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對菩提心、空正見有極大的信心、希求、熱忱,是真正落實了修行。我們的皈依、發心等,有時候容易淪為名詞,不具有意義。「很希求菩提心、空正見,希望用菩提心、空正見來護佑;若沒有了菩提心、空正見的護佑,就無法脫離輪迴」,有這樣的想法,會有真的對佛法的信心、皈依心,這當中皈依的內容都有了。
如果沒有這樣的想法而皈依,如「希望佛陀來保護我,拉我一把……」,這樣就不具備佛教皈依的內容。後者是種很尷尬的情況,問到他有沒有向佛陀求依靠呢?也不能說沒有,但是實際上是不具備內容的,他只是把佛陀當作一個人,希望佛陀能拉他一把。很多時候,我們皈依佛陀、皈依三寶,都是後者的情況。
學經教的人一定要清楚此二的差別,這點很重要。
學佛是為了修行,修錯了,不能算是有修行。大德們講了很多法,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解脫,短期的目的是為了修行;要修行,就要知道修行之法,因為要知道修行之法,所以才有必要講那麼多法。我們往往學歸學,修的時候又跟沒學過經教的人的方式一模一樣。那些沒學過經教又愛修行的人,有自己一套的修行,但是那一套很難是通向、接近三士道的。然而,我們學了一點經教的人,卻一直改不過來,這是為什麼呢?我覺得問題點可能是信心方面,也就是學歸學,但是並不是真正相信自己所學的內容。
(見悲青增格西,2022/9/15攝類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