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喇嘛尊者)
問:佛法如大海般無邊,我們要從哪裡開始著手?
答:以藏傳佛教來講,我們的《甘珠爾》(佛經)有一百多本厚厚的書籍,而《丹珠爾》(論典)有兩百多本厚厚的書籍,這些都是翻譯成藏文的;以西藏大師自己的針對《大藏經》的著作來講,大約有上萬本厚厚的書籍,所以這真的是浩瀚無邊。
學習教典時,以空性來說,先從《中論》等開始,以《中論》為根本之後再看《中論》的解釋,搭配著去學習。否則,如果不了解一部經論的綱要,我們可能是零散的學習,對於教義的見解也是零散的,沒辦法做整合。薩迦、噶舉、寧瑪、格魯、覺囊的大師們的著作是無邊浩瀚的,但是如果我們能依主要印度大師的著作,他是依什麼情況說的,其他的大師是怎麼說的,這樣搭配學。一開始先要根據一個人的思想做個整合,自己有個概念後,再搭配著其他大師的不同補充和說法來做辨別。所以好好修習並不是這三百多本厚厚的書籍都必須看完,不是這個意思。
以米拉日巴來講,如果你問米拉日巴般若七十義是什麼,米拉日巴應該也沒有什麼可以回答的,應該也回答不了。最主要是我們的心如何改變,有一派主要就是要獲得某一個要義,然後根據這個要義好好修行。像米拉日巴雖然沒有對《般若經》或中觀典籍有廣大的聞思,但是《般若經》和中觀典籍裡主要的內容,他都知道了,像米拉日巴的《歌集》說到許多空性的論述,與應成派的論述一模一樣。米拉日巴等確實是修行者的頂嚴,也就是一生成佛的大成就者,但是他並沒有看到這些大教典,他的上師是瑪爾巴大師,瑪爾巴主要是依密提巴和那洛巴,而密提巴和那洛巴是那爛陀寺的大師,他們看了諸多的大教典,而且產生了定解,搭配著自己的覺受後,具有這種教證二量的大師給予的少數的口訣是不會有任何錯誤的。所以具相的上師根據當時的狀況而說不同的教授,像教授傳承、覺受傳承、口授傳承等不同傳承。具相上師善巧的引導,在他的引導下,哪怕沒有完整大教典的認知,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當然如果遇到那種不具相上師,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像米拉日巴曾經去依止過一位上師,這位上師對米拉日巴說:「睡覺也可以獲得果位。」於是米拉日巴就去好好睡了一覺,隔天起來,這位上師問米拉日巴:「有沒有夢到什麼好的夢兆?」米拉日巴回答說:「我沒有夢到任何好的夢兆。」這位上師就對米拉日巴說:「我跟你沒有法緣,你要去跟瑪爾巴學習才對。」於是就將米拉日巴派遣到瑪爾巴那裡。
所以如果自己有時間,盡可能的去閱讀這些大教典來產生定解;如果沒有時間,根據真正對大教典有所認知的具相上師或法友,依據這樣的助緣,透過他們的資訊來了解大教典的主要的內容,這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