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份上師薈供時間是3月19日(星期二),時間上午08:00 開始,歡迎大眾一起來共修。3月16日格西拉應邀參加演講,歡迎有興趣者,可依下列網址https://reurl.cc/eL2l8x 報名參加。當天(星期六 14:00~16:00)課程-寶性論 -暫停一次,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javascript:void(0)

2011年5月24日 星期二

釋集量論禮讚文

《集量論》
敬禮成量欲利生,大師善逝救護者,為成量故從自論,集諸散說匯為一
    偈頌是禮讚文,同時也是《釋量論》成量品的大綱。
    可以分幾類來談,「成量」是一類,「欲利生」又是一類,「大師」、「善逝」、「救護者」又是另外的內容。偈頌分二,所建立與能建立,「成量」是主要詮釋的內容,就所建立與能建立來說,「成量」就是所建立者,能建立就是「欲利生,大師、善逝、救護者」。
「成量」指的是佛果,量就是佛,成量就是變成佛或修證成佛果,但佛不是一開始就是量,是漸漸的變成量。怎麼漸漸的變成量?所以就用「欲利生、大師、善逝、救護者」來說明。從因跟果來講,因方面是慈悲心、空正見。「欲利生」是講大悲心,可以說是大悲心的別名。正面指的是大悲心,但是也代表菩提心等方便法門(意樂圓滿)。「大師」表面上看來好像是說世尊是大師,但是這邊的大師指的是空正見,也代表慧方面一切的資糧(加行圓滿)。所以「欲利生」、「大師」是圓滿的福智二資糧。福智二資糧累積以後就會達到自利、利他之果—「善逝」與「救護者」。「善逝」指的是圓滿的自利身,「救護者」指的是利他,即佛的事業。「善逝」就是已經很完善地度到彼岸,指的就是滅諦跟道諦。由修福智二資糧,滅除苦諦跟集諦,以道諦來達到滅諦,所以「善逝」直接指的是滅諦或者是佛陀的涅槃,間接指的是道諦,即是究竟的滅諦跟究竟的道諦。解釋「善逝」時說,如以止觀雙運世間道來滅除煩惱的話,它不會是一個完善的斷,因為以後煩惱還會再產生,沒有盡善盡美地斷除,所以沒辦法說它是善斷。佛弟子修到見道、修道,用出世間的道得到了滅諦,可是他們還是沒有斷除輪迴,所以只是善斷。聲聞、獨覺的阿羅漢,他們是斷了,可是只是斷煩惱障,所知障並沒有斷,所以不是無餘斷除。在這樣的比較過程中,可以把佛的涅槃(或佛的滅諦)與阿羅漢的涅槃比較,從而顯出成佛之道及解脫之道。「救護者」是利他方面,通常我們說佛的事業或佛是眾生的怙主。佛如何變成眾生的怙主?主要是祂會宣說道次第,講四聖諦的法來救度眾生,所以祂是眾生救怙主。總之,「善逝」、「救護者」是講佛的情況,只不過分為自利與利他。佛很了不起,因為斷證圓滿,這是從自利方面說。祂很了不起,為什麼?因為祂利生,可讓眾生解脫、遠離痛苦,這是從利生方面說,「善逝」跟「救護者」是相同的,只不過以佛自己達成與利生二方面來講。
佛陀自己修行而成佛,我們還要建立祂嗎?要建立。成佛需具備很多因素,通常會說產生佛陀的因素,以及建立認知佛陀的因素二者。成量品講的就是成佛之道,或建立成佛之道。《廣論》名「菩提道次第」,菩提指的是佛,所以說的是成佛的次第;與《廣論》相同,成量品也說成佛之道,二者差別在於不同作者自己有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或想法。成量品說了二個道次第,有順成立方式說—順著「敬禮成量欲利生,大師善逝救護者」次序說,與逆成立方式說。順成立自「能立由修悲」開始說,與《入中論》說大悲心是大乘種子、大乘根本同一意趣。依大悲心而說出空正見、如來斷證二德、及之後如何利生。也就是由大悲心開始,說出大乘的道次第,因素是大乘五道十地,果說的是佛果及利生的部份。逆成立時則說到:如何利生?由轉四諦法輪,了解四諦即可得斷德與證德。而此斷證二德又由修習而來,所以又說了修行的次第。因此逆成立說了小乘的道次第修四聖諦及其所得之果。所以,若問成量品說的是什麼?回答是,它說的是道次第—大乘的道次第(順說)與小乘的道次第(逆說)
