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份上師薈供時間是6月22日(星期六),時間上午10:00 開始,歡迎大眾一起來共修。6月2日起至6/16期間格西拉有其他行程安排,所有課程暫停,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javascript:void(0)

2011年1月15日 星期六

大悲心的重要Ⅲ--大悲心如成熟果

果是譬喻佛果,佛果可以利益有情,成佛後,如果離開了大悲心,聲聞、獨覺弟子就沒辦法享受他這個果。
「聲聞中佛能王生」,為何聲聞、獨覺可以從能王生?能王為何要利益他們?亦如前說,佛其實也是被悲心所逼。很多經典會說,佛因為大悲心,做了種種事,常常會提到大悲心,這說明佛度眾最大的動力就是大悲心。佛度眾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就只有悲心能使這些方法動起來。這點和皈依中所提及應皈依之因相--佛陀很像,談應皈依之因相時說可皈依的四個條件:1. 自己解脫一切怖畏;2. 善巧度脫他人之方便;3. 普於一切,無論親疏,大悲遍轉;4. 普利一切有恩無恩。其中的重點就是悲心,有了悲心就會不顧名利等,所以後二項可以歸到悲心中。由悲心推動,他自己已度脫,且有幫助別人的方法,也就是有了方法及推動方法的力量,所以眾生自然就度脫了。從這個角度看,佛果位時最重要的也是悲心。
    成佛之後,如果離開了大悲心,眾生將無法享用佛果,因此說「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即成佛之後一直利生,直至虛空的邊際,就是因為悲心才得以如此。因為住持到虛空的邊際,自然弘法、利生也是到虛空的邊際,眾生也可以享用到邊際,弟子與聖者就可以不斷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