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份上師薈供時間是3月19日(星期二),時間上午08:00 開始,歡迎大眾一起來共修。3月16日格西拉應邀參加演講,歡迎有興趣者,可依下列網址https://reurl.cc/eL2l8x 報名參加。當天(星期六 14:00~16:00)課程-寶性論 -暫停一次,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javascript:void(0)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廣論毗缽舍那章開課前言---種種子的重要

今天是新課程的開始,有這麼多希求成佛的善男信女真是太好了!我們希求的目標很殊勝,是佛果菩提。對一個修學大乘佛法的人來說,連聲聞、獨覺這樣的解脫之果都不是追求的目標,是為了佛果菩提而學般若。
已經講過奢摩他章了,其中談到要修止,不修止,後面的功德都無法生起。所謂得止,是要能在自己的所緣境上,想安住多久就能安住多久,且得身心輕安之樂。即便得止,即有於所緣境心一境性、明顯、有力的禪定,也不應該滿足。為什麼呢?一方面,外道也會有止,很多外道都有前五通;另一方面,只具有止,不要說大乘,連聲聞、獨覺之果都證不了。要得到三乘任何一果,都必須學般若。學過地道就知道,要至資糧道中品以上,必須得觀,因此一定要懂空性。
我要講的是,應是為了成佛而來學空性,至少要為了獲得解脫而學空性。在座各位是為了這樣的願望來學法嗎?如過有這樣的願望,從某一方面來說,是具備法器的。若想都沒想過,只是覺得內容很難,來試讀看看,就不知道這個根器該怎麼說了!
下士道說要遠離八風,這還只是講到欲界;色界、無色界也有問題,有細微的貪等煩惱;而我們要做更大的事,要滅除無明。目標遠大,方法當然也不簡單。講者自己不懂,要教別人,是很離譜的;聽者也要學到某種程度,才適合學。這樣說來,我們不具這樣的條件,是不是不要繼續下去,大家開始喝茶啊?
就我本身來說,因為你們,我才會多翻閱、多想。總不會跑到課堂再翻書,課前一點準備都沒有;就算是來到課堂才翻書、課前一點都沒有準備,至少課堂上也翻讀了毗缽舍那章。也就是,因為你們,我不得不學空性,也就更接近它,所以我要感謝大家。同樣,聽者即使還沒有到那個程度,但是不學的話,要等到什麼時候才學呢?我們說密日巴尊者即生成佛,也就是出生時,什麼道都沒有修出來,但那一生就圓滿了一切道。雖是如此,若上輩子、上上輩子……沒有這方面的聞思,沒有種子,是不可能開花結果的。得道之人,都是前世有聞思的種子,才會有後面的結果,不可能前世什麼都沒有,那一世突然成就。所以播種非常重要。我們這一生,好好發心、好好聞思修、接著好好迴向,肯定自己做了一件對的事,這樣就可以了,以後,某一生,就會開花結果;反過來,如果我們這輩子不學,失去一個很好種種子的機會,未來什麼時候會再有這樣的機會就很難說。若期待下輩子會有這樣的機會,我們自己好好想一下:是造十善業比較多,還是造貪嗔癡慢疑比較多?這樣一想,很難想像下輩子還有這樣的機會。
就學習方面,我覺得西藏的想法與台灣非常不同。在台灣,有些學佛者認為學的一定要用到,有用的才學。這種想法有點沒想到來世。對於像修十善、斷十惡,是學了用上沒錯;可是像空性這樣的法,或很多大乘法的內容,這輩子是一定要學,但是要到某種程度,那是沒辦法的,就好像要一個弱女子馬上舉起幾百斤的重物,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慢慢練。三大寺有個規矩:一定要學。學了,沒有成果,那不怪你。這輩子有沒有成果,要看前世有沒有修;前世有修,自然這輩子的成果會好一點;前世沒有修,這輩子也就沒有什麼成果。這輩子沒有成果,但是學了,至少是種下了種子,來世是有希望的。因此,「不准不學,但是可以學不會、修不出」的原因就是如此,為了來世,所以要種種子。總之,我的意思是,學般若、學禪定,學了半天什麼都沒有,這沒有關係。要有「種了種子,這就是我的成績」的心態;不可以有「這輩子用不上,學這個幹嘛」的心態。
在台灣,也有聲音反對一直讀,什麼都不做。但是佛法講的是改變內心,而不是打造外面。諸如建寺廟、蓋塔、供僧,這些都是外在的,它是要幫助建設內在;沒有內在,基本上不能說在學佛。改變、修改我們的內心,才是真正的學佛。聞思的過程,會帶來很多觀念的改變,而且佛法與一般知識不同,它是對生生世世都有幫助的,所以即便什麼都做不到,光是了解佛法,就有很大好處。以前有人問某位大德:我下輩子會不會墮地獄?得到的回答是:「不會。因為你至少會解釋佛經的一個偈頌。」通達法義有這方面的好處。

下次,有人說:「你們真的是……讀來讀去,什麼都沒有做。人家有很多成果,你有什麼成果?」可以回答:「我們種了很多種子!」這個是真正的成果,它會生生世世幫助你走上解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