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拿《二萬五千頌般若經》、《現觀莊嚴論》與獅子賢尊者的《明義釋》對照,看看這些內容在《般若經》出現的情況,注釋又是如何解釋它的。
自宗說道智時,是從道智的支分及具有道智支分的道智本身來說。講道智的支分是以定義、區分與界限等來說。要有道智,必須離障礙及具備因素二方面,區分說了這二方面。第二、談道智的本身時,就談到有了解聲聞道、了解獨覺道、了解菩薩道的道智。
《般若經》的說法方面。在此之前是須菩提品,須菩提品將相智說完,接下來開始講道智,說到:「爾時,於此三千大千堪忍世界,所有四大天王各與無量百千俱胝四大王眾天諸天子眾俱來集會,所有天帝各與無量百千俱胝三十三天諸天子眾俱來集會,所有蘇夜摩天王各與無量百千俱胝夜摩天諸天子眾俱來集會,所有珊睹史多天王各與無量百千俱胝睹史多天諸天子眾俱來集會,所有妙變化天王各與無量百千俱胝樂變化天諸天子眾俱來集會,所有自在天王各與無量百千俱胝他化自在天諸天子眾俱來集會,所有大梵天王各與無量百千俱胝諸梵天眾俱來集會,所有極光淨天各與無量百千俱胝第二靜慮天眾俱來集會,所有遍淨天各與無量百千俱胝第三靜慮天眾俱來集會,所有廣果天各與無量百千俱胝第四靜慮天眾俱來集會,所有色究竟天各與無量百千俱胝淨居天眾俱來集會。是四大王天眾乃至淨居天眾所有淨業異熟身光比如來身所現常光,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俱胝分不及一,百俱胝分不及一,千俱胝分不及一,百千俱胝分不及一,如是乃至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如來身所現常光熾燃赫奕,於諸光中最尊最勝、最上最妙、無比無等、無上第一,蔽諸天光皆令不現,猶如燋炷對贍部金。爾時,天帝釋白具壽善現言:今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四大王眾天乃至淨居天皆來集會,欲聞尊者宣說般若波羅蜜多,唯願尊者知時為說。尊者!何謂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多?云何菩薩摩訶薩應住般若波羅蜜多?云何菩薩摩訶薩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現觀莊嚴論》:「調伏諸天故,放光令隱闇。」
《明義釋》:「為了成辦堪能生出道智故,以如來之自性光芒,令天人等異熟光黯然失色。是為了知曉唯於滅除我慢之心續才能生出證知而著作。因此,於字面之餘指出所依。」
經典的內容可以分二類來說:一、如來的光讓欲界等諸天之光都隱暗。二、欲界、色界天人的心相續中要產生道智。產生道智的直接因素是什麼?產生這個直接因素的因素又是什麼?即要產生道智,他本身必須先成為堪裝法的法器。為了要成為法器,必須要剷除增上我慢。以此之故,佛陀講法前放不思議之光,他們見了之後,就對佛陀生起好感,很希求成佛,因此就產生了菩提心。像我們現在因為不了解佛功德,很難生起希求成佛之心。這就是「調伏諸天故,放光令隱闇」之意。
《明義釋》解釋時說到:為了使他們產生如法的法器,所以如來放光,使諸天的光黯淡。這麼做的理由是,只有沒有增上我慢者,才能生起道智。也就是,產生道智必須有它的順緣,之前要剷除它的逆緣。佛陀放光,直接使他們去除逆緣(增上我慢),生起順緣(菩提心),間接是為了使他們產生道智。這邊說有增上我慢不能生起道智,由此,我們這些間接的聽眾自己也要了解:自己若有增上我慢,必須要控制,否則是不能生起的。是為了使我們知道這點才說出這些的。
除此之外,此處直接提到的是增上我慢,但是其他如大貪、大瞋等粗猛的煩惱也要去除。我們要斷除煩惱是要到阿羅漢果位才辦得到,但是在此之前,還是要控制大貪、大瞋等,若不如此,會與道無緣。
總之,如來放光是令所化有情了解:只有斷除逆緣才能生起菩提心,有菩提心才能生起道智,所以放光直接是為了生起菩提心,間接是為了生起道智。接下來說如何產生菩提心、與道智之本身與道智的功能(即果)。講功能時分暫時與究竟。
講暫時產生的情況。前面說,如來放光是為了剷除他們的增上我慢,那麼剷除增上我慢就可以了嗎?這是不行的,還要有順緣,也就是菩提心。這在經典中是如何描述的?
