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份上師薈供時間是3月19日(星期二),時間上午08:00 開始,歡迎大眾一起來共修。3月16日格西拉應邀參加演講,歡迎有興趣者,可依下列網址https://reurl.cc/eL2l8x 報名參加。當天(星期六 14:00~16:00)課程-寶性論 -暫停一次,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javascript:void(0)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廣論毗缽舍那章開課前言---種種子的重要

今天是新課程的開始,有這麼多希求成佛的善男信女真是太好了!我們希求的目標很殊勝,是佛果菩提。對一個修學大乘佛法的人來說,連聲聞、獨覺這樣的解脫之果都不是追求的目標,是為了佛果菩提而學般若。
已經講過奢摩他章了,其中談到要修止,不修止,後面的功德都無法生起。所謂得止,是要能在自己的所緣境上,想安住多久就能安住多久,且得身心輕安之樂。即便得止,即有於所緣境心一境性、明顯、有力的禪定,也不應該滿足。為什麼呢?一方面,外道也會有止,很多外道都有前五通;另一方面,只具有止,不要說大乘,連聲聞、獨覺之果都證不了。要得到三乘任何一果,都必須學般若。學過地道就知道,要至資糧道中品以上,必須得觀,因此一定要懂空性。
我要講的是,應是為了成佛而來學空性,至少要為了獲得解脫而學空性。在座各位是為了這樣的願望來學法嗎?如過有這樣的願望,從某一方面來說,是具備法器的。若想都沒想過,只是覺得內容很難,來試讀看看,就不知道這個根器該怎麼說了!

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

略說應成派的心類學


        以下講應成派的心類學。通常心類學課講的都是經部宗的心類學,但是符合事實的其實是以下所講的這些內容。以前因為我們對經部宗所說的心類學認識不夠,所以一直沒有把它提出來講,現在熟悉經部宗的說法後,再做差別比較,就容易理解應成派的說法。

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

了義與不了義

在有部、經部來說,所謂了義指的是可如言而取,佛經一定是了義的,沒有不了義的佛經。所以初轉法輪一定是了義經,有部、經部根本不承認第二轉法輪、第三轉法輪,認為那並不是佛說。此外,像大乘會認為佛陀說過「外面有沒有下雨」之類的話,有一部份小乘也承認佛說過這類的話,但是有一部分小乘認為佛陀沒有說過這類的話,因為這些話沒有太多意義,而佛陀講的話都是有法義的,所以佛陀沒說過這類沒法義的話。認為佛陀講過這些話者,會說這是有意義的,因為佛陀關心來者,來者會因為高興而聽法。總之,《宗義》教本說到,有部、經部只承認了義經,而了義指的是可如言而取。這是早期的情況,後期有部、經部也承認大乘是佛說,這樣一來,他們就要承認佛經有了義與不了義,可是這沒有經典記載,要自己推論。到了唯識宗,唯識宗亦認為可如言而取是了義,只有第三轉法輪是了義經,其他都不是。

三轉法輪(二)各宗的觀點

唯識宗的觀點:
對於三轉法輪,產生了唯識宗、中觀宗不同的主張。有四家不同的解釋:唯識宗的解釋,應成派的解釋,自續派二說以獅子賢尊者為代表的一派及以清辨論師為代表的一派。
先說唯識宗的解釋。唯識宗的開創者無著菩薩認為,《解深密經》分別了義與不了義,及說究竟三乘,皆如言可取。也就是,《解深密經》如何分別了義與不了義,他就如此判定,所以初轉法輪、第二轉法輪是不了義的,第三轉法輪是了義的。

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

三性三無性

在講中觀宗的觀點時,說瓶子是諦實空,這就牽涉到三個內容,瓶子、諦實、諦實空,也就是瓶子是主題,諦實是所破的我,瓶子的諦實空是空性,是要證得的。所以對中觀宗而言,可以說瓶子是依他起、所破的我是遍計執,空性(諦實空)是圓成實。雖然中觀宗比較少用依他起、遍計執、圓成實這三個名相,但是這樣說也是可以的。對唯識宗來說也是一樣,瓶子是依他起,瓶子是外境是遍計執,瓶子是外境空是圓成實。依他起、遍計執、圓成實是三性。一切無常法都是依他起,一切空性都是圓成實。遍計執則有存在的與不存在的二類,前者,如虛空是遍計執,而它是存在的;空性以外的常法都是遍計執。後者,如兔角、所破的我等是遍計執,而它們是完全沒有的。

