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份上師薈供時間是3月19日(星期二),時間上午08:00 開始,歡迎大眾一起來共修。3月16日格西拉應邀參加演講,歡迎有興趣者,可依下列網址https://reurl.cc/eL2l8x 報名參加。當天(星期六 14:00~16:00)課程-寶性論 -暫停一次,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javascript:void(0)

2024年2月25日 星期日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69)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69

 

第五品 護正知

 

 根本頌(79

言談當稱心

相關語義明

悅意離貪瞋

文雅量適中

 

與他有情講話時,應衷心以順彼心意的方式來講,前後語義要相關,時機要恰當,語義清楚易懂,讓對方悅意稱心,自己這方面要斷除貪瞋等惡動機,用語溫和而廣略適當,聲音大小適中,除非對方耳朵有問題,才配合提高聲量。

 

根本頌(80

眼見有情時

念我唯依彼

方能成佛果

正直慈眼視

 

同樣,以身體舉止為例,眼見有情時,不要小看、藐視、輕視彼等,要想著:我成佛要依靠這些境,他們是我證成佛果的因──應如是正直而慈目以視。

 

與此相關的還有:任何善都會因為田、意樂以及時間的差別而變得力量強大。

 

根本頌(81

恆常由希求

或依對治起

供施德恩苦

由此成大善

 

造善在時間方面不是一兩次,而是恆常地精進;意樂方面是由強烈希求的欲樂──以這樣的意樂發起,或是以不貪、不瞋、無愚痴的善根等力量強大的動機來發起;田的方面是指三寶等功德田、今生的父母等恩田、窮人等苦難田,若緣彼等造善,則彼善力量強大。對父母老師的恭敬尊重,不是只是世間的風俗而已,而是非常重要。父母對孩子有多少慈愛守護,孩子對父母就會有多少恭敬承事與報恩,這似乎是法性。如是,年長者不要小看年輕人,年輕人聰明、頭腦清楚,長者要關心他們,予以慈愛及保護,年輕人則要盡量去吸取長者的經驗,若能如此,彼此就能建立良好的關係。對苦難田如窮困者及病人,就應該幫助他們,這很重要。

 

未來我們在家鄉重聚時,西藏的男女僧眾若能像基督教的神職人員一樣,在醫院及學校服務,或照顧老人及重病之人,這樣就很好。出家人中,最好的是終生修行而遠離世間;其次一類則是在寺院裡為了將佛法一代一代地傳下去而護持佛法;另一類則是透由在學校承擔起教學的工作來承事。此復,不論佛法在寺院裡保存得有多好,若在社會上了解及關注者少的話,就相當於佛法在步向衰微,所以,若能透由出家人來解說佛陀的教法,就一定能夠有相應的利益。接下來的一類,若能幫助或照看守護老、病、弱小者,能確實做到經書中所說的「於受苦者成大善」,這樣也很好。

 

根本頌(82

善巧具信已

我應常行善

然造眾善時

不全仰仗他

 

要依由田、意樂以及境時來成辦力大善業,瞭解並精通這些內容之後,應由具信心之門恆常造作這樣的善業。若未好好了解這個道理,就會總是需要去問人;若之前有真正地聞思而有很好的理解,就完全不必依賴他人,自己運用分辨是非善惡的智慧就會知道並確定如何實踐。

 

根本頌(83a

施等波羅蜜

上上尤勝妙

 

此復,成辦善業時,如同「為粗為細故」所說,六度的修行因為是前前粗而後後細、前前易而後後難,所以下下的修行圓滿時,不要以此為滿足,應修學上上者;因為上上者更加深細,所以下下者圓滿時,應追求更加勝妙的上上諸修行。

 

(本書尚未出版,請勿任意流通。)

2024年2月18日 星期日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68)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68

 

第五品 護正知

 

 根本頌(72

不隨意移座

勿發大音聲

開門勿粗魯

溫文令他喜

 

此外,安放座椅座墊時,不要漫不經心地弄出很大的聲音,開關門時也不要驚嚇到旁人而要輕輕地開關。若發出很大的聲音,就會顯得是一個我慢很強的人,失去恭敬的態度,所以應恆常舉止溫文,也就是要去除我慢而謙抑。

 

若想:這樣做有何目的?則答:

 

根本頌(73

水鷗貓盜賊

悄聲匿跡行

成辦所欲事

能者恆修此

 

盜賊等不發出碰撞的巨響,悄無聲息地匿跡而行,所以能成辦所欲事,同樣,跟隨導師的我們應學習能仁的行誼事跡,以寂靜調伏的方式作為一切有情的善友。此外,若問:說話時應如何行?

 

根本頌(74

善巧勸勉他

未請若有益

應恭敬頂戴

恆為眾人徒

 

應善巧於勸勉他有情依次第修習斷惡修善的心;若他有情講了對我有幫助的話,我就應該對他恭敬頂戴。總之,應恆為眾有情的弟子。

 

根本頌(75a

應於善說者

讚其言為善

 

他有情若講了具利益、具正理的善說,就應當稱讚其言為善,說「你講得真好」、「確實是真的」。

 

根本頌(75b76a

若見他修福

應讚令生喜

 

私下讚他德

讚他當隨順

 

若見他有情累積福德,是行為賢善之人,則應於無不便之時,當面稱讚他做得很好,讓他歡喜;若不方便當面稱讚,就應非公開地私下稱讚,說某某人做了能帶來白異熟的善事,稱讚他這些事做得很好。若他人稱讚某人,就應隨順彼而說。

 

根本頌(76b

若他稱己德

應知彼識才

 

以前有位喇嘛講法時,說了:「光頭、絡腮鬍、肥碩的脖頸等三是僧人的莊嚴」,下面有位老出家人因為有此三者,就把頭抬得高高地,很高興,喇嘛見此就馬上說:「三者俱全是惡兆」,那位老出家人就把頭縮了回來。有這樣的軼事。自己有一個微小的功德,若某有情知彼為功德而稱讚自己,不要因為他稱讚自己,就覺得自己真了不起,不要生起如是我慢,而是要想著:「他能夠視功德為功德,這非常好」,應以這樣的清淨心看待對方。

 

根本(7778a

諸行為歡喜

財購亦稀有

故令他喜德

他享歡喜樂

 

我今生無損

後世亦得樂

 

這樣不論身體的舉動或言語一律都會帶來喜悅。簡言之,若三門所作一切諸行都能讓他者生喜,自己就會滿足心安。自他雙方心中像這樣的寂靜快樂,這樣的歡喜,在哪個店裡都買不到。對此昆努喇嘛仁波切說:我們去買東西,若帶著錢,去印度各大城市想要什麼都買得到,但若去買歡喜,就沒得賣,歡喜必須由自己透過思考來成辦。透由使他有情歡喜的賢善行以及功德來使自心滿足,自己要能夠享受這樣的喜樂,其果則是今生不會有不幸及損害,於來世也一定只會帶來喜樂。

 

反之,若他人歡喜,自己卻對此不但不感到滿足高興,反而是別人高興,我就不高興、嫉妒,這樣又會如何?

 

根本頌(78b

由過苦不悅

後世苦更增

 

「過」雖然是一個總名,在此處則是指與前面所說相反而行──對他人的圓滿生起不悅與嫉妒──若這樣,則於今生,嫉妒有多久,自己就有多久不歡喜,除了因為心胸狹窄而不快樂,還會因此生病,並於來世引來極大的苦。

(本書尚未出版,請勿任意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