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份上師薈供時間是3月19日(星期二),時間上午08:00 開始,歡迎大眾一起來共修。3月16日格西拉應邀參加演講,歡迎有興趣者,可依下列網址https://reurl.cc/eL2l8x 報名參加。當天(星期六 14:00~16:00)課程-寶性論 -暫停一次,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javascript:void(0)

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學習毘婆舍那課程,應該要先了解的二、三事(四)

問題五:廣論、三士道都沒學好,奢摩他也沒學過,這樣是否適合聽毗婆舍那?是不是沒有按照次第學習?
    看情況。以現觀莊嚴論禮讚文為例,利根與鈍根的人讀後的覺受就不一樣。所謂的「利根」與「鈍根」,不是用聰明與否來區別,而是利根者會先調查事實,然後才去相信;鈍根者則是先進去看看,行的話就繼續,不行的話就退。[1]
《現觀莊嚴論》禮讚文說到:「求寂聲聞由遍智,引導令趣最寂滅;諸樂饒益眾生者,道智令成世間利;諸佛由具種相智,宣此種種眾相法。具為聲聞菩薩佛,四聖眾母我敬禮。」意思是基智可以成就阿羅漢果,道智可以成辦菩薩要成辦的一切事,遍智能夠轉動法輪,也就是說可以救度眾生。這樣的描述是不是事實?其實唯一的答案是探究一切法是不是自性空?是不是緣起?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其他也就能肯定。原因就如同一加一等於二,硬說一加一等於五的話,就全部錯了。一旦源頭錯了,接下來沒有一樣會是對的,也就沒辦法進步。當學會對的,就會改變錯的。無論是習氣沾染或前世所帶來的,都要經過很多次的修煉,以這樣的方式來解決。
三士道的次第是怎麼來的?應成派認為佛陀初轉法輪時就已經講了空性法,佛陀成佛後最先講的就是空性法門;接下來《般若經》當然更加是談空性大法,全部都在談空性。接著龍樹菩薩,龍樹菩薩的《中論》二十七品中,幾乎全部都在談空性。這都是因為,空性不好學。雖然,修空性是解決一切根本問題的唯一辦法,最勝方便,但它不好學。許多人錯解空性內容,還自以為在修學空性法,起很多慢心。像某些禪宗學人,拿著棍子一天到晚在敲人,敲來敲去的甚至還去敲打佛像,西藏也一樣有過類似的事件,自以為是地修空、修密,結果修出一大堆笑話,例如,說:「今天心情不錯,我要寫一部大論著,幫我熱一壺酒。」雖然有少數修行成度極高的真正通達空性的行者,為了強調空性法而表現出:在空性大法前,其他的許多法都變成雜七雜八,小事一樁、微不足道樣子;但是一般人不可以去模仿,如果一般不懂空性者,用類似的心態來對待,最後會變成空性沒有學會不說,反而因為學空性而胡作非為,造下許多罪惡。有鑑於此,阿底峽尊者才從下士道往上講。相較之下,佛陀時代是先講空,學會空了再學定先要懂基本,弄懂了再培養、訓練、雕琢它,也就是說,先學懂,懂了再去修。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的次序是修行的次序,並不是學習的次序,不須要用這種次序來學習的。其實沒學會奢摩他也可以學習空性,也是可以學到一定程度,只是空性這個內容涵攝的範圍很廣。一談到空性,我們就會說空性如何如何,變成五部大論、道次第、空性、邏輯學……等等內容都糾纏在一起,因此要學得比較完整,還是不能不去學習方方面面的許多內容。總之,在修行之前,要學習許多有關五部大論的內容;有了這些基本知識,再運用《廣論》的次第及法類好好地修行是十分必要的。菩提道次第就是《般若經》的解釋,差別只是二者弘揚的方式。《般若經》是直接講空性,龍樹的時候也是一樣,而後代因為根器的差異,這樣的講法會淘汰掉很多人。因為直接講空,在幾萬人當中,可能只會對少數一二人有幫助,多數會變成大法沒學到、小法又沒有去學,最後什麼都沒有。若依照《廣論》的次序,從下士道學上去的話,則或多或少都可以學到一些。也就是說,看自己的根器,如果自己的根器非常強,一開始就學空性沒問題,但不能自視過高。我們現在的根器其實並不好,所以還是按照《廣論》的次序修比較好。
    至於學習的時候,就看你聽得懂或聽不懂。最好的話,是先了解毗婆沙宗是怎麼講空性?經部宗、唯識宗、中觀宗又是怎麼講空性?後期的薩迦、格魯、寧瑪等講的空性又是什麼?對這些方面要先有清楚的界定,否則會變成毫無根據地就一直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空啊……」,這樣就會有種浪費時間的感覺。上次說過:「聽多少,是多少。聽得懂,是前世種了好的種子;聽不懂的話,說明前世沒有學好。」以這樣的心態來學習就沒有問題。現在學,不可能什麼都沒有聽到,但也不可能懂得太多,宗喀巴大師那麼聰明,也是學習很多年才真正了解到緣起性空的內容,所以我們哪有可能懂很多。懂多少是多少,大概用這樣的方式來學習即可。
就像上次說的,我們最主要先要了解四宗、地道的內容,特別是與空性比較有關的四宗。我們學了很多世界觀、人類學、社會學,問題是這些思路和佛教的思路不大一樣。上課講的「心」,跟你們傳統認識的「心」不一樣。譬如傳統上說「仁愛之心人皆有之」,中文講到「心」的內容很多,但是講的都是在行為上,如「因為他怎樣怎樣,所以是很有仁愛心的」;而在佛教會講「心」、「量」、「非量」,以及它的所緣境是什麼、所入境是什麼。 這類的內容,我們要去熟悉,能這樣去想,可能會比較快了解空性,而不要用我們傳統想法去想。
[1] 這是就顯乘的學習態度來說,而密乘則是從福報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