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宗仁波切 菩薩戒品釋教授)
*想讓自他二方都能早日離苦得樂,行善斷惡這點相當重要;想行善斷惡,就必須了解善惡之別;想了解善惡之別,佛法的住世相當重要。如果佛法沒有長久住世,大部分的人都無法了解是非善惡。我們不僅希望佛法長久住世,也希望善知識們長住世間、常轉法輪。因為佛法住世及善知識住世為眾生說法,眾生才能了解佛法,更進一步地修學佛法。我們希望佛法長久住世,並不是以身為佛教徒的角度思惟,也就是,不是自私地想「因為我學佛,所以希望佛法能夠住世」,希望佛法住世的關鍵是希望一切有情都能離苦得樂,佛法住世是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的根源。
*從過去到現在,其實諸佛菩薩及他們所化現的善知識,都在我們身邊。諸佛菩薩及他們所化現的善知識,呈現不同樣貌,帶領不同有情,走不同的佛道。諸佛菩薩每天都跟著我們,有個說法:「每個人的頂門上都有一尊佛。」然而,實際上真正了解、真正相信這個內涵的人又有多少?佛是一切遍智,我們當下的一切,他一定都了知,所以他一定會安住在我們的頂門,想辦法以某種方式利益我們、救度我們。多數人會認為佛應該是這樣、菩薩應該是那樣,四週的這些有情都是凡夫,也就是不認為諸佛菩薩是伴隨著他的。有這樣的想法又怎麼能得到諸佛菩薩的攝受呢?所以諸佛菩薩是不斷地在我們身邊幫助我們。我們應該想辦法培養對三寶的信心,這對我們才最有幫助。
*身為佛教徒,在享樂時,要想:「我現在所得到的一切快樂,都是來自於三寶,都是三寶的恩德。」遇到痛苦時,要反觀自心,想:「這都是我過去造惡業感得的果報。」之所以必須承受痛苦,是因為無明的關係,造作了會讓我們獲得痛苦的因—惡業;之所以無法獲得快樂,是因為不知道如何成辦樂因—行善。因為三寶的加持,我們今生或多或少能有些樂受生起,在樂受生起的當下,應該要想到這都是三寶的恩德。如果現起的是苦受,無論是身體的苦受,或內心的苦受,都要想:「這都是因為我過去沒有好好行善斷惡而感得的果報。」所以此時應該要反觀內心,不要把箭頭指著別人,內心胡思亂想對解決當下的痛苦一點幫助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