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80)
第六品 忍辱
根本頌(16、17)
蛇噬虻蚊螫
飢渴等苦受
疥等無義苦
豈非見慣耶
於寒暑風[1]雨
病缚捶打等
我不應脆弱
如此苦反增
身體被虻蚊臭蟲等叮咬,又或身體有四大不調的病或是疥瘡等病,即便忍受這些苦,也不會帶來任何利益。接著講到寒暑及風道,此處未說「風」而是說「風道」。又講到「病缚捶打等」,這是指遇到被鐵鍊及繩索等綁缚捶打等緣時,「不應脆弱,如此苦反增」,這是指若不堪忍則遇小苦也會大聲喊苦,若堪忍則即便是大苦也能忍受。不堪忍只會增長對自己的傷害,所以應堪忍。
根本頌(18)
有見己身血
反更加堅勇
然有見他血
驚慌昏迷者
因為思考方向的不同,有膽量的人見己身流血反而較前勇氣更增,有些人則是不僅不能看自己身體的血,連看到別人流血,都會生起極大恐慌,幾乎要昏倒。
根本頌(19)
此由心堅定
或怯弱所致
輕忽害己事
莫為眾苦傷
之所以會這樣,不是因為他人的血和自己的血不同,而是因為內心的堅強與怯弱不同,亦即是由有無膽量的差別所致。所以,遇到傷害時,不如積極面對這個讓心不快樂的緣而蔑視它,勿讓眾苦傷害自心。
根本頌(20)
智者縱生苦
亦不亂澄心
與煩惱鬥時
雖生眾苦難
若能精通實踐這些方法,則即便身體受病折磨而有苦受之苦,也不會因此生起不悅之心,而能心不動搖。有的人講究穿戴,所以為了戴飾品,就在鼻子和耳朵上打洞,有些尼泊爾的小姐戴著大的耳環鼻環,非洲有些女子會戴不成對的耳環,印度東部的洛巴人會在鼻子上打洞,塞進象牙製的飾品。雖然若實際去考慮,這些會有苦,但因為他們認為這些是裝飾,所以即便身上不舒服,心裡還是把它當成美好的裝飾來炫耀。至於智者,即便生起苦受,也不會讓它擾亂內心的清明。苦是一定會有的,為什麼呢?因為即便在真正修行佛法,也無法避免在實踐上遇到困難。
修行者並非沒有敵人,因為我們會與煩惱戰鬥,所以自心的煩惱就是敵人。我們與煩惱敵爭鬥對抗時,一定會受到傷害。昆努喇嘛仁波切說:只要赴戰場就一定會有苦,一個去打仗的人對此是百分之百地確定而去,根本不會認為我是為了尋樂而去。如同此喻,只要是與煩惱對抗戰鬥的修行者,心中就一定會有困難與不樂,這是百分之百確定的。雖然如此,彼時仍不能失去內心的平靜安樂,不能任瞋左右。
根本頌(21)
然應輕忽苦
摧滅瞋等敵
勝者為勇士
其餘如斬屍
由輕視一切苦而能夠消滅瞋等一切煩惱敵──能這樣做的才是真正的勇士。若不是這樣而是被瞋左右,則因為即便戰勝一般的敵人,也不過相當於殺了早晚會死的屍體,所以沒什麼好驕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