三轉法輪(一)需辨了不了義

佛陀說了很多法,歸類起來可以分為三藏、十二分教等,若從內容去講,不外乎引導有情解脫、成佛。無論是解脫或成佛,都必須培養空正見—人無我的空性智慧,或法無我的空性智慧,其餘的修行,也都是幫助空正見的培養。在講空性時,佛陀自己講了三個不一樣的內容,初轉法輪時講說的,與第二轉法輪不同,第二轉法輪時講說的,也與第三轉法輪時講說的不同。對此,如果是外道,可能就會說這是有衝突的;自宗是說,因為所化有情不同,所以講了三轉法輪的內容。

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

《覺燈日光》簡體版下載

由臺灣國際藏傳法脈總會提供,《覺燈日光》簡體版已上傳。

敬請幫助輾轉流通,尤其方便閱讀簡體者取得!

下載處:

 -----
《覺燈日光》簡體版
1.PDF單頁。給直接用電腦或電子書讀者用。
2.PDF雙頁。如果要拿去印刷的話這個版比較好用。
3. word(只有大略排,沒有美編),用來引用。

◇歡迎各單位於網路公開提供電子檔下載或電子郵件轉寄流通,方便廣大習於閱讀簡體之讀者取得。
◇尊重繁體版權之故,請勿將簡體轉成繁體公開流通、印製。

◇《覺燈日光》繁體版已由商周出版發行,讀者可於網路書店或各大書局請購。

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學習毘婆舍那課程,應該要先了解的二、三事(五)

問題六:上次有說要上毗婆舍那之前要先有地道、四部宗義、攝類學等基礎,但有些同學可能沒有時間補課,這怎麼辦呢?
上課講到什麼就盡量地聽,可以非常輕輕鬆鬆的聽,不必一下子就想要弄通整體、弄通細節什麼的。有時候鑽到細節中,反而會出不來,變成雖然認真,可是什麼都沒學到。這其實是件痛苦的事情。我講過,以前我自己喜歡跟高班的同學先上一次課,那時候不用太用心,只是坐在那邊而已,等到輪到自己班上同一門課時,就會變得很輕鬆。我的體認是,有時候第一輪不須太用功,因為用功了也沒大用,既辛苦、又學不到。第二輪時,因為已經有了整體的概念,所以用功一點就會獲得很多。沒有時間的人也許可以這樣處理。實在沒有空,就大略大略聽過。因為觀點都是連來連去,類似的內容會出現很多次。
就學佛這件事來說,我們要把它當作生生世世的事,所以要慢慢來,不要有學個一招半式就可以成佛,學幾招就能讓天降甘露這類的想法。正常的大寺院中,不會有這種現象;然而這種事情在台灣、在我的家鄉都屢見不鮮。
像我的老師七歲出家,該背的全背、該讀的全讀,現在七十來歲,他很慶幸這輩子可以一直可以努力讀書。曾經有外國人訪問他:你什麼時候出家?現在有什麼證悟?他的回答是:「什麼都沒有。」外國人很驚訝,問:「那你會不會後悔?」他回答:「不會,如果有證悟,那我才會後悔。」我覺得他的答案很棒。因為如果獲得證悟那麼簡單,那就沒有價值了,所以沒有證悟,他也不會後悔。有幸讀這些大經大論、純正地發心、純正地迴向,能讀就盡量讀,「活到老、學到老」,用這樣的態度會比較好,也不會造成壓力。

問題七:有時同學在課堂上發問,但格西拉的回答就跟沒答一樣,沒一個確切的答案,是不是可以有個比較清楚標準的答案?
我們的人生充滿了未知數,未來的工作或者修行,都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因為有著無限的可能性,所以也就沒有確切的答案。學習的過程也一樣,雖然得不到想要的正確答案,但是最好還是認真思考各種可能性。思考各種問題,往往得不到確切的答案,但是這些反而會讓人有許多收穫,可以帶來如獲至寶的感覺。如果他人直接給一個正確答案,我們不會覺得那個很稀有珍貴;反倒是讓你陷入矛盾,藏文叫「落倔」--意思是說把心丟到矛盾當中,你會學得比較深刻。像一加一等於多少?你把答案直接告訴我,然後我記下來、背下來,這不靠譜啊!整體上,一加一等於二是沒錯,但是一堆沙加一堆沙並不見得是二堆沙。自己要能夠考慮這些。想通了,才會知道為什麼祖師大德這邊說對,那邊會說不對。例如,宗大師父子三尊不會有衝突,然而宗大師說是的地方,有時克主傑會說不是,克主傑說不是的地方,賈曹杰又會說是,很多地方都是這樣子。其實是,從某個角度去講時,用語會有衝突,但意思不會有衝突。如果你用這樣的方式訓練思考,會全方位學到;反之,直接給答案會變成不懂得去思考,而沒有思也就沒有修。想直接從聞跳到修,過去世尊沒有跳過去,接下來的大成就者也有沒有跳過去,我當然更沒有跳過去。有人想跳的話,勇氣可嘉,但那不是一條正確的路,除了會摔死,沒其他的好處。

