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單看《般若十萬頌》和《般若二萬五千頌》的內容,會很難理解經文,看不出各品間的重點與關聯。看上去每一品的用語好像都很接近,都是講「空」、「無」等等,內容一直在重複,好像是很隨意的講說。這就是我們沒有看透《般若經》所致。但是縱使我們花一輩子的時間去研讀,要憑自己理出頭緒,是沒有辦法的。剛開始無著菩薩也是如此,對於《般若經》字面上的意思,他都能了解,但是講到深層的意涵,到底要如何依《般若經》來修行至成佛,他就沒有把握了。所以他就閉關了十二年,祈求彌勒菩薩,後來得到了彌勒菩薩的教導。因為無著菩薩向彌勒菩薩祈請了解《般若經》涵義的因緣,便有了《現觀莊嚴論》。彌勒菩薩寫下《現觀莊嚴論》來闡釋《般若經》第一品至最後一品所有內容的涵義,並顯示出各品中相輔相成之關聯性。
《現觀莊嚴論》的根本論是《般若八千頌》、《般若二萬五千頌》及《般若十萬頌》,其中又以《般若二萬五千頌》為主要。將《現觀莊嚴論》與《中品般若經》(二萬五千頌)比對,除了一開始的禮讚文與最後的迴向文無法與《中品般若經》作對照外,其它的都可以一品一品地清楚對照下來。《現觀莊嚴論》的禮讚文與迴向文無法對照《般若經》的原因是,《般若經》並無禮讚文及迴向文。又,因為《般若經》中特別授記的部分,內容簡單易解,看《般若經》就可以理解了,且與道次第没有很大的關聯,所以《現觀莊嚴論》不談這部份,因此也是無法比對,除此之外,《現觀莊嚴論》完全是依據《般若經》的內容次序而注釋的。也就是,雖然《中品般若經》的品數是以須菩提品等來區分,《現觀莊嚴論》是以八品來區分,但是《現觀莊嚴論》的次序與《中品般若經》的次序吻合。如果我們將《現觀莊嚴論》與《十萬頌》或《八千頌》作對照的話,次序就比較難了解,這是因為太廣或太略的關係。因此說《現觀莊嚴論》最主要是在解釋《中品般若經》(二萬五千頌)。
有了《現觀莊嚴論》之後,許多人很歡喜,因為不需要再花很大的力氣就可以清楚了解《般若經》。後來的人因為根器的關係,雖然有了《現觀莊嚴論》,還是無法完全掌握其中的教義,所以不斷有人再解釋《現觀莊嚴論》(間接也在解釋《般若經》)。因此雖然佛典看起來很龐大,事實上很多論著所說都不離《現觀莊嚴論》的內容。《現觀莊嚴論》的注釋非常多,光是譯成藏文的注釋就很多,傳到西藏之後,對它的解釋之多,更是不在話下,因此很多人都以《現觀莊嚴論》作為學、修的内容。
原先經論的名稱多以「般若」來命名,自從《現觀莊嚴論》出來後,修道的名詞就都改用「現觀」。到了阿底峽尊者時,感到雖然《現觀莊嚴論》已含攝《般若經》全部的内容,但對於一個沒長久修學經論,卻又想修行的人,是很難把握《現觀莊嚴論》的內容的,所以他就提出了「道次第」,將《現觀莊嚴論》主要內容提出來,編排了三士道之次第,學人只要掌握了所提出的內容,即使不了解名相,事實上已經將內容修起來了。所以最早是以「般若」為名的時期,有《金剛般若經》、《般若心經》等;接下來是以「現觀」為名的時期;後來是以「道次第」為名的時期。道次第時期又可分為前後期,在後期特別提倡七因果、自他相換等這部份,這部份稱為「修心」。當然學佛的目的在於修心,除此而外也没有別的,但是菩提心的法類可以說是修心中的修心,所以就拿「修心」這個名詞代表菩提心的法類。總之,這些內容都離不開《現觀莊嚴論》所說的内容,它們是沒有差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