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份上師薈供時間是6月22日(星期六),時間上午10:00 開始,歡迎大眾一起來共修。6月2日起至6/16期間格西拉有其他行程安排,所有課程暫停,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javascript:void(0)

2011年1月15日 星期六

先認知

【問】佛弟子行十善和外道行十善是否不同?
【答】完全不同,差別非常大;那些都取決於對佛法的認知,故首要是認知。

假若僅陳設身、語、意的像,可是任何佛法內容都不知道,會怎麼看待佛像?只會看成一個「神」。例如,二千五百年前的神像陳設在那裡做什麼?因為大家都陳設,所以我也跟進;一定要恭敬,而恭敬以後會如何?有可能今年考試考得好、生意會興隆等等,若是不恭敬呢?衪會生氣,麻煩就大了…。反正一方面就是要恭敬,可以有好處,也不敢不恭敬,怕會有問題…,一般人都會有這種想法,如此就把佛給看扁了,再者,只當作一般的神來看待,在這些人眼中祂根本不是佛。
有上士道的概念,祂才會變成「佛」;「佛」是具有大悲心、菩提心、證悟空性,斷證究竟圓滿的有情,這樣才是對佛有些認知。有了對佛的認知,對佛的好感及希求心才會有些許接近菩提心,若沒有,其實不會產生菩提心,所以要產生三主要道都有賴於對佛的認知。
三藏一切內容歸納起來,可以說是「三主要道」,亦可是《入中論》所說的大悲心、菩提心與無二慧,三藏一切內容都可以如此歸納修持。如果把三藏一切內容都視為別別分開,彼此無關,就很難修持,說穿了根本是不會修,且要把佛法運用在生活上就更難。
反過來,對佛法有認識,且認識得越深入,對行持十善也有如虎添翼的作用。總之,修行十善等善法,既不能用服飾或表面的行為作什麼說明,也不能因為住在某一大道場而判定。一位好警察,不但自己守法 ,不殺也不盜,且會讓許多人守法,但他與十善法中的戒殺等戒跟本扯不上關係,但是他若是有業果概念,是因此而戒殺,抑或有出離心、菩提心, 情況就大大不一樣了;是因有業果概念而戒殺,此人就有十善法戒,因有出離心而戒殺,此殺戒就會變成道,而如果有菩提心而戒殺,此殺戒就會變成大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