學習毘婆舍那課程,應該要先了解的二、三事(四)

問題五:廣論、三士道都沒學好,奢摩他也沒學過,這樣是否適合聽毗婆舍那?是不是沒有按照次第學習?
    看情況。以現觀莊嚴論禮讚文為例,利根與鈍根的人讀後的覺受就不一樣。所謂的「利根」與「鈍根」,不是用聰明與否來區別,而是利根者會先調查事實,然後才去相信;鈍根者則是先進去看看,行的話就繼續,不行的話就退。[1]
《現觀莊嚴論》禮讚文說到:「求寂聲聞由遍智,引導令趣最寂滅;諸樂饒益眾生者,道智令成世間利;諸佛由具種相智,宣此種種眾相法。具為聲聞菩薩佛,四聖眾母我敬禮。」意思是基智可以成就阿羅漢果,道智可以成辦菩薩要成辦的一切事,遍智能夠轉動法輪,也就是說可以救度眾生。這樣的描述是不是事實?其實唯一的答案是探究一切法是不是自性空?是不是緣起?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其他也就能肯定。原因就如同一加一等於二,硬說一加一等於五的話,就全部錯了。一旦源頭錯了,接下來沒有一樣會是對的,也就沒辦法進步。當學會對的,就會改變錯的。無論是習氣沾染或前世所帶來的,都要經過很多次的修煉,以這樣的方式來解決。
三士道的次第是怎麼來的?應成派認為佛陀初轉法輪時就已經講了空性法,佛陀成佛後最先講的就是空性法門;接下來《般若經》當然更加是談空性大法,全部都在談空性。接著龍樹菩薩,龍樹菩薩的《中論》二十七品中,幾乎全部都在談空性。這都是因為,空性不好學。雖然,修空性是解決一切根本問題的唯一辦法,最勝方便,但它不好學。許多人錯解空性內容,還自以為在修學空性法,起很多慢心。像某些禪宗學人,拿著棍子一天到晚在敲人,敲來敲去的甚至還去敲打佛像,西藏也一樣有過類似的事件,自以為是地修空、修密,結果修出一大堆笑話,例如,說:「今天心情不錯,我要寫一部大論著,幫我熱一壺酒。」雖然有少數修行成度極高的真正通達空性的行者,為了強調空性法而表現出:在空性大法前,其他的許多法都變成雜七雜八,小事一樁、微不足道樣子;但是一般人不可以去模仿,如果一般不懂空性者,用類似的心態來對待,最後會變成空性沒有學會不說,反而因為學空性而胡作非為,造下許多罪惡。有鑑於此,阿底峽尊者才從下士道往上講。相較之下,佛陀時代是先講空,學會空了再學定先要懂基本,弄懂了再培養、訓練、雕琢它,也就是說,先學懂,懂了再去修。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的次序是修行的次序,並不是學習的次序,不須要用這種次序來學習的。其實沒學會奢摩他也可以學習空性,也是可以學到一定程度,只是空性這個內容涵攝的範圍很廣。一談到空性,我們就會說空性如何如何,變成五部大論、道次第、空性、邏輯學……等等內容都糾纏在一起,因此要學得比較完整,還是不能不去學習方方面面的許多內容。總之,在修行之前,要學習許多有關五部大論的內容;有了這些基本知識,再運用《廣論》的次第及法類好好地修行是十分必要的。菩提道次第就是《般若經》的解釋,差別只是二者弘揚的方式。《般若經》是直接講空性,龍樹的時候也是一樣,而後代因為根器的差異,這樣的講法會淘汰掉很多人。因為直接講空,在幾萬人當中,可能只會對少數一二人有幫助,多數會變成大法沒學到、小法又沒有去學,最後什麼都沒有。若依照《廣論》的次序,從下士道學上去的話,則或多或少都可以學到一些。也就是說,看自己的根器,如果自己的根器非常強,一開始就學空性沒問題,但不能自視過高。我們現在的根器其實並不好,所以還是按照《廣論》的次序修比較好。
    至於學習的時候,就看你聽得懂或聽不懂。最好的話,是先了解毗婆沙宗是怎麼講空性?經部宗、唯識宗、中觀宗又是怎麼講空性?後期的薩迦、格魯、寧瑪等講的空性又是什麼?對這些方面要先有清楚的界定,否則會變成毫無根據地就一直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空啊……」,這樣就會有種浪費時間的感覺。上次說過:「聽多少,是多少。聽得懂,是前世種了好的種子;聽不懂的話,說明前世沒有學好。」以這樣的心態來學習就沒有問題。現在學,不可能什麼都沒有聽到,但也不可能懂得太多,宗喀巴大師那麼聰明,也是學習很多年才真正了解到緣起性空的內容,所以我們哪有可能懂很多。懂多少是多少,大概用這樣的方式來學習即可。
就像上次說的,我們最主要先要了解四宗、地道的內容,特別是與空性比較有關的四宗。我們學了很多世界觀、人類學、社會學,問題是這些思路和佛教的思路不大一樣。上課講的「心」,跟你們傳統認識的「心」不一樣。譬如傳統上說「仁愛之心人皆有之」,中文講到「心」的內容很多,但是講的都是在行為上,如「因為他怎樣怎樣,所以是很有仁愛心的」;而在佛教會講「心」、「量」、「非量」,以及它的所緣境是什麼、所入境是什麼。 這類的內容,我們要去熟悉,能這樣去想,可能會比較快了解空性,而不要用我們傳統想法去想。
[1] 這是就顯乘的學習態度來說,而密乘則是從福報去講。 

