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喇嘛尊者 入行論教授》連載(7)
第一品 菩提心的功德
以下正說此論。
根本頌(3)
此暇滿身極難得
既得能成士夫利
若於此身利未辦
後豈復得此圓滿
此偈是講身所依和心所依。有暇講的是有時間及空暇修行佛法。修學佛法時,沒有辦法自由地修學佛法就是無暇,遠離這樣的違緣就稱為有暇。具備修行佛法的順緣就是圓滿。有暇及圓滿都齊全的善所依,這樣的果有多美好,它的因就有多難成辦。善因很難從諸多相違因和不順緣成辦,即便成辦了、有了,也很難持續,而因有多麼難成辦,其果就有多麼難生起,所以談到「此暇滿身極難得」。
簡言之,整體上,具有這樣功德的心有極大義利,而要修彼心必須有能修的智慧以及具足的緣。我們獲得的暇滿身所依是一個修發心的無上身所依,此所依難得,若得到了,就能有非常大的義利,所以獲得賢善的所依時,不能浪費它,一定要能夠獲得心要。若所依難得而得,卻因為拖延的懈怠和無知的愚痴,而在獲得這個容易成辦暫時及究竟大義的賢善所依時,未能成辦今生和來世永久的利益,若如此,以後哪裡還能獲得這樣賢善的所依呢?很難再得到了。因此,在這次獲得賢善所依的時候,一定不能浪費這個所依。這是在講暇滿義大難得之理。
《弟子書》中說:「善士道依引有情方便,廣大心力人所獲得者,此道非天龍得非非天,妙翅持明似人腹行得」。帕繃喀大師也說:「現下如若在惡趣,正法連聲亦不聞,即便生為天非天,如是佛法亦難遇。」若思惟這些說法,難道不會認為此說屬實?即便有賢善法,但是若未從自己的所依身獲得一個能夠修行的所依,譬如自己不是根具且生在有佛法之處,特別是如果沒有以自己之前所積福德資糧為靠山而有信心,以及與說法的善知識相遇等,若不具足這些緣,就很困難。
賢善的佛法存在或是在地球上有佛法,僅僅這樣並不夠,因為若自己個人沒遇見,就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若生到惡趣的所依,就會連對一個偈頌的法都無法種下種子。現在我們獲得了人身,又在佛法盛行之處遇到法,自己也對佛法有希求心,這是很難得的好機會。譬如,即使是一件世間事,機會也不會一再出現。而這次珍貴的機會出現了,這個時候就很關鍵、很重要──這次要非常注意,無論是誰都應該專注一心來修學。我們無論從自、他、暫時及究竟哪一點去想,這次都是很好的機會,所以不要浪費這個好機會。
並且,由人身能夠成辦的大利益,由他有情的所依就很難成辦;損害方面也是,人身能造成的傷害有多嚴重,這是我們所現見的他有情誰也辦不到的。「暇滿」不是僅理解為人身,「有暇」是指遠離修行佛法的違緣,「圓滿」則是從具足順緣這一分來講。現今地球上五十七億人之中,能夠獲得對佛法的信心從而對他者有悲心的人非常非常少。若比較人和非人,人非常少,人之中對有情有慈悲心的更是稀少,所以這一次我們獲得了人身,且值遇佛法,真的是太棒了,而且根與支分都沒問題,不是傻子或啞巴,這個極為重要。所以這一次要盡力修學佛法,這非常重要。 其次,由認識人身,要去除自認什麼都不行的懈怠。在已經獲得人身且能夠思惟佛法的時候,即便年歲大了,六根遲鈍了,也還是要精進努力,要效法好的榜樣來努力。
(本書尚未出版,請勿任意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