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6日 星期日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139)

 《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139

 

第九品 般若

 

 根本頌(1

此前諸支分

佛為般若說

故欲息諸苦

應生實性慧

 

「諸支分」或解釋為布施等餘五,或解釋為禪定,有這二種方式。(依第一種解釋)從布施到禪定的修行這一切都是佛薄伽梵為了令心相續中生起究竟的智慧而說。

 

此中,所說無常法類是趨近真實義,所說粗分無我法類是要進入真實義,所說細分無我則是已進入真實義──如同此說,整體上,心續中生起空正見並不需要有布施波羅密多等為助伴,此與吉祥佛護、月稱阿闍黎以及寂天阿闍黎的意趣完全相同。這是因為他們說聲聞與獨覺聖者斷除自所應斷見所斷與修所斷時,必須依空正見來盡除,所以,若只是要在心續中生起空正見,並不需要布施度等方便的實踐為助伴,不僅如此,若只是要斷除煩惱障,也不需要這些方便為助伴。

 

那麼,前面說的是怎樣的智慧呢?總的來說,智慧有多種,例如有明瞭五明、通達世俗的智慧,也有明瞭實相、通達勝義的智慧。其中,能對治所知障──輪迴的根本諦實有執以及它留下的習氣──的通達空性的正見或通達如所有的智慧是智慧中最殊勝的,而此處所說的正是通達如所有的智慧。此復,要對治所知障,僅只是止觀雙運的智慧並不夠,還必須有廣大的福德為助伴才行。

 

為了所為義有情眾而要現證無上圓滿菩提果位,所知障是其主要障礙,為了現證為其正對治的無上智慧,就需要「諸支分」為助伴,亦即需要福德為靠山,故而說:「此前諸支分,佛為般若說。」因此,欲求息滅自他一切苦者應生起這樣的智慧,此處如是教導。

 

此復,如同宗喀巴大師所說:「盡尊所垂教,依緣起性轉」,佛薄伽梵所說一切法都是為了成辦所化有情暫時的增上生和究竟的決定勝而說的方便。決定勝又分為解脫與一切遍智二種,成辦其中任一種都要以空正見成辦,不論盡除煩惱障或所知障,都需要長時串習空正見,這很重要。薄伽梵所說的方便品內容都是為了智慧而說。即便只是成辦聲聞或獨覺菩提果,也要透由以方便為助伴的方式來修智慧,單靠不被方便攝持的智慧是行不通的。即便沒有菩提心或承擔他利的心,即便只是想自己脫離輪迴、證得解脫果,也必須基於出離心所引發的禪定的諸多功德,以及修學戒除身語過患的律儀戒等自道所說的三學,才能盡除煩惱。方便分的支分很多,有各種各樣,這些都只是為了獲得解脫、為了智慧而講,就如《緣起讚》所說:「彼為涅槃故,尊無不趨寂。」

(本書尚未出版,請勿任意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