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

學習毘婆舍那課程,應該要先了解的二、三事(三)


問題四:可能會有同學喜歡參加新開的班,可以從頭開始學起,如果從中間插班的話,會不安心且有跟不上的感覺。

其實我倒覺得沒有什麼新舊之分。舉例來說,很多時候會說這是基礎,但內容或圍繞的問題就是那些,所以從這層面來說沒有新課比較容易、舊課比較難的問題。又比如攝類學,授課內容可以簡單、也可以複雜;空性也一樣。佛法的內容,像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特別是顯密,這些都是密切的搭配,跟加減乘除差不多,從某一些方面來看加減比較簡單,乘除比較難,但事實上是環環相扣的內容。反觀我們學習的態度--大家從小就習慣的學習方式跟我們這裡上課的方式有很大的落差,因為你們已經習慣了某一種上課的方式,而我們又不習慣用那一種方式去教,如果雙方都能略做調整,才容易銜接,否則光憑各自原本的想像,很難了解彼此的問題癥結在哪?例如當大家的頭腦裡沒有的概念,會覺得很難,可是我又覺得應該講的非常清楚,不需要再講,可是一問之下才發現,大家的反應怎麼會是這樣?又比方說,我覺得某方面可能要比較注意才對,特別是佛法這個領域,很多要搭配邏輯用理去講,可是大家可能會覺得就不要扯來扯去,乾脆直接給答案,問題是這樣的話就沒有理,更別說邏輯了,所以我只能堅持,這樣下去,講者跟聽者之間的距離就會愈拉愈遠。
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就是慢慢聽。新來的同學不用太急躁,學習需要累積。好比孔老夫子那席話,少年時該背的,不要想那麼多,背就好;二三十歲之後,想就好,如果少年時就把整個心力花在那個上面,其實你學不會什麼的,因為腦筋還沒到那個程度,所以慢慢的習慣、慢慢的熟悉會比較好。在台灣大家都讀過書,而且很多人都有很好的教育水平,在學習方面比我們來說要簡單很多,只是當課程會牽扯到印度、西藏,在我們來說非常合情合理的東西,從你們的角度來看就不是如此,反之也是這樣。
反正學佛不要講求快,一個禮拜最多不要安排超過三堂,可以的話同樣一本書一次、兩次的學。印度人很佩服西藏人,每個人都學五部大論,問題是在印度:龍樹那些弟子多厲害,但學的就是深見那個系脈,無著的弟子多厲害,學的是廣行那個系脈,然而西藏是全部都學,而且學顯不夠還要學密,來到台灣,發現台灣人更厲害,每個星期都要學全...,其實慢慢來比較好,甚至可以的話只上一門課,但不拘限於只在一個中心,這樣的好處是不同老師的弘法方式不一樣,透過聞、思,自己會有懂了的感覺,否則老師講的頭頭是道,問題是到你那邊卻有聽沒有懂。

