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拉仁波切,掌中解脫教授)
*念死的利益分六,也不是一一背出就可以,要將其與心相續相結合。最好的狀況是對道次第都很熟,到哪裡都可以觀修思惟,不需要依賴書本。但是初學者做不到時,可以翻讀經論,依文去思考這段如何應思惟?有哪些公案?有什麼體會?所以開始時是不斷地一遍一遍去看,越來越熟悉就可以不依賴書本。
*念死分三根本、九因相、三決定,自己看就可以了解念死這段文,但是要將之與心相續結合要花一段時間。有充分時間可以觀想時,要觀想資糧田在前,做七支供養,想:「會有現在這樣的處境就是因為不念死所致,所以現在要好好思惟念死。」祈求自己能依文在內心生起體會與證量。若結合密法可以觀想諸佛放光,融入我及有情心中,淨治無始以來的惡業,特別是自己對無常生起證量,以後每一段都可以這樣思惟。
*看我們活著都在做什麼?有一半的時間在睡覺,剩下的在作自己的事,真正緣到法的時間十分稀少。因為死時唯一能幫助的就是法,所以要修法。這是第一決定。要將這種想法成為覺受,而不是知識而已。
*有人認為自己現在還年輕,要先去賺錢,退休再學法。要知道退休不一定有體力學法,或是否尚在世都是未知數。透過這些去想死無定期,確定自己現在就要去學法,這是第二決定。現在就要學法是否意味馬上要拋家棄子去修學?也不是。以正確的意樂發心去持六字大明咒、去禮拜也是學法,有許多不同的學習方法。若在醫院工作,就以正確的意樂去進行,或是以正確的意樂教導子女,也是在學法。我們要廣大地完成課誦不太可能,但是持六字大明咒、密集瑪也算是做到課誦。很多人沒辦法看很多經書、思惟法,但是在開車、走路也可以聽法王的錄音等。
*即使是百萬富翁,死時所有的錢都要留下,無法帶走,乞丐死的時候也是將所有東西留下,二者並無差別。有一個譬喻:有一個人不斷的將石頭磨成方形,有人問你這樣要做什麼?他回答:要把石頭丟掉。同樣地,我們不斷追求世間八風、名聞利養,那又是要做什麼?死的時候把它們都丟掉。
*修死相時,將自己被送去醫院、斷氣、被送到賓儀館,屍體周圍放滿花,人們來弔祭,一一觀想出,將自己當作亡者,想自己也沒有辦法逃脫那一天。很多人會預留遺囑,說身後事該如何辦?但是人死了,穿什麼、擺設什麼一點幫助都沒有。有的人會以死者之名留下紀念建築物,但對死者一點幫助都沒有。雖然自己還沒有死,但去觀修死相,學法的心會越來越強。密勒日巴說:屍體在哪裡?現在的身體就是。現在我們害怕去墓園,因為其中有多屍體,但是我們死後屍體也要去那裡。想到這些就會想:「現在要做什麼才有益於來世?」就會推動去學法。思惟死相的依據是《入行論》:「何時赴寒林,他骨及我身,同屬壞滅法,於彼作等觀。」
*思惟死相可以去看快死之人,對自己生起死時要做什麼會有幫助。看報紙時,不是只看到這個人死了,那個人死了,……,而是看到「同樣為人,我也會死去。」所以看新聞可以讓我們生起念死無常的覺受。看到四季是一分一秒變化,憶念起自己也是一分一秒在逼近死亡。證得無常不像證空性一樣困難,只是自己沒有去思惟無常是什麼而已。剛開始思惟死相時,有的人會感到恐懼,不願意去做,那是因為自己的常執的緣故。老年人還好一點,年輕人不願意去修念死無常,生起覺受較為困難。但若能不斷地修,就能生起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