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寶性論
教授師長:見悲青增格西
(中
時間:2023年4月29日起每週六14:00~16:00
地點: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二段125號8樓之3
教本:《寶性論大疏》(嘉曹傑達瑪仁欽疏,江波譯,台北市藏傳佛典協會出版),補充教材 (佛學會提供)
透過達賴喇嘛尊者的教授來了解這門課的重點:
【取自達賴喇嘛尊者《寶性論教授》,2017/5/1、5/2,達蘭薩拉大乘法苑】
■ 何謂如來藏?
《寶性論》是慈氏五論中重要的論典,其他重要的論典還有《現觀莊嚴論》、《莊嚴經論》。第三轉法輪說到我們內心的性質是唯明唯知的,我們之所以能夠成就一切遍智,就是因為我們的內心具有這樣的性質。《現觀莊嚴論》裡說到成佛的種姓,但是仔細觀察的話,《現觀莊嚴論》所說能成就佛果的種姓最主要是因為空性的緣故,是依據《般若二萬頌》說的,即未斷除煩惱污垢心識的自性空,這是成佛的種姓。《寶性論》所說的成佛的種姓,並非是憑著柱子等的空性,是憑著我們無始以來就有的心識與心識的空性。金剛乘有說到識光明,《寶性論》主要是以識光明來解釋成佛的種姓。所以,何謂如來藏?以《現觀莊嚴論》所說的,未斷煩惱的這個污染心識的空性,再加上《寶性論》所說的,唯明唯知的心識體性,一切煩惱都是暫時的,並非是心識的性質,以這兩者搭配來解釋如來藏的話,會非常強而有力。
■ 寶性論異名
「寶性論」( རྒྱུད་བླ་མ ) 有人翻譯為「相續本母」。相續分基相續、道相續、果相續。基相續就是我們本身的俱生原始光明。俱生原始光明能夠轉道用,說到了道相續。俱生原始光明轉道用後斷除了⼀切的障礙獲得了果相續。「寶性論」(
རྒྱུད་བླ་མ
)直譯為中文是「無上相續」,或「至上相續」。如同所說,由初轉法輪再到二轉法輪,二轉法輪後三轉法輪,從低處往上走,說到了無上或者至上,故說「至上相續論」,但是中文通常翻譯為「寶性論」。
■ 《寶性論》的最主要內容
《寶性論》最主要的內容是什麼呢?佛、法、僧;第四、界,也就是如來藏;第五、菩提,也就是佛果;第六、功德,攝受他人的功德是來於證滅的功德,所以證滅功德為第六所詮的主要內容;第七、事業—究竟功德的事業。……
■《寶性論》說識光明
《寶性論》雖然沒有明顯說到俱生原始光明,但是他的究竟意趣是緣取俱生原始光明,這是很明顯的。在敦珠欽貝的著作中也有說到《寶性論》所說的如來藏其實意向俱生原始光明。……
《寶性論》:「此中無所除,無少分所立,正見真實性,見真實解脫。」《現觀莊嚴論》也有一模一樣的話。
《現觀莊嚴論》是說境光明。「此中無所除」,以前未斷再斷的這種所除是沒有的。「無少分所立」,也沒有絲毫是以前未有過而在此安立的,因為是無始來就有的。「正見真實性」,因為看到了這個究竟的境光明——境的真相的緣故,「見真實解脫」,由此斷除了無明。
如果搭配著俱境光明來解釋的話,俱生原始光明是最明顯的說法。「此中無所除,無少分所立」:光明斷除了見、增、得,還有粗分的氣,這是從無始來就斷除了。俱生原始光明並非是以前未有、後來再安立的,沒有絲毫成分是這樣的。「正見真實性,見真實解脫」:如果沒有將光明現起轉為道用,只是透過粗分的空正見,即使有再大的福報資糧為後盾,仍是無法斷除所知障。蔣揚協巴曾經說到,沒有將俱生原始光明轉為空正見,是不可能斷除的最細微的所知障。所以以俱生原始光明現證真實性,才能夠徹底斷除所知障,獲得⼀切遍智的解脫。
一模一樣的偈誦,可以做兩種解釋,以《現觀莊嚴論》來講是境光明,以《寶性論》來講是識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