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131)
根本頌(113)
既知我有過
他為功德海
應當盡力修
愛他棄我執
必須觀我愛執有過失,並且觀愛他執是能生一切功德之處。《上師供養法》中說「此愛執自己之沉痾」以及「珍愛母眾置於安樂意」,如同此說,了解此二種愛執的功德與過失之後,要專一修完全棄捨我愛執以及接納他者的心。
根本頌(114)
猶如許手等
皆為身肢體
何不許有情
即眾生支分
如同身體雖然有支分,又有支分的支分等諸多支分,但都一樣是所要守護的身體;同樣,為何不承許別別有情是所要守護照顧的有情的支分或具恩有情的支分呢?簡言之,「一切有情」的範圍中包含了別體的一一有情。
根本頌(115)
於此無我軀
習故執我所
於他亦串習
何不生我念
此身從一開始就非我所,但若觀察其近取因,則對於他相續所攝如父母精血,也會由漸次串習而生起「是我的身」的想法;同樣,透由串習也一定能夠讓利益他有情的心未生令生,一定會生起執彼等有情是所應養育、所應守護的想法。
根本頌(116)
如此雖利他
無憍不為奇
如人自進食
不求他回報
若認為為他人做事就是在為自己做事,則雖然在利他,也不會覺得希奇和生起憍舉心,就如為了自己活命而吃飯,並不會希求回報。
根本頌(117)
微如言不遜
吾亦應慎防
如是於眾生
當習悲護心
因此,就如同難聽的話即便再輕微,也想防護自己不受傷害;同樣,苦即便再微小,也想護著他有情不受此苦,應串習這樣的保護心及悲心。
根本頌(118)
故怙主觀音
為除眾生怖
以其大悲心
加持自聖號
所以,如經中所說,怙主觀世音甚至為了消除缺乏勇氣者對於在眷屬前講法的畏懼,而加持自己的名號說:「只要持我名號,願彼等於眷屬中毫無畏懼。」
根本頌(119)
縱難不應退
由串習之力
昔聞名生畏
後無彼不喜
因為很難馬上有這樣的修行,於是心怯弱而退轉,但若能漸次串習這些對己有助益的內容,是能獲得這樣的修行的。比如,對於以前即便聞其名也會生起極大恐懼的某人,漸漸因為因緣變化,從而認識並成為朋友,後來甚至連一日不見也不喜。由此可見,串習非常重要。
根本頌(120)
誰欲速救護
自身與他人
應修自他換
秘密殊勝法
只要是想獲得斷除輪涅一切怖畏的無住處涅槃,只要是想獲得此殊勝果位,就必須修自他換之心。因為劣慧的補特伽羅接受不了這樣的修行法,所以說為殊勝秘密。又或可解釋為:由修自他換來修取捨時,如「彼二乘風修」所說,要透由風的進出來修取捨的所緣,這即便在大乘中,鈍根菩薩也接受不了,所以說為殊勝秘密。
(本書尚未出版,請勿任意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