成量品透過總綱「敬禮成量欲利生,大師善逝救護者」說出成佛之道與解脫之道。禮讚文偈頌分二部份,一、說成佛之道;二、說成佛之道又有何目的?對於後者,文末的頌文「彼事讚大師,爲即由彼教,成立爲定量」交代了目的。也就是,這本書說了成佛之道,縮寫起來是禮讚文,禮讚文再濃縮就是「成」字。禮讚文禮敬的對象是量。怎樣的量?即「成量」。只有佛教才談成量,外道都不談「成」,如大自在、造物主等,不是成量,他們是無因而有,或不順因而有,此處就否認這些。「成」之意是要是符合因緣而有。如何才符合因緣而有?就是透過「欲利生」帶動,產生「大師」、「善逝」、「救護者」。
量與禮敬的量有差別,量是新生不欺狂的了別(「量謂無欺智」),禮讚文的量則是一切遍知,佛具有量(或佛是量)。也就是說,量是標準,此處是具有量者,所以稱為量。此中之量(「世尊具是量」)有二解釋,一、量是具三殊勝的斷德與證德(究竟斷德與究竟證德,「因斷具三德,是為善逝性」),因為佛具備這些,所以是量。二、是佛是量。禮敬的對象是量,是怎樣的量?非是無因而生等的量,而是由圓滿因素產生的量。何謂由圓滿因素產生的量?即說到圓滿的意樂—大悲心(「欲利生」)與圓滿的加行—空正見(「大師」)產生圓滿的果「善逝」、「救護者」。「善逝」可以分開來說,「善」指斷德,「逝」字義是了解,指證德,也可以說佛陀是「善逝」。「善逝」指的是本質,即由前因(大悲心、空正見)產生,也就是成量的量。果是「救護者」,說四諦使眾生解脫即是救護之意。
內文中,成佛之道內容是從「量謂無欺智」至「故是定量性」(即成量品科判「以量稱讚之所爲」一段以外的部份),說了順成立與逆成立道次第的部份。但也不是馬上就宣說,自「能立由修悲」開始說順成立量,之前說的是準備工作,即自「量謂無欺智」至「當來依鷲鳥」是基礎。「量謂無欺智」至「當來依鷲鳥」此段說了量的定義、佛具是量等,這是為了要說出有情眾生所希求的量,是由圓滿的因產生,不是由不順因、常因而生。而「量謂無欺智」至「世尊具是量」是直接說出;「為遮無生者」至「則非無別故」是反面托出,說明哪些不是量。也就是,此段說了沒有一個恆常的遍智,遍智不可無因而生,將量與遍智做了結合。
問:遍智非由無因而生,要透過什麼因素產生?回答此問題時,先答:有情需要的量是什麼?即先答一切眾生欲達究竟利益所需要的量是什麼?若要的只是看的遠等能力,就去依止鷲鳥。也就是說,問者是問:佛是量,佛很偉大,但是知道這些描述與己無關,要如何達到量,與佛一樣?就要先說對有情有利益的量是什麼,沒有利益的量就不需要了。我們的量一切遍智是在指了解成佛之道、解脫之道者,看得遠、力氣大、有拔山倒海的能力等都沒什麼用,若希求這些就去依止鷲鳥等(「量知不現義」,至「當來依鷲鳥」)。此段說的是要依止了解道次第者。
依師之後要行持什麼?自「能立由修悲」至「以故是定量」說順成立量;自「復次救護者,宣說四聖諦」至「故是定量性」說逆成立量。即由大悲心這個種子開始,至成佛,成佛之後就要利生,就說了四聖諦,因此解脫之道就產生,所以是自己先成佛,後利生,而後有解脫之道。
因此,整個成量品可分四段落,一是順逆道次第來源,二是順說道次第,三是逆說道次第,四是以量稱讚的目的。
說順成立時,說了大乘的道次第,同時也說了大乘的三寶。從歸依的層面去說,法寶是滅諦及大悲心所攝受的現證空性的智慧,即道諦。當然,見道以上菩薩的菩提心、大悲心等也是道諦,只要是見道以上所有的道都是道諦,但是是以現證空性的智慧為主,因為有了它,其他也才是道諦。佛寶是佛,僧寶是大乘見道位以上者。同樣,逆成立時說了小乘的道次第,同時也說了小乘的三寶:小乘的佛寶也是佛,法寶是小乘的道諦與滅諦,僧寶是見道位以上者。所以成量品在說道次第,也可以說在說三寶。克主傑尊者說到:「要透過對這邊的了解,從而達到由量所引生對三寶的定解,如此僅歸依一次三寶,就能粉碎輪迴;若非如此,只有口頭上念誦三寶的功德及與之相伴的信心,不要說對三寶功德有認識,連三寶是不是所知都不會了解(即沒有具備歸依的任何條件,所以就不是歸依。)」也就是說,了解道次第的程度,要到了解什麼是法寶等,知道這些的功德就非常大了,若非如此,就是根本未將三寶當成所知。佛教徒都在說歸依三寶,但是未好好讀過經論的人所想像的三寶,與佛典所說的三寶完全不同,這樣即使是在歸依,也是在歸依與三寶無關者,真正的三寶則從未想過,也就沒有什麼歸依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