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量品可以與《廣論》結合。
《廣論》從下士道、中士道、到上士道七因果等,講的就是菩提心,會強調下士道、中士道是為了上士道,沒有別的。成量品所傳達的與《廣論》是相同的事,但是我們從內容上看過去,卻與《廣論》不同,這是為什麼呢?
《廣論》雖然講了下士道、中士道,但是那是為了遮遣學人好高騖遠的情況,因而提倡下士道、中士道,否則的話,《廣論》是大乘法,從七因果等菩提心的內容開始講即可。也就是說在知母等節中,將知苦等下士道、中士道的內容講出來,這也沒什麼不可以,但是這樣做會讓人以為下士道、中士道的法類是小法,或是一部份而已,而產生輕忽,所以就將這部份的內容提出來,放在前面,大幅地宣講。《廣論》講的就是上士道,只是它以這樣的方式編排。
成量品其實講的也是上士道,但是處理的方式不同。成量品先講成量,即講量的定義,後說佛陀是量,先把修學佛法地目的講出來。接下來講有沒有前生來世等,也就是以悲心動機,之後「大師」等部份就是講六度。所以它要講的就是以悲心為代表的廣大行,及以補特伽羅無我見代表深見行,所以道的部份就有悲心與空正見為主的道,由此得到自利、利他二果。接著以逆的方式講四聖諦。
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處理方式?因為《釋量論》教授的物件是大乘行者,而所學宗義方面則有經部與唯識的弟子。可以這麼說,《廣論》、《入中論》、《入行論》的教授對象是大乘宗義者,他們行的也是菩薩道,所以講說的物件是大乘道的唯識、中觀行者;可是《釋量論》不同,它所教授的物件不僅有唯識,也有經部。對經部而言,他們能接受的就是有大悲心,所以可以聚集廣大資糧,再修補特伽羅無我,經過三大阿僧祗劫,就成佛了。以前曾經說過,在有部、經部的典籍中,並不會說十地的概念,典籍雖然也會提到六度,但是內容很少,菩提心等法類也只是略提而已,並不會講七因果、自他換等。所以就是單純認為:菩薩就是有大悲心,透過大悲心努力修行;而修的內容還是想解脫的人修的那套內容,這樣修三大阿僧祗劫成佛。
總結來說,《釋量論》是大乘的法,但是因為物件的關係,不適合講七因果、自他換等內容。像《唯識二十論》開宗明義就說「我要講外境空」,為什麼要講外境空?因為要成佛。如果不成佛,就修補特伽羅無我就好;因為要成佛,所以要修異體空,這是成佛的唯一道。這個是《唯識二十論》的表達方式。事實上《釋量論》也應該要像這樣大聲地講,但是因為講說的物件有經部的弟子,這麼宣說的話,經部的弟子就跑光了,所以異體空的部份就不講。
前述要表達的意思是,在廣行方面,其實有七因果、自他換的這些法類。在小乘典籍中不會提這些法類,所以《釋量論》也就沒有講。如果是大乘弟子,因為自己的典籍中有這些法類,所以就要加進去,如此一來,就與《廣論》是一樣的了。同樣的,在講無我(「大師」)時,如果對象是唯識的弟子的話,就要講異體空,若對象是中觀的話,就要講諦實空等。也就是,事實上是必須要講異體空的,沒有宣講的原因是講說的物件不只有唯識的弟子,還有經部的弟子。若是唯識弟子在看本書,就要把異體空—即大乘經典中法無我的內容放入,否則單是講常一自在的我空、獨立自主的我空並不圓滿。因此,成量品就類似《廣論》的內容,即修廣行的內容、修深見的內容,得到圓滿之果。
另外,成量品一直強調量,好像沒有提到菩提心,但是講到了悲心。悲心要串習很多劫,就講了前生來世。這邊雖然沒有直接的宣說菩提心,但是要說講了菩提心。為什麼這麼說呢?前面提到「佛擁有量」。在講「佛擁有量」時說,我們應該依止佛陀,因為對想解脫者而言,祂是量,也就是對取捨來說,祂是究竟的量。這個就類似《廣論》依師的部份,《廣論》在依師部份說要找到這樣一個人才去依止,另一方面透過「師長是佛」講出目標。要如何達到目標呢?就從下士道、中士道等法類漸次而修。這邊也是一樣,先把目標(或依師的物件)說出來,想解脫者就知道要找這樣的師長,接下來就講悲心。
以前說過,所謂的悲心應是如父式的悲心,非常地憐憫眾生。串習悲心之後,由悲心來修無我見,因此說了悲心之後就講「大師」。為什麼要講「大師」呢?因為光有悲心一點辦法都沒有,只有哀歎的份,所以要去尋求方法,方法就是無我慧(「大師」)。也就是,成量品在說:一直憐憫他人,為了解脫他們的問題而尋求方法。最終尋求的是量,但是,是從「大師」方面開始。這二個合起來就是在講說菩提心,即為了利益有情,努力學習度生的方法,最終會成為對取捨之道達究竟的量。講「為利有情,希求對取捨達究竟」與《廣論》講「為利有情願成佛」是相同的,只是講述的方式不同。此外就如月稱菩薩所說,大悲心是非常關鍵的,好好修大悲心,即使不強調菩提心,也會具有。這邊也是一樣,有了強烈的悲心,就會努力尋求解決的方法,只要是有利的方式,無論方法是什麼,都願意去學,這樣講來就很貼近真實的發心了。