中已經廣宣說,不僅不必新造,還會有重複的過失。就答:也無此過,因為只是略攝而說。經中開示了非常廣的內容,劣慧者難以瞭解,因此以略攝的方法講說,所以沒有重複的過失。

以上是講禮讚和造論者誓言。

(本書尚未出版,請勿任意流通)



[1] 此處指菩薩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