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8日 星期日

皈依與守戒

學佛的第一步是皈依,第二步可能會受戒。戒律的教本第一句是「基於決定出離的戒律」,意思是戒律從第一句到最後一句都是基於決定出離來說。像戒殺、戒盜等,許多宗教也都承許、也都在守,它會決定出離嗎?

人的活動不外乎食衣住行,為了學習、修行、到獲證,在食衣住行等方面就有種種戒條。就像我們讀書時,自己會有種種規劃,會自己約束自己。所以,不是為了要取悅佛陀而去做,而是會涉及其他二寶。

法寶、僧寶的存在說明了「要獲得法寶,與佛寶、僧寶有什麼關係」。那麼,自己要做什麼呢?吃好、住好跟三寶有什麼關係?還是要粗茶淡飯才能更接近三寶?談到戒時說到「基於出離」,也就是為了法寶才去找佛寶、僧寶。如果不是為了法寶,就不需要佛寶、僧寶,也就是如果不是為了法寶,其實,食衣住行方面也就不需要(如戒律所規定般)這樣做。我們(如戒律所規定般)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尋求法寶而規範自己。

我覺得將皈依與戒搭配起來想會比較好。

話說回來,在學這些大經大論時,了解煩惱與離煩惱——斷德、證德等,如《釋量論》等說的這些內容,就會非常重要,因為它會讓我們真正認識法寶。

皈依是要到成佛才圓滿,即使是資糧道菩薩、加行道菩薩,離皈依圓滿都還有很大的距離,更何況是我們呢!現在有很多顛倒的做法,我們要引以為鑒。我們要做的是:先朝向正確的方向,接著增長它。

(見悲青增格西教授,2022/11/10攝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