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份上師薈供時間是6月22日(星期六),時間上午10:00 開始,歡迎大眾一起來共修。6月2日起至6/16期間格西拉有其他行程安排,所有課程暫停,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javascript:void(0)

2024年8月3日 星期六

解釋《苾芻學處》序文

 

肆、解釋《苾芻學處》序文

《苾芻學處》[1]

名稱遍揚三世間,宣說正法獅子吼,

獲一切智三寶藏,梵釋諸天禮其足。

稽首頂禮兩足尊,已度無邊生死海,

遍智學處三寶器,今於聖眾當開顯。

出離尸羅斷眾苦,拔除薩迦耶見根,

摧壞世間與魔箭,敬禮佛陀我當說。

「出離尸羅」即前說出離的戒律,以區別趨吉的律儀、避禍的律儀。

 

能成辦現世、後世一切圓滿,能除遣現世、後世一切衰損之根源,惟是如來聖教。

業果是不欺誑的,不能行惡止惡,只能行善止惡。所以說「能成辦現世、後世一切圓滿,能除遣現世、後世一切衰損之根源,惟是如來聖教」,並不是佛教自誇之言,是基於業果而說,聖教說的是符合業果的修行之道,而聖教包括一切善。

 

欲趨入聖教者,如《俱舍論》說:先要住戒,次方從事於聞思修。­是故無論修何種行,皆以清淨戒為根本。

既然聖教是一切圓滿的根源,要進入佛教的修行該如何做?就說到要在有清淨戒的情況下聞思修。具戒,則聞思修越多,往解脫方向的力量越大,脫離了戒,聞思修就變成與解脫無關的聞思修,因此,一定要先住於戒。

 

而出家及近圓者,最初須清淨自所受戒。如是宣說學處毗奈耶:佛滅度後即是大師,是故應當恭敬聽聞。聞後,雖微細戒亦應勵力守護,況粗大惡行乎?如《苾芻戒》云:我入涅槃後,此是汝大師。又云:聽已當正行,如大仙所說。於諸小罪中,勇猛亦勤護。心馬難制止,勇決恒相續。別解脫如銜,有百針極利。若人違軌則,聞教便能止。大士若良馬,當出煩惱陣。若人無此銜,亦不曾喜樂。彼沒煩惱陣,迷轉於生死。

「出家」指沙彌,「近圓」指比丘。沙彌及比丘應以清淨戒律為本。戒要如何清淨?首先要聞戒。

戒律的傳承是,第一代祖師是佛陀,第二代祖師是大迦葉尊者,第三代祖師是阿難尊者……。會說前七代是殊勝七賢。另一方面,佛陀涅槃前,阿難尊者問佛陀,佛陀涅槃後以誰為師,佛陀回答以戒為師[2]。也就是說,代表佛陀的是戒律。導師唯一的作用是講法,這些法才是真正的導師,這才是合情合理的。因此,不只是要聽戒,而且要非常恭敬地聽聞,把它當導師。這是非常重要的觀點,可以導正現在一些奇怪的做法。

聽聞之後,從動機、加行開始,盡量於細微處都一一守護。譬如現在受了居士五戒,雖然受的戒是粗的,但是真正要修行的話,要一天勝過一天,往清淨處走,這是獲得成就的方式。



[1] 法尊法師譯序:「宗喀巴大師于前藏朗增敦寺安居時,與熱打瓦教卻把讓二位法主共同抉擇如來聖教,為諸大眾講說戒法,其弟子迦曹結記錄,遂成此書。此中先說出家事及依止善知識規矩等,次釋二百五十三戒。至於後十六事,另有別本。初歸敬三頌,前二頌係宗喀巴大師從有部戒經錄出,後一頌為大師自造。次即正文譯義。」

[2]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38:「復次汝等苾芻!若法能於現在及未來世生長利樂者,汝等應當受持讀誦,為他演說勿使廢忘,欲令梵行得久住世,安樂人天利樂饒益諸眾生故。此法是何?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因緣、本事、本生、方廣、希有、譬喻、論議。此十二分教,若能受持讀誦如說行者,能於現未生長利樂,乃至慈愍群生佛法久住。汝等苾芻!我涅槃後,作如是念:『我於今日無有大師。』汝等不應起如是見,我令汝等每於半月說波羅底木叉,當知此則是汝大師、是汝依處,若我住世無有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