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內心中也有與聲聞道共同的三十七道,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有七類。佛經在解釋這些時,有時會說:何謂四念住?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何謂七覺支……,何謂八正道……。特別去看《阿含經》會講很多,光是四念住中的身念住就有好幾頁、讓我們摸不著頭緒。以小乘行者來講,《阿含經》是在詳細的解釋四諦,以大乘行者來講,是在講四諦、空正見。我們要把這七類完全與四諦十六行相配合起來,用《廣論》來說,是在說三主要道中的空正見、出離心。
一、四念住。念即念念不忘,念念不忘什麼?念念不忘正知的內容,所以開始時先要如法觀察,觀察到結果,如確定這是無常、這是苦,就念念不忘知道的內容,所以念是念念不忘正知的內容。因為念念不忘的內容可歸納為四類,故稱四念住,如身念住是對身體的總相(共相)或別相一直作分析的修行。這就涉及總相(或共相)、別相,如無常是我與桌椅的共相,我是無常的,桌子也是無常的,我自身有不共的相,如我自己的細胞等,只有自己才有的稱別相。四念住就是分析總相或別相,如一直觀察桌子共與不共就是四念住。分析總相或別相不見得是修行,像現在科學家對剖析就很拿手,但那並不是修行。所以分析事物可以與修行配合上,也可以與修行無關,可以配合修行的就是四念住,配合不上的就是物理分析。這邊要說的是,如身念住,就是對身體作總相與別相的分析及串習。要分析什麼呢?就有地、水、火、風等,經典就講了很多內容。一個不了解的人來看,就會覺得很奇怪,講那麼多做什麼?然而其內容與無常、苦、空等搭配起來,就是修行。「受念住」:受有樂受、苦受、捨受。受也有很多總相及別相,如無常、苦、空是它的總相,樂、苦、捨就是它的別相。「心念住」:心的總相有無常、苦、空等,別相有了解、想等。「法念住」:所有都會成為法的特質。總之,四念住就是觀察、串習總相或別相。
二、四正斷。精進所知道、所念的內容,就會成為四正斷。也就是第一步是了解,了解之後才去行動,精勤修所知道的內容。四正斷是:未生不善令不生、已生不善令斷除、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這樣講的話,四正斷的內容就與四念住完全不一樣?事實上是講法上不一樣,但內容不變。如對內身、外身修無常、苦、空、無我就是修四念住,透過修這些能讓善生出,讓惡斷除,所以也是修四正斷。即依文字表面解釋四念住時,佛典的資訊就是內身、外身等,四正斷就是精進等,二者看似沒什麼關聯,這是沒有了解它們的內容所致。
三、四神足。如法精進就會產生禪定。當道與禪定結合,就如同有了神仙的足。「神足」是譬喻,指很快到達目的,雖然是用神足做比喻,但事實上與具備禪的道是同一個意思,如菩提心也是四神足,因為它也是禪心。
四、五根、五力。對無常等的信、精進、念、定、慧等之根與力,四念住是從觀察的角度,此是由五根的角度說。一直精進禪修就會接近現觀,也就是說,開始時是用分別識修道,一直禪修,到見道時就現證無常、苦、空等,轉成了離分別識。五根、五力有何差別?「根」有自在之意。我們現在善心與煩惱相較,煩惱較重,善心會被煩惱打敗;到煖位時,煩惱會平息,就無法對善心起影響,善心沒有煩惱的干擾就會自在、自由。佛典中會翻譯成「根」,以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自在」,五根就是五個自由,什麼自由呢?以前為煩惱所控制,現在得自由。「力」就是力道、力氣,有力就可以擊敗他方,此階段表示道力較煩惱勝出。也就是,在四神足之前的道雖然也很不錯,但仍會被煩惱所制;五根是從煩惱得到自由,但也管不了煩惱;五力時就可以制伏煩惱,就比煩惱強了。
五、七菩提分。見道才現證無常、苦、空、無我等。「菩提分」:此時很接近菩提之意。小乘阿羅漢稱小菩提,大乘菩提是佛。菩提分指接近或帶有菩提成分。此時真正得到現前觀見之現觀,得七菩提分跟得現觀同時,有七心所,故說七菩提分。
六、八正道。從修道開始,有正見、正思惟、正語……等八個。修無常、苦、空等,八正道都會達到,且達到心要;如果不這樣去修,去找內身、外身,若能掌握主體,也兼修支分,會是修行,若只顧修支分,而完全不了解主要,就談不上什麼修行了。
四念住是觀察、思考、揀擇事物的道;四正斷是經由精進所產生的道;四神足是指學或實踐禪定的道;五根是學現觀的道;五力是跟現觀有關的道;七菩提分是現觀道;八正道是決定出離之道。這裡講的是道之次第。開始學法是要觀察法、研究佛法,透過此而產生希求心,四念住是在資糧道階段,以聞、思為主,所以稱觀察事物之道。有了希求心之後便會精進於修行,四正斷是根據研究成果精進行道,觀察事物是聞思,此時強調精進修行。如此努力精修便能有所成果,而產生禪定便是四神足,此時要把聞思的內容結合禪定。雖有禪定但離現觀還很遠,所以五根時努力學現觀,但還沒得現觀,此時雖不受煩惱所控制,但其修行力道有強弱之別,不能勝煩惱。五力更接近現觀,但也未得現觀,此時即能勝煩惱。七菩提分時就成就了現觀。八正道則到達高級現觀。
四念住的界限從資糧道下品至佛地,佛也有四念住。因為修要有聞思為前行,所以資糧下品就要有聞思。資糧道分下品、中品、上品,資糧道下品就要有四念住,四正斷配合資糧道中品,四神足配合資糧道上品。[1]五根是加行道煖位、頂位,五力是加行道忍位、世第一法,見道是七菩提分,修道是八正道。在經典上說資糧道下品是四念住,資糧道中品是四正斷,是說資糧道下品就有了四念住,但無四正斷,到中品四念住已成四正斷,所以既叫四念住又叫四正斷,二者皆有,到資糧道上品時,行者既在修四念住、也在修四正斷、四神足,但還沒有五根、五力等,加行道煖、頂位有五根,到世第一法有五力,到了見道有五根、五力,成佛時三十七道品全部圓滿,佛與十地菩薩都具有三十七道品。
總之,可以說四念住修的內容跟四正斷的內容一樣,四正斷修的內容跟五根、五力的內容一樣,跟七菩提分、八正道的內容都一樣。佛典中說到身念住,內容就有內身、外身,內身又有……,光一個身念住就有很多內容,我們看下來不知道在說什麼。所以要抓重點,重點都是在談四諦,只是功力強弱,名稱不一樣,而且所說的內容與《廣論》內容並不衝突,是相輔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