2013年2月7日 星期四

有關龍樹菩薩理聚六論法本


依照《正理海》的說法,龍樹六論指:《中論》、《六十正理論》、《迴諍論》、《七十空性論》、《精研論》和《中觀寶鬘論》。(詳見另摘文《龍樹菩薩理聚六論介紹》)

經過先輩大德的努力,這六部論都已經有中譯版。我們對法尊法師等近代譯本進行了繁體校字,並上傳了相關的古譯本。請至<經論下載區>下載。

另外,近期亦對賈曹傑尊者《二諦建立》進行了繁體校字。上傳了十二因緣圖

----
中觀寶鬘論
*2013繁體校字版
*近代中譯版有二,上傳的版本是仁光法師的譯版。
*依照賈曹傑尊者注疏,《中觀寶鬘論》是五品各一百頌。文檔所標示的1234等,參考了二個釋論譯本的標示。如有譯者譯六句,另版譯四句,因此計算上,就算一頌。
(賈曹傑尊者:又聖阿闍黎(龍樹)於一一品各著一百頌,共有五百頌,而前幾品有名,所以第五品不應無有名故。)
*另,藏譯本品名是在該品末,漢譯習慣在該品前。仁光法師的譯本是在該品前。故賈曹傑尊者後半段所言,是針對藏譯本。

《中觀寶鬘論頌顯明要義釋》
*2013繁體校字
*目前中譯版有二,上傳的版本是任杰先生的譯版。

六十正理論
*2013繁體校字
*近代中譯版有二,上傳的版本是任杰先生的譯版。

《七十空性論》
*2012繁體校字
*無古譯本,近代法尊法師譯。
*法尊法師在翻譯時,另有翻譯科判及解釋,題為《七十空性論科攝》。(下載請至<文稿下載區>)

《精研論》
*2013繁體校字
*無古譯本,近代法尊法師譯。

2013年1月3日 星期四

略說二諦(三)--二諦是同體相異


()名義
《心要莊嚴疏》:「於無錯亂最勝有境聖根本智觀照中有故,名勝義諦;顛倒有境名言識中則為諦實,而其本來為虛妄故,名世俗諦。復次彼世俗心能障親見真如,此於根識等中有,故名世俗心,及觀待彼說名諦實。」
這是名義的解釋,什麼叫勝義諦?什麼叫世俗諦?空性是勝義諦,勝義之名是怎麼來的?這有很多解釋。因為空性是最好的內容,所以是勝,又是義,所以是勝義。勝義是殊勝的內容,諦是真正的。又有說:聖根本定是勝,它的義,所以是勝義。

略說二諦(二)--勝義諦與世俗諦定義討論


()勝義諦和世俗諦的定義
所以要區分真假時,要看勝義諦的定義是什麼?世俗諦的定義是什麼。
《心要莊嚴疏》:「勝義諦之性相者,謂現證自己之的現量,以無二現的方式所通達的之一,復非立所了解的。世俗諦之性相者,謂現證自己之現量,以有二現的方式所通達的種類。」
《龍王遊戲海》中,討論定義時,先破他宗,再立自宗。

略說二諦(一)--現觀莊嚴論之二諦


《現觀莊嚴論》在講說發心之後,緊接著提到二諦、四諦等十個教授。
《現觀莊嚴論》:「修行及諸諦,佛陀等三寶,不耽著不疲,周遍攝持道。五眼六通德,見道並修道,應知此即是,十教授體性。」
在此就依格魯派賈曹傑尊者所著之《心要莊嚴疏》,及法幢吉祥賢尊者所著之《龍王遊戲海》,對二諦勝義諦、世俗諦,略做介紹。

一、對照《二萬五千頌般若經》的情況
《般若經》是在哪裡提到二諦的內容呢?
《二萬五千頌般若經》 (漢譯)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如是觀。實有菩薩。不見有菩薩。……
在修般若波羅蜜多時,有菩薩,但沒有實有的菩薩……。這是在宣說修行的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