《般若經》:「時,具壽善現告天帝釋言:憍尸迦!汝等天眾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承佛威神之力順如來意,為諸菩薩摩訶薩眾宣說般若波羅蜜多,如菩薩摩訶薩可於其中應如是住,應如是學。憍尸迦!汝諸天等未發無上菩提心者今皆應發。憍尸迦!諸有已入聲聞、獨覺正性離生,不復能發大菩提心。何以故?憍尸迦!彼於生死已結界故。」此說未發菩提心者要發菩提心。也就是發菩提心的話,道智才有機會產生。聲聞、獨覺阿羅漢是無法產生道智的,因為他們被斷除輪迴這樣的想法所羈,與產生道智隔離了。
《現觀莊嚴論》:「境決定。」
《明義釋》:「復次,唯發菩提心,故境各別決定。」只有發菩提心者才有得道智的機會,所以境是決定的。也就是生起道智者是確定的,只有有菩提心者才會有,沒有菩提心者就不會有。
雖說「境決定」,但分類又說到暫時的境與最終的境二種情況。所以《般若經》接著又說:「此中若有能於無上正等菩提發心趣者,我亦隨喜。」這個意思是,現在他們還沒有產生菩提心,所以暫時不能有道智,但是他們產生菩提心後,也能成為修得起道智者。
對此,《現觀莊嚴論》說:「普遍。」從字面上看來「境決定」與「普遍」是衝突的(確定是這些(境決定)、大家都可以(普遍)),但是其中有這樣的次第。
《明義釋》:「出自『安立三乘乃具意趣,並非合乎標準』之理論,故所有眾生皆是無上正等菩提之究竟者。因此,離欲、以及相反之瑜伽者,亦是為了成佛而觀修道智;故周遍。」
此處會討論究竟一乘與究竟三乘。《般若經》「諸有已入聲聞、獨覺正性離生,不復能發大菩提心。何以故?憍尸迦!彼於生死已結界故。」這段話成了主張三乘的一個理由。為什麼有三乘?主張三乘者會說《般若經》說的。《般若經》在哪裡說了?就指出這段話,說「《般若經》在此處說聲聞、緣覺與道智沒關係,那就是跟大乘沒關係了。」但是我們如果將《般若經》這段文連著後面一起看的話,可知此處是在說暫時性的,即聲聞、獨覺連菩提心都發不起來,還談什麼道智。如果他們生起了菩提心,也就可以修道智了。所以《般若經》是在說究竟一乘。
接著講道智的本性。《般若經》:「何以故?憍尸迦!諸有勝人應求勝法,我終不障他勝善品。」
《現觀莊嚴論》:「本性。」
《明義釋》:「發菩提心是直至輪迴趣入從事眾生利益,故非隨時隨地斷除煩惱,是為自性。」菩薩在無限的輪迴中,為了利益有情眾生,所以他是不會斷除煩惱的,這就是他的本質。
最後果的部份。《般若經》:「諸有勝人應求勝法。」
《現觀莊嚴論》:「及事業。」事業就是功效、功能,也就是道智的果。
《明義釋》:「其後,具如是自性之作用,乃是不現證真實邊,以智慧、善巧方便將未善攝之眾生善加攝受等,是為作用。」這個本性帶來的結果即他不會住於涅槃,他會用智慧和方便來攝受一切有情。阿羅漢則因在禪定中很舒服而不會去度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