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份上師薈供時間是3月19日(星期二),時間上午08:00 開始,歡迎大眾一起來共修。3月16日格西拉應邀參加演講,歡迎有興趣者,可依下列網址https://reurl.cc/eL2l8x 報名參加。當天(星期六 14:00~16:00)課程-寶性論 -暫停一次,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javascript:void(0)

2023年6月19日 星期一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40)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40

 

根本頌(2223a)

如昔諸善逝

發起菩提心

並依次安住

菩薩諸學處

 

如是為利眾

我發菩提心

 

針對正行受持菩提心,布敦仁波切將此偈解釋為單獨受持願心。

 

根本頌(23b)

如是亦依次

修所受學處

 

前者若加上「如是亦依次,修所受學處」,就解釋為受行心的儀軌。大班智達薩桑馬第等智者也如是說,但是在賈曹傑的註釋裡好像是說這樣解釋不合理。

 

總之,對於願心行心是否一起受,還需做一些觀察。做法最容易且清楚的就是於《菩提道次第廣論》及《略論》中有的,用它來單獨受願心。《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品》的釋論中說若以此為受持行心的儀軌,就會非常清楚明確。又如《集學論》中談到,應該是《大莊嚴法門經》吧,裡面有四、五偈,似乎有依這幾偈來受行心戒的。這些是清楚的。以前智者們針對《入行論》的這個部分的確有不同的解釋,無論如何,若問此處到底在講什麼?則答:如何受戒──往昔諸菩薩如何發心以及如何修學學處,以彼為範,我也一樣,要發心,然後修學一切學處。總之,僅僅想著我要受持此心,或者僅僅緣著此心生起永不棄捨的想法,這樣是不夠的,一定要受取行心,生起想要修學學處的希求心。

 

「如昔諸善逝,發起菩提心,並依次安住,菩薩諸學處;如是為利眾,我發菩提心,如是亦依次,修所受學處」,如往昔諸善逝修學學處,以彼等為範,我也要為了一切有情暫時的安樂和究竟的利益發起殊勝菩提心,並且順應自己心性的程度,依次第修學菩薩學處,也就是六度以及四攝等一切學處。這就是正行受持菩提心。

 

接著是結行的儀軌──修歡喜心。

 

根本頌(24)

智者以淨信

受持菩提心

後亦為廣修

故讚嘆此心

 

以極清淨的心發起如是賢善心且欲修學學處者,就是具慧者。此偈是說,結行也是為了讓菩提心越來越增長廣大故而這般讚揚自心。

 

根本頌(25)

我今生有果

善得此人身

今生佛家族

而成佛心子

 

因為今生在此受了菩薩戒,所以我的生命已經有果了;於今生我獲得了人身,並值遇佛法,而且是遇到其中的大乘法,又因為發起了殊勝菩提心以及受取了菩薩戒,所以如今我已經生於佛家族──這是在講真正具相者。至於我們則要這樣想:(因為受了菩薩戒,)我已經變成具緣者,不久之後就能成為真正的具相者了。這樣想就可以。「今生佛家族,而成佛心子」,這是自己稱讚鼓勵自己,也就是在修歡喜心。這樣做並非希求「成佛心子」的美名,也不是為了利得與地位這類事情。那麼,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讓自己鼓起勇氣立誓成辦他利。

 

根本頌(26)

我今務必作

符合佛族業

應莫染污此

無過尊貴種

 

於今不論我面臨任何情況,心中都務必只想著:為了有情的利益,我要去修學與已發起殊勝菩提心的諸菩薩的種性相符的事業,如四攝、六度等利益有情的菩薩行。最極清淨嚴謹的菩薩戒──無過或遠離自利作意的垢染──其主要戒除的就是自利作意。若摻雜了自利作意,就會導致菩薩戒衰損,所以說要非常小心。如同《集學論》所說,菩薩即便放逸受用五欲,只要心不摻雜自利作意,就還是具有菩薩戒;若心沾染自利作意,或未能戒除自利作意,則不論其所依身如何寂靜調伏清淨,仍是壞菩薩戒。《集學論》中引用了許多佛經來講這樣的內容。此處「無過尊貴種」是說,阻擋希求自利的心,專注地承擔他利,這就是菩薩根本的思惟方式,而安住於如是種性者,無論自己遇何緣,都一定不要被相違品的垢染染污。

 

已獲難得之心後,修歡喜心:

 

根本頌(27)

如盲於廢堆

拾獲稀世寶

如是何其幸

我發菩提心

 

我等能力差、時濁、根與慧皆劣,但就如《入中論》所說,雖然生於時濁、煩惱濁等五濁之時,非常不好,但是因為具有上師善知識的護佑,而能依靠賢妙的論典生起了賢善心,這樣的緣分真是太好了。如是心中想著已經獲得了一個極其難得的心──這就像盲者從垃圾堆中撿到了一個如意寶,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如今何其幸運,對大乘佛法得到信解,並且依由上師善知識的恩德獲得了菩提心。

 (本書尚未出版,請勿任意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