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份上師薈供時間是3月19日(星期二),時間上午08:00 開始,歡迎大眾一起來共修。3月16日格西拉應邀參加演講,歡迎有興趣者,可依下列網址https://reurl.cc/eL2l8x 報名參加。當天(星期六 14:00~16:00)課程-寶性論 -暫停一次,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javascript:void(0)

2019年9月8日 星期日

《廣論奢摩他章略講》前言


一、下中上士道都是修止觀的前行
對於修止觀,許多人都抱持著濃厚的興趣,也會閱覽這方面的書籍。有時候還會先入為主地認為這類的書應該要講什麼,像是怎麼打坐、怎麼呼吸。聽到人家說《修次中編》等書有講如何修止觀,就去找來看,可是重頭翻到尾,講的都不是自己想看的。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是以自己的想法為準,我們自己想像的修行,與經論所說的內容大大不同。
「止」,字面的意思是止住;「觀」,字面的意思是研究、觀察。戒律指示我們要遠離世間,到僻靜處修行,但是我們到了偏靜處,心還是很散亂,所以經典就教導很多控制心的方法。我們都是初學者,心未調伏,一遇到境,煩惱也就跟著現起。如果是菩薩,因為內心已經調伏了,所以就算穿金戴玉,也不會被五欲所染,也就不一定要離開憒鬧處才能修行。我們現在是被煩惱控制,若要逆轉過來,讓心能為我們所用,要控制煩惱。要怎麼控制煩惱?要從控制身開始。先遠離人群,到容易生起出離心的環境,如此一來,心就容易靜下來。身對花花世界的追求比較容易控制,心不斷攀緣五欲,對境生起種種分別、欲求,就比較難控制。但是如果沒有控制分別、欲求,心就很難安住;控制了欲求的心,就會接近止,從而達到止。
講這些是要說,其實《廣論》從依師開始,修暇滿、念死無常……,到修菩提心,或說從下士道、中士道到上士道的所有教授,都是在教導修止觀,而且是最好的教授,因為這些內容都在導引我們不貪、不瞋等,令身心不耽著於五欲。了解這點很重要,不要只是消讀文字,像知道了修止的功德,就拼命記住;沒掌握到義理,記住了也沒用!先了解為什麼要修止、修止的功德、修止的方法,這樣才能心甘情願地將散亂的心收回來、讓心止息。讓心收回來的最好方法,其實就是我們現在所學的下、中、上士道。先認清這點,以後聞思修的內容都是這些。如同習武要先練基本功,基本動作反覆練習個三年、五年,爾後功夫自然就成了。聞思修的「修」指的是止觀,修的內容就是聞、思產生的,不是所聞、所思與所修的內容別別無關。
所以前面那個問題:我們想修止觀,翻閱了經論,卻以為經論講的都是其他的內容,翻完書也找不到可修處,這其實是自己的過失。


二、止觀的內容不應拘限於止觀章所說
《廣論》觀章以前是依無著菩薩《瑜伽師地論》等來解釋,觀章是依應成派的觀點來講空性。止觀不等於修空性,止觀的內容有多,如菩提心、出離心、五神通、無間道、佛的十八不共法等都是止觀的內容。可以說整部《廣論》從依師開始都是在說止觀。但是為什麼僅在說空性時才用「止觀」之名呢?這是將整體的名字取給別體。菩提心、出離心等也都是止觀的內容,只是它們都未得「止觀」之名。所以第二點:不要將止觀的內容拘限在止觀章所說,其實整個《廣論》都是在講止觀。

三、止觀並非不可言說
再者,我們會認為止觀是不可言說、只能體悟的,然而止觀並不是不可言說的,包括空性、佛菩薩的智慧都是可言說的。經典的確會出現「不可言說」一詞,但那是相對而言,例如我可以描述空性,但是要講出某人懂空性的情況,那就不行了;又如我們可以講說無常,但是要講出與佛陀證悟無常等同的情況,那是不行的。所以「不可言說」是針對行者當時的情況而說,如「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是針對聖根本定而說。這不難理解,如果要我們描述吃糖的感覺,我們會說糖是甜的、酸的等,可以講講吃糖的感覺,但是講說的內容與舌上親嚐味道是有差距的,所以也是無法如實言說,而不是不可言說。《廣論》止觀章,在解釋止觀方面很有名,將止觀講得十分清楚。

四、任何修行都要用三主要道攝持
《廣論》止觀章之前,已經講了出離心、菩提心的內容,觀章會講空正見的內容,這樣三主要道都具備了。我們任何的修行都要用三主要道攝持,這點非常重要。做任何事,如布施、持戒、忍辱,能以三主要道攝持,就會是成佛的種子;不是這樣的話,就是個善因而已。其他的法類,如枝葉般繁多,不是說它們不重要,是要將它們都歸納到三主要道中來修持。種敦巴尊者初遇阿底峽尊者時,阿底峽尊者就將道次第的教授傳給他;後來無論聽到什麼法,種敦巴尊者都會將它納入道次第來修持,聞思修皆是如此。如果不是這樣修習,法就會成為單一的法,沒有頭緒;任何修行都歸納到三士道中,以三士道串聯,就會成為很好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