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悲青增格西 2016廣論課)
密續也是大乘法。如果沒有好好修習暇滿、無常等,生不起出離心;沒有出離心,生不起菩提心;沒有菩提心,就談不上大乘。既然密續是大乘法,就必須以菩提心為前提來修學;沒有菩提心,修什麼儀軌等也不是在修密。再者,修習本尊瑜伽是在空(樂空無別智)中化出本尊、壇城等,所以不了解空性,就沒有了修習本尊瑜伽的基礎。沒有空正見的攝持,觀想本尊、壇城可能成為外道法。譬如披薩最早是出現在意大利,但是可不可以拿來供養佛菩薩?可以。所以不應該說「這不是佛法,因為是誰創造的」,重點應該在它的內容有沒有佛教化。如果它的內容有菩提心、空正見的內容,就會是佛法;如果沒有,那就不是佛法。這就是要先顯後密的原因,沒有空正見的基礎,也就無法修密。
一般聽課可以不需要依師,但是一旦決定依止此人,就不能毀謗,密乘就更不必說了。特別的是,受戒、受灌頂不同於一般聽法,一定要先依師才能受,不依師就不能受。
依師之後,要受灌頂,灌頂是進入密乘的門。沒有受灌頂,不能修學密續,連密續法本都不能看。密乘對灌頂者、受灌者有一定要求。灌頂者、受灌者不具資格卻進行灌頂事是很麻煩的。
灌頂者不具備傳灌頂的資格而傳灌頂,他的路只有地獄一條,因為他自己沒有傳授的資格,卻導致他人看了不該看的法本、修習不該修的內容。若師長本身是很好的,但是傳承有問題,也會導致受灌者得不到灌頂。傳灌頂時,師長本身必須具備清淨的傳承,而且自己當下必須有菩薩戒、密乘戒才能傳授。譬如某人曾經得過密乘戒,但之後犯了根本戒,犯了根本戒就等於沒有,必須重受才能回復。犯密乘戒是很容易的,所以傳法者傳灌頂前通常會重受還淨,如果這點沒有做好,就會變成不清淨的傳授。
即使師長有清淨的傳承,但是受灌者本身條件不具,也不會得到灌頂。沒有好好修學《廣論》能不能生起菩提心?非常困難。沒有菩提心,就得不到菩薩戒;沒有菩薩戒,就得不到密乘戒。也就是沒有菩提心,是得不到灌頂的。再者,在接受灌頂的當下,受灌者必須聽懂灌頂者的教導,師長當下在做什麼、他要你做什麼都要了解,這樣才會得到灌頂。要通達空性,灌頂時所有的一切,都要觀想是樂空無別智所化現的。
現在我們考慮要不要受灌頂可能是先問有沒有功課!受了灌頂,如果沒念功課,就覺得犯了大錯。這當然是錯誤的,不能這麼做,但是相較來說,灌頂時受了菩薩戒、密乘戒是更重大的事,你根本沒去了解根本戒是什麼、支分戒是什麼,這是更嚴重的!沒有得到灌頂無法成就,沒有好好守護菩薩戒、密乘戒,及不懂密續的真實也無法成就。撇開受到灌頂、有好好守護戒、懂密續的真實這三個條件,說自己在修密,完全是門外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