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入道,是指由任運而起的出離心所攝受的道。中士道不見得是任運而起的出離心所攝受,所以中士道不見得是道;可以說,中士道是指由強烈的出離心所攝受的。上士道也是由離心所攝受,因此,由強烈的出離心所攝受,又沒有菩提心,是中士道;既有出離心,又有菩提心的攝受,就變成上士道。
是不是中士道並不是從所修的內容上看。《廣論》講中士道,主要是就四聖諦、十二緣起來講。四聖諦雖然是中士道的必修內容,也是上士道的必修內容,只是在中士道階段,它是修行者的主修課,在上士道階段,它變成修行者的基礎課。達賴喇嘛尊者也常提到,就不殺這件事,一般人也不敢殺人啊!因為殺人是要被關進監獄的。這樣的持守不殺也不是什麼善心,只不過是害怕法律而已。若是害怕墮三惡趣而持守不殺,就會是下士道的行持。若是了解解脫而持守不殺,就會成中士道的行持。因此,關鍵是看自己的動機,在出離心攝受的情況下,才會是中士道的行持。
出離心—想遠離生死輪迴的心,也可以說是想解脫的心,想出離與想解脫是一體二面。因此,談出離心,就要談到輪迴的情況和涅槃的情況。《廣論》中士道章沒有講涅槃的情況,只有講輪迴的種種情況,說到要討離輪迴。討厭輪迴,討厭的對象有苦諦和集諦二種。苦諦的部分,有苦苦、壞苦、行苦。對苦苦,我們自然會討厭。對壞苦,我們不但不討厭,還會喜歡。對行苦,我們是沒感覺,說不上討厭。集諦的部分,特別是煩惱,是我們應該要厭離的,可能口頭上會討厭煩惱,可是當煩惱真正生起時,其實我們是不排斥的。所以,我們認識苦諦、集諦後,才比較有機會生起想出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