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份上師薈供時間是3月19日(星期二),時間上午08:00 開始,歡迎大眾一起來共修。3月16日格西拉應邀參加演講,歡迎有興趣者,可依下列網址https://reurl.cc/eL2l8x 報名參加。當天(星期六 14:00~16:00)課程-寶性論 -暫停一次,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javascript:void(0)

2011年1月16日 星期日

唯一之道!

:道要以懂空性為準,通常修共下士道法類時還不懂空性,這算是唯一之道嗎?

:現證或了悟空性的智慧,便稱做道,也是唯一的道。佛陀教法談的就是成佛與解脫,其他全都是方便,真正要引導的還是在解脫與成佛,而唯一能達成的就只有瞭解空性的智慧。談空性會談無分別的瞭解、不執著,因此會涉及學「見道」、「修道」、「無學道的心」。然而這是追究到底時所談的,因現證空性的心是道,所以與其周遭相關的亦歸類到道。就道的情形來說,包含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然而在俱舍論的註解裡,會提到無學道不是道;也會談到資糧道和加行道不是道,只有見道與修道才算是道。用意是資糧道與加行道仍在輪迴,沒有能力走向涅槃之城,要走向涅槃勢必得開悟,再者透過開悟斷除煩惱。一方面要悟、反方面來說須斷,而資糧、加行,既沒有悟,也沒有斷,又哪來的道呢!見道,雖然尚未斷除乾淨,但還是有斷的內容,所以稱之為道,而修道為道就更不在話下。至於無學道,已經全部斷盡,因此也不能說是道,有部有此一說但並非整體,如大毘婆沙論、俱舍論皆有談到這說法。
 至於通常的說法,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都是道,這一說並不會否認有部一些派系的說法,真正斷煩惱、證悟法性的是見道、修道,可是資糧道與加行道是培育見道的礎石,舉例而言,拿起刀子打算砍人時,這不是刀子落下、真正帶有殺傷力的那一刀,然而就像刀子落下前必須先提起拿著刀的手臂般,因此也稱之為道。安住在涅槃已經達到安住的境界,不會衰退,如此的功能,無學道有,因此也會談無學道是道。其實無須理會太多,別派認為見道、修道才是真正的道,基本上自有其想法。我們自己看五道也會有別的想法,其實大家考慮的點都一樣,只不過是把手臂這部分的功能也視之為道,這是從前行談起。
此外,任運而起的菩提道、菩提心、出離心亦稱做道,廣論裡的用詞定義比較看不出來,否則任運而起的菩提心才是菩提心,其他不稱做菩提心。同樣地,任運而起的出離心,才是出離心,而由任運而起的出離心所攝受的才稱為中士道。嚴格地說,希求今生或來世所佔的比重何者為大,例如以60%爲分野,倘若以 60%的比重希求來世,用 這樣的心態攝受的善法,全爲下士道,不論所學爲皈依、業果或其他,全然會是下士道。假設,不僅將60%的精神心力放在求來世,其中又有60%的比重是具備任運而起的出離心,,這就會成為共下士道,事實上可以說已進入中士道。中士道的內容,以廣論的講法為四聖諦、十二因緣,其實皈依等,皆可以匯入。就單單看是否為任運而起的出離心所攝受,是的話,則為中士道,否則什麼都不是。同樣地,如果以整部廣論來看,只要有任運而起的菩提心,則會是上士道,否則什麼都不是。
廣論是以教的方式來傳,好比說故事,而非以理的方式來傳,若以理的方式,則會是剛剛說的如此。這兩者並不衝突,只不過當我們看廣論時,不容易想到這些,尤其是沒接觸其他經教的話。例如,問及中士道談的是什麼?若回答四聖諦或十二因緣,答案就錯了,四聖諦不是道,因四聖諦裡的苦諦、集諦都不是道,滅諦也不是道,只有道諦才是。我們通常容易說些大家都瞭解卻又奇怪的話,例如指著佛堂時輪、八吉祥的象徵物便直稱時輪或八吉祥,說穿了根本不是,可是大家卻又瞭解,這是因為大家有共識所造成,而廣論則類似這情況。
 回到主題,唯一的道便是空正見、現證空性的道才是唯一,因此將前行(資糧、加行)與後行(無學)納入道。而出離心與菩提心則類似其支分。倘若一離開空正見,這些全不是道,問題是這些與空正見相輔相成,有了這些才能產生空正見,因此也能將其歸類到道。倘若去看現觀莊嚴論,裡頭說的道就會很多,而廣論說的是三主要道,因此把現觀莊嚴論等等整合成三個內容。般若經又不同,其名相之多,光看瑜伽師地論就好,談的全為某某三摩地,確實佛經裡有,例如華嚴經等,都有其固定的內容、固定的修法。只不過,這麼多的內容都會是道嗎?是或不是,全以空性、空正見為標準。以上所述分兩方面:(一)基礎與結行為何會變成道,因為他們是空正見的助力或善後等概念。(二)菩提心、出離心是道,通常會覺得這些理所當然是道,尤其像菩提心如此偉大,但之所以成為道,全因仰賴空正見,因此從支分方面來談,這也是道。總之,說穿了這就是唯一的道,就像有"無自性"般,任其滋長,直到一